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互联网科技@产品

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

2019-07-16  本文已影响42人  iris0327

概述: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s),概念图(concept maps)和思维导图(mind maps)是可以在整个用户体验过程中使用的图表技术,用于可视化概念之间的知识和表层关系。

认知映射,思维映射和概念映射是用于组织,交流和保留知识的三种强大的视觉映射策略。它们帮助我们制定复杂的想法、流程,并识别其模式和关系。

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看上去外观和感觉都非常相似; 而这种相似性反而会导致混乱。无论对于设计师、研究人员还是用户来说,它们是三种不同的可视化心理模型方式。每个模型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好处。本文将对这三种流行的图表类型及其在用户体验中的使用进行比较。

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s)

认知地图是心理模型的所有视觉表示的总称。本文中描述的所有映射技术都是认知映射的实例。

定义认知地图是指给定过程或概念的人(或群体)心理模型的任何视觉表现。

认知地图没有需要遵循的视觉规则:对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视觉上表示没有限制。

历史

认知地图的概念源于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Edward Tolman)的作品,以研究老鼠如何学会在迷宫中导航而闻名。在心理学中,它具有很强的空间内涵 —— 认知地图通常指的是大脑中空间(如迷宫)的表示形式。从那时起,认知地图就被用于各个领域; 操作研究员科林·伊登(Colin Eden)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术语来指代任何类型的过程或概念(无论是否为空间)的心理模型表示。

认知映射是以自由形式存在的,可以包括许多可视化方法,如项目符号列表、流程图、概念图或关联映射。虽然上面的例子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因此是高保真的),但认知地图通常是低保真度的,并且是用纸笔,便签和可粘贴便笺来创建的。

特点

用户体验中的应用

接下来的两节描述了两种更受约束的认知地图类型:思维导图和概念图。

思维导图(Mind Maps)

思维导图是最简单的,也是最直观的认知地图类型。它们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和格式,并且创建和使用速度相对较快。

定义思维导图是代表中心主题及其子主题的树状结构图。

历史

思维导图的核心特征植根于语义网络的发展,语义网络是20世纪50年代的代表知识的技术。1974年,英国作家托尼·布赞(Tony Buzan)推广了“思维导图”这一术语。

思维导图具有中心父主题,其节点向外分支到外围。

特点

用户体验中的使用

思维导图有助于组织与单个主题相关的信息集合,并以系统、有意义的方式构建它。在用户体验中,它们在进行分类构思工作时很有帮助,例如:

概念图(concept maps)

概念图是思维导图的更复杂版本。他们强调确定主题之间的关系。另外,概念图中的节点可以具有多个父节点(而思维导图中的节点只有一个父节点)。

定义概念图是节点代表概念的图形,并通过标记的定向边缘相关联,这些边缘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历史

概念映射是由美国教授约瑟夫·诺瓦克(Joseph Novak)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旨在帮助教师解释复杂的主题,以便于学习,保留这些新主题并将其与现有知识相关联。

概念图自上而下阅读; 与思维导图不同,节点可以有多个父节点,边缘标记为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

特点:

用户体验中的使用

概念图有助于可视化以各种方式相互关联的复杂概念。他们可以支持多种视角和查看同一问题的方法,并可用于:

可以单独创建地图,也可以在组中创建地图(例如,如果目的是创建对内部流程的共同理解)。

方法比较

在表示物理空间时,有许多类型的可能地图:地形图、地质图、行人地图、街道地图等。它们都是地球表面的平面表示,但突出了这个表面的不同属性。制图员采用不同的准则来设计公园的徒步旅行地图、州的公路地图或大陆的政治地图。

就像地球的不同地图一样,所有类型的认知地图在某些方面都是相同的。

用户体验从业者必须是用户体验地图的制图员:调整格式和结构,以最好地满足他们正在创建的地图的需求和背景。使用此表作为比较思维导图,概念图和认知图的快速使用指南。

思维导图 概念图 认知地图
目的 扩展单个主题 探索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以自由形式捕获流程或动态生态系统
定义特征 一个主要的单一中心; 每个节点一个父节点 节点之间的标记关系; 每个节点多个父节点 缺乏任何一致的结构; 混合形式(列表、图表、图形、流程图)
适应性 低至中等

为了简化何时使用内容,设想一下在网站中引入新的“我的帐户”视图。

思维导图可用于映射“我的帐户”页中的不同部分以及相应的内容子部分。

概念图可以映射整个较大的网站,以及用户可以用来访问“我的帐户”的不同入口点,以及可以导出或共享的数据。

认知地图可以在用户访谈中(由参与者)构建,以揭示参与者的当前流程、心理模型以及访问和共享个人帐户信息的考虑因素。

总结

上面的三个地图与流程图不同,因此步骤的枚举也并不适合地图。然而,通过可视化概念、想法或过程,无论是通过认知地图,思维导图还是概念图,以及单独个体或团队之间,都可以获得多种好处:

采用模糊、抽象的概念,使其具体化,可以增强团队沟通,创造共同点。这也让团队成员可以很容易地立即在地图上发现某些内容并说“这是不对的。”也许你的同事是对的,并且没有正确捕获某些内容。或者也许你的同事是错的,地图发现了一个误解,否则会导致项目后期的摩擦。无论哪种方式,映射练习都指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内容,从长远来看,这比进行一个理解错位的项目更有效。

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最终可以增强我们的认知理解。使用一种技术而不是另一种技术不会成就或破坏项目。理想情况下,所有三者的组合将根据需要在流程的不同点使用,具体取决于你的需要。

(编译完)


英文原文:地址
原文作者:Sarah Gibbons
原文译者:Twitter / Linkedin / 微博

以上译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需转载请遵循CC版权协议正确标明出处。

image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