天阑国学社简书·道学

谈谈黄老学

2017-12-07  本文已影响21人  汤老说天下

有很多人对黄老学有着这样的印象,就是黄老学是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学问,其实是完全错误的一种想法,首先黄老学不仅仅是无为,还有无不为,其攻击性比任何一个学派都要强,而之所以很多人对黄老学的理解有问题,主要是因为搞混了道家三派:黄老,老庄,杨朱。

老庄学派讲究清静无为,避世修行,属于无政府主义;杨朱学派讲究不损己利人,不损人利己,属于自由贵生主义;而黄老学相比起来就有意思多了,讲的是为君之道,但是不是大政府主义,而是小政府主义。

首先黄老学中的老是老子,黄就是黄帝,通过这两个人,我们也能看出来它讲的是如何让运用老子之道行治国之术。黄老之学兴起于齐国,齐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学校,名叫‘稷下学宫’。核心学问正是黄老之学,因此黄老派也叫稷下学派。

而老子这个人很厉害,我一直觉得老子可以说在一些方面是古今第一人,这个以后再说吧,我们说回来,因为黄老学是在运用老子的学问,所以你会发现老子的一些执政方略会体现在里面,我们一条一条的说。

在法治方面主张依法治国,刑德并用,法律不可随意废除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道德经74》

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道德经60》

我们再来看黄老学的典籍是怎么说的

《黄帝四经》: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我一直觉得黄老学在这一点上非常厉害,非常能坚守这个原则,他们甚至可以会为了和皇帝辩论。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穚下走出,乘舆马惊。於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秦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其後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百姓随便怎么玩,而一旦立法,在法律没有废止前,这条法律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在具体权术主张守雌用雄

君主当为虚,没有存在感,但又无处不在。就好像老天爷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人头顶都有一片天。施政过程当中如果出现问题,那肯定是官员坏事,一定要狠狠惩治官员,最高统治者是永远正确的。一旦取得突出成就,那就是最高统治者的功劳,立功者给他们应得的好处,统治者则获享最大的名望。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无为而治

在确立统治秩序的前提下清静无为。君王的无为立足于臣子的有为,即‘君逸臣劳’,加上守雌用雄的方法从而治国。

总之总结起来就是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劳、清静无为、因俗简礼、休养生息、依法治国、宽刑简政、刑德并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