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简 • 茶茶故事

紫砂壶文化与茶文化的完美结合,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2017-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紫砂世家

砂壶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产物,同时是中国茶文化大环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尤其是文人的参与,不仅把茶文化提升到一个精神文化层次,而且还亲自设计紫砂壶,由艺人按图制作,自己再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壶的外在鉴赏价值。文人对紫砂壶的创作的参与,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宜兴有着丰富的陶土,当地一般把陶土分为白泥、甲泥、嫩泥三大类。甲泥矿层中的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黏土是紫砂陶的主要原料。

喜欢紫砂壶的朋友jiawx:zisah1212

宜兴紫砂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其中紫泥是甲泥矿层中的一个夹层,产量较大。绿泥又是紫砂矿层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由于绿泥数量不多,也不适合制成大件产品,函而仅有岁数产品用绿泥制作。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在一起的泥料,可制作大件产品。红泥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通常也是用来制作小件产品及化妆土。

几千年来,宜兴的制陶业一直延绵不断,勤劳智慧的宜兴陶工更是将当地的陶土充分利用,各尽其能,发展到极致。民国期间,宜兴制陶业根据宜兴陶土的特点,将宜兴陶器分为六大门类,即青、黄、溪、砂、粗、黑。青,即:紫砂类,放在六类之首。

喜欢紫砂壶的朋友jiawx:zisah1212

壶与茶的关系就是:壶能不能将茶的香气表现出来,壶能不能凝聚茶的喉韵。壶能让品饮者享有茶香与茶韵的感动,这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以下举几个实际的泡饮过程,来说明壶与茶的绝妙关系。

评比的结果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茶本身的变数多,同样叫做高山乌龙,阿里山与杉林溪的口味就有所不同,更何况茶的焙火、存放也都会构成茶汤滋味的不同,若再加上制茶量以及浸泡时间的影响,那么茶所能表现出的风味就更复杂了。

此外,若考量壶与冲泡的细节,问题就更多了。例如:泡茶所用的水、煮水的方式、煮水的容器、冲泡注水的高低、注入壶的水流方向,以及水与茶的浸泡时间……那么她们所牵动的茶汤变化,就更加微妙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认为壶与茶的关系有其相对客观性,有经验的品饮者,常常用他们敏锐的味蕾,找同一壶形、不同材质的壶来做测试。

紫砂器的风行和推广也给壶艺带来变革。 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 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 ”

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 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 ”紫砂小壶的精巧, 带给人的不光是茶的真味, 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制作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它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在世界艺术舞台之上熠熠生辉。中国也是茶叶的故乡,“丝绸之路”和“茶之路”让中国走向了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似乎一直都散发出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

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和茶文化的完美结合,它那变化万千的绰约风姿和千百年来积淀的厚重文化让人陶醉,选一把好壶,沏一壶好茶,在饮茶品茗间,人们“谈笑天地远,艺臻今古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玩壶的人是越来越多,在街边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紫砂壶专营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卖茶的店面也可设了紫砂壶专区,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它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已是人们饮茶时的必备茶具之一。

如今的紫砂壶人们在注重其实用性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工艺美,它已成为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艺术品,吸引了无数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目光。

宜兴紫砂壶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千百年来更是涌现出许多制壶大师,诸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邵旭茂、陈曼生、程寿珍、俞国良等等,真是名家辈出,代不乏人。下面博宝网的小编为大家展示两件由宜兴制壶家周中华创作的紫砂壶,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紫砂壶从发明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一种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特殊种类,既脱离了陶器本身的粗糙特性,又不及瓷器那般矫情,精致的恰到好处,以一种淡雅清新的姿态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