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行动100天

万维钢“强力研读法”教你提高理解力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1人  徐骁_1c37

1/强力研读法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见识和学习高级思维方法。

1.1 读书是个技术活

关于读书有三个基本事实:

第一,大部分人,不读这种提升理解力的书。

第二,就算读了也没有读完。

第三,就算读完也未必懂。

所以,读书是个技术活。

1.2 《如何阅读一本书》

最经典的系统介绍读书技术的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书里介绍了常用的一些读书技术。

最有价值的是,提出关于阅读的两个精神:

第一,阅读的目的分三个层次:为了娱乐、为了获取信息和为了提升理解力。

第二,读书应该以人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

1.3 什么是“强力研读法”

万维钢老师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力研读法。强力研读法追求阅读的效率和深度,为了获得对一本书最大程度的收获。

具体做法是:读书读两遍。

为什么读书读两遍,我的理解是人的脑力的带宽是有限的。

第一遍阅读,因为是一个新的话题,我们需要很努力才能够去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事实和知识,所以在第一遍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剩余的脑力大宽去产生想法和灵感的。

第二遍阅读,因为我们已经理解了作者想要说的东西,就可以省脑力带宽,有利于我们产生想法、灵感。第二遍的核心是写读书笔记!读一章,记一章。

读书笔记分四个步骤:

第一,找出作者的逻辑脉络。好的作者,在论述其观点的时候,必定会引用大量的故事和案例来做支持,这样核心逻辑,其实是分散在几十页书当中的,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去把握他的逻辑脉络!

第二,带走书中的“亮点”。在把握逻辑脉络之后,对于一些能对我们产生触动的案例和故事以及一些金句,也要记录下来,这些触发我们灵感的内容,能够提升我们的理解能力。

第三,记录心得和看法。这些是我们提升理解力的关键价值。我们的灵感和想法,是我们对问题的思考,是我们提升理解的有效练习,有利于新知识与我们已有知识建立连接,是我们的知识结构得以生长。

第四,寻找书籍与其它书籍的联系。一本书,其实是作者对于一个问题的系统思考和回答。对于同一个问题,其它的作者也做过相关的思考。其它作者是如何思考、回答的呢?这种横向的对比,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提升我们的理解能力。

2/强力研读法的秘密——库伯学习圈

2.1 为什么强力研读法有效呢?

因为,强力研读法,就是“库伯学习圈”的实践策略!

点击“库伯的学习圈理论”,学习更多,推荐仔细学习!

强力研读法与库伯学习圈联系:

第一遍阅读,就是深入理解作者经验。

逻辑脉络,是作者的经验,行动习得或者是作者习得别人经验的总结。

案例和故事,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经验。

第二遍阅读,就是集体学习,产生更多新知识、灵感。

心得和灵感,是我们基于当前的知识结构,对作者经验的理解、判断、反思、甚至概念化。

寻找本书与其它书籍之间的联系,就是尊重学习风格差异化,集体学习。大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学习、讨论,产生新的知识。

2.2 强力研读法补充

强力研读法没有明确提到的是:知识抽象化,积极试验,有两点建议:

1)自己多思考、整理。关于知识抽象化,万维钢老师在介绍强力研读法之前,明确定义了:强力研读法,不适合度理论专著,适合读非虚构类书籍。

2)自己积极行动。积极试验(知行合一),自己要补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