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大明劫》
在中国电影大片横行,大腕顶梁,特技支撑的年代里,出了一部《大明劫》。是该为这部电影的难能可贵而喜?还是为这样的片子凤毛菱角而忧?
也许现在说这个已经太晚了,前几天笔者又鬼使神差地看了一遍,就随便说两句吧。
《大明劫》13年10月上映,不到两个星期以500万的总票房惨淡收场,不知片方收回成本没有。也许这就是中国电影最独特,最难解释的现状:电影的票房和口碑成反比!
故事讲述了明崇祯末年闯王李自成兵犯边关,孙传庭临危受命,挂帅出兵。期间内忧外患,官民不和,又加上瘟疫肆掠,民间游医吴又可迎难而上抵抗瘟疫,与孙传庭一起以各自的方式保家卫国的故事。很简单的故事,很老套的情节,但却是很成功的。
一,真实。
故事没有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描写,甚至除了开幕时的那一次攻城战,都没有一次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各种侧面,种种细节来描绘战争的残酷:伤残处处,尸横遍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战争的残忍;当幸存的士兵在打扫战场,从死人身上搜刮完好的战甲,当一个个兵卒地毯式搜索还能用的长矛时,说不出的凄婉悲凉,道不出的哀怨愁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许崇祯早已忘了这句话了。当士兵饿得受不了了,杀死通讯员,吃信鸽时,总觉得有那么点悲凉——难道战争就是这么打的?不过还好,没有吃人,偷着乐吧!一袋袋饱满的稻谷下是更多更饱满的沙子,全军粮饷只够三月之数,似乎就注定了这是一场赢不了的战争。
“上边要不到钱,就找下边。”这是孙传庭的思路。汇集乡绅富族一起吃个饭局,一个个的都是玲珑剔透之人,自然少不得孝敬: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古玩器皿……堆得像座小山一般。可是当孙传庭开口要军饷时,这个说困难,那个说不容易,另外的又说手头紧……孙传庭开口十万两,可是他们拿出来的却是五百年两、一百两、五十两——的银票!这是华丽丽的打脸啊!你这一顿饭局少说也得千两雪花银,五十两也好意思拿出来?退一万步说,五十两你怎么不直接拿出个银锭来,看着还舒服点?孙传庭指着那一堆山说:“这是你们给我孙传庭的!”又抖了抖手上那一把不足千两的银票说:“这是你们给大明朝廷的!”不得不说这是明末的悲哀。
二,情感——锦上添花
感情应该是真情的流露,而不是刻意的表白。片子没有走一般电影那种山盟海誓,风花雪月的路线,而是自然而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切,温馨。
孙传庭身陷囹圄,孙冯氏苦苦守着孩子艰难的的支撑着,在拼了命地搓衣服时还不忘教导孩子好好读书。当富贵发达时也是恪守本分。瘟疫横行、孙传庭劝她回乡暂避时,她还不忘劝诫丈夫做好自己的瘟疫防护工作,城外为军送行时,一杯淡酒就是所有语言。
赵云舒先守夫孝,后守父孝,也算是芸芸众生中不幸女子的一个代表,吴又可遇到她也只是偶然而已。二人同吃同住,又有瘟疫的契机让他们联系越发紧密,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一起了。没有矫揉造作,不显拖泥带水。吴又可也没有什么甜言蜜语之类的,就只留下一句话:“如果这次不死,就带你和孩子回老家看看!”
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反而有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感!
也许是为了应电影的潮流——不管什么类型的电影,总要带点你侬我侬,情意绵绵的段子,这也是为了更贴近生活,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情感的点缀。可是《大明劫》是战争片,不是苦情剧,能做到自然而不牵强,细腻而不沉长,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三,气氛深而不沉
《大明劫》没有直接描写战乱,而是通过瘟疫这一侧面来烘托战争,以小见大。
赵川原把瘟疫做伤寒治,不仅一个没治好,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这不正是对他不求上进,固步自封,只知道依《伤寒杂病论》按部就班地治病的最大惩罚吗?
在瘟疫面前,所有人的求生欲望都最大化。气氛压抑,空气沉闷,都在死亡面前奋力地挣扎着,苦苦地徘徊着。让观众沉痛的同时又有一种理应如此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就把看客带到剧情里去了。从头到尾感受到的是吴又可辞官归里的愤世嫉俗,孙传庭壮士出征的豪情壮志,赵川自以为是的滑稽可笑,乡绅冷血薄情的世态炎凉,吴又可治愈瘟疫的医者本分,孙传庭家国不幸的时代感叹,吴又可留篇后世的悬壶之德,孙传庭慷慨赴死的壮志悲歌……孙吴两人交错间又夹杂着众多角色。在一副完美画卷面前,我们不禁倍感压抑,沉痛。
那段历史,那个时期,就应该是这样,这才是真正的历史。都在堕落的同时也还有那么三三两两的人真的是为国尽忠,在失望的同时还有哪怕一丁点的欣慰,这就够了!
在喜剧片泛滥的今天,似乎只要是部电影就要掺杂点喜剧元素,可是《大明劫》不这样,全剧就找不出一个笑点来,这就是真实,真切,这也才是对历史的尊重。
至于说到票房?五百万确实是惨败。但是票房是评价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吗?或者是最重要的标准吗?《富春山居图》被批得体无完肤,不还是大卖吗? 《一代宗师》口碑好吗?《小时代》系列,《四大名捕快》系列……观众不都在欢欣鼓舞终于拍完了吗?……
票房惨败就惨败吧!至少《大明劫》已经很成功了!做到了自己该做的,在自己的本分里做到了最好,这也就够了!就把它当做一部文艺型的商业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