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死亡蓝鲸游戏”传入中国,青年人加入这类自杀群是什么心态?

2017-05-14  本文已影响260人  独步清凉

二十年前有一个问题很流行:如果给你一盆水果,你是“每次都挑最好的”吃?还是“每次都挑最坏的”吃?

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曾经特别火爆,是年轻人用来批判父母一代的。我还记得第一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情景,我说“当然从坏的开始吃啊”,这件事似乎根本不用想,完全是本能,然后被嘲笑,考我的人理直气壮地说:“应该每一次都挑最好的吃”,理由很简单,如果“每次都挑最坏的”,那么你吃的每一个水果都是剩余水果中最坏的一个;如果每次都挑最好的”,那么每一次吃掉的都是剩余水果中最好的一个,他的话让我哑口无言。

然后评论说老一辈的人很傻,每一次都是挑最坏的,吃到最后所有的水果都是烂的——最好的那个也变成烂的,年轻人因此嘲笑父母很蠢。

事实上不是老人蠢,也不是他们喜欢吃烂的,更不是他们使劲吃,吃到最后还是吃烂的,而是物资匮乏,上有老,下有小,好东西要给父母的父母,还要给年幼的子女,父母自己当然舍不得吃好的,总想把好的留给子女,于是留来留去,好的也变成烂的。

虽然被人说傻,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从最“坏”的开始吃,我自己的感受是即便是最“坏”的,但是总是比上一个要好一点,这会让我感觉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希望,因为好的永远都在后面,而且我吃了最坏的,家里其他人就可以不用承担这个结果,而吃到好的……另外,如果一起生活的人,大家都抢好的吃,那坏的能留给谁呢?还不是留给父母?我不愿意把坏的留给父母,所以只有我吃掉了坏的,父母才能够吃好的,这是物质匮乏带来的最宝贵的心灵财富——承担,因为承担,所以我感受到我能为父母做一点点小事,让我感受到我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他们的负担。

所以即便是吃水果,看似聪明的吃法都不一定是聪明的,因为再聪明都无法影响内心的感受。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有钱难买少时贫”

如果人生就象是一盆水果,少时把坏的都吃掉了,那么剩下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要好一点,人生永远都是有希望的,因为最好一直都在后面等着,而且不断地体会到成长的喜乐,“更好一点”的喜乐;但是如果少时把最好的吃掉了,结果就是每一天都比原来差一点,人生就是越来越差,自己看着越来越差的人生,就象一盆烂水果摆在面前,看都不想看,最后只能扔掉。

吸引孩子们进入“死亡游戏”的心理背景就象急于倒掉“一盆已经把最好的水果吃完,只剩下一盆烂水果”心一样——急于摆脱这个已经匮烂的生命,急于逃避眼前一大堆的负担、问题、压力……

我看到有人说“死亡蓝鲸游戏”加入者一进群就问“你准备好死亡了吗?”,如果这个人准备好死亡,则可以加入游戏,也就是说加入这个游戏的人,已经知道自己会面对最后的结果——死亡。

这跟《玩命直播》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的,在《玩命直播》中一开始有奖励,有诱惑,有刺激,然后有人会死亡,但并不是所有参与者都会死亡,在《玩命直播》还有逃离的机会,而“蓝鲸”则完全没有。

我个人觉得,《玩命直播》拍的最垃圾的就是它的结局——太魔幻思维了,太彼得潘综合症——那个死去的女主角突然复活了,改变了性格,谈起了恋爱……这实在是败笔,直接降低了它存在的价值,降低了它的心灵高度。

它应该把死亡血淋淋地摆在人们面前,让人们看到这种游戏的危险,让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让孩子反思生命的价值。但是它没有,只能说导演的心灵成长还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仅仅停留在“娱乐”的层面,所以他没有让结局以血淋淋的方式呈现——人类所经历的事实是很多人见到“死亡”都不一定会反省,更何况没有见到。所以这部影片没有任何警示作用,浪费了一个非常好的题材。

事实上“死亡游戏”一直以来就存在,从“轮盘赌”到“窒息游戏”,这些都更为直接,更为惨烈。

蓝鲸游戏介于“玩命直播”和“轮盘赌”之间,它有一个过度的过程,通过这个过度的过程让一个人完成死亡。

参与这个游戏的,也许有人是因为好奇,也许有人是因为冲动,但是更多的人是真的想死,想要结束生命……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因好奇和冲动而参与的人可能会后悔,会萌生退意,但是真的想死的人则不会,会一直进行下去,因为游戏的主旨是有一个人指导你如何去死,并且有一群人一同选择死亡,这会减少对死亡的恐惧。

我记得很多年前我问过几个人“如果大家都下地狱,你下不下?”每个人都是单独问的,但是让我惊奇的是每个人都说“下啊。”

我问他们:“为什么?”

他们说:“因为大家都下啊……”

我特别不理解,于是就问:“那你不知道下地狱是很痛苦的吗?”

他们中有的人说“知道啊,但是大家都下,那就下呗”还有人说“大家都下就不害怕了”,甚至有的人说“大家都下好象就没有那么痛苦了。”

这就是人类的心理——看到有人跟“我”一样痛苦,一样恐惧,好象痛苦就减轻了,恐惧就消失了。

然而事实上,这是幻觉,差别仅仅是注意力分散了,痛苦从来没有减少。但是对于有心理疾病的人来说,他们看不到事实,只能看到幻觉——好象是没那么害怕了。

这就是“蓝鲸游戏”能够组成团体的一个基本原因——一群想要放弃生命,想要死的人凑在了一起。但他们是心理疾病的患者,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诅咒,不是批判。

我看到很多人在网上咒骂参与者,说他们愚蠢、有病之类的,但是真的如果是你,看到自己的人生象一盆烂水果一样摆在你的面前,你是要倒掉它?还是要把它吃下去?你有没有勇气去承担自己一直以来选择的结果?

所以选择参与这个游戏的那些人,除了好奇的,冲动的以外,更多的是悲伤的,绝望的。

你可以概括说是因为年轻人心智不全之类的,但是如果说一个二十岁以下,达到青春期的孩子,还会因为心智全而去选择死亡——那已经不是心智不全的问题,而是智障的问题——傲慢和恐惧的纠缠让我们看不到别人的痛苦。

所以做为一个成年人来说,不应当以“心智不全”来简单的概括这件事,在这个的概括中,我们没有体会到这些孩子们的悲伤和绝望,这样的概括也是不负责任的,而且是带着我们自己对死亡的恐惧、无奈,和傲慢,来逃离人类内心最根本的问题。

一个人选择死亡的时候,其实是带着对死亡的幻想的——幻想着死亡带来解脱,幻想着死亡能够解决眼前的困境或痛苦,能够带来改变生命的机会,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习惯于幻想,习惯于欺骗自己,所以当幻想中的水果无比美味的时候,就更加无法面对眼前的一盆烂水果。而且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更习惯逃避,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跑,不想承担压力,不想面对痛苦。

《道德经》说:圣人犹难之,故终于难矣。

也就是说圣人跟普通人的差别就是,每一次都选最难的问题去解决,所以人生中所遭遇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简单,同样吃水果也每一次都先最烂的吃,结果就是越来越好,越来越简单。

但是当一个人习惯于先吃好的,每一次都选择迅速逃离,或用“聪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生命中问题越积越多,越累越难,结果死亡必然成了这个人逃避生命困境的终极道路。

这当然也是因为他以为死亡会令他解脱,但是所有的“以为”都是幻觉,如果有人告诉他生命的秘密,让他知道死亡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制造新的痛苦,而且是比现在还痛苦的事情,那么他就不会选择死亡,除非他的死是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或是为了更大的理想,比方说舍身取义。

这是人类的基本善良——远离痛苦,追求幸福,也可以说是“趋利避害”——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都是要获得幸福,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去承受痛苦,除非这个痛苦能带来幸福。

就象一个人总是选水果盆中“坏一点”的水果的时候,他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后面的水果总是比刚才吃掉的“少坏一点”,甚至再往后就不再有“坏”的水果。这一点希望,一点“少坏一点”的喜悦会让一个人吃完一整盆水果,但是他不会讲,他只是觉得应当这样做,这是父母教的,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反之则不然,每一次的选择都比刚吃掉的要“多坏一点”的人,越吃越痛苦,越吃眉毛越紧,最后只能把剩下的水果倒掉——没吃完就倒掉,跟没到死亡的时候就自杀,是一样的道理,他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父母教的,也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问题是水果可以倒掉,换新的水果,但是生命不可以,垃圾桶可以让水果盆更新,但是死亡无法让生命更新,死亡只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更痛苦。父母在教孩子如何吃水果的时候,就教会孩子如果做出选择——是选择面对困境,还是选择死亡——只不过心灵僵化的父母无法知道自己在“教”孩子什么,也意识不到自己在教孩子什么。

所以造成“水果盆里只剩下烂水果”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的教育不当,当然如果你是成年人,你就有义务开始学会改变选择,而没有理由要求你的父母为你负责,因为成年人有自我教育的责任。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尚未成年,他们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还很严重,所以父母就是主要责任人。

虽然讲这样的话很残忍,但是为了更多人活得清醒一点,我必须说如果父母有心理问题,那么孩子的水果盆中就非常容易只剩下烂水果,因为彼得潘综合症的父母会在孩子不懂事的时候,就把孩子人生中的“好水果”全部让孩子吃完,也就是娇惯。

每一次当我说不要太宠爱孩子,就会有人跟我说:“万老师,我真没觉得我特别宠爱孩子,你告诉我什么叫宠爱孩子?”

如果你们家里吃水果的时候,总是把最大的,最好的,最漂亮的水果给你的孩子,这就叫宠爱孩子;

如果你们家里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让孩子闲着,大人在洗衣服,拖地,做饭……包揽了所有的工作,这就叫宠爱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不需要张口,你一看他,就知道他要渴了,饿了,累了……这就叫宠爱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吃饭的时候要用银饭碗,银筷子,而其他人都用瓷碗,这就叫宠爱孩子,而且是过度宠爱……

宠爱孩子就是让他跟家里的其他人不一样,享受着比其他人更优厚的待遇,而这些优厚的待遇在中国的传统中是给老人的,因为老人辛苦了一辈子,为家庭贡献了一生的力量,所以这种优待是对老人的感恩,另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人家可预见的生命并不长了,就算是六十岁,现在据说在联合国好象还当作壮年的人,最多不过再活20-30年,已经算是很长命百岁了,“可预见的生命不长了”意思就是说快要死了,“可预见的健康生命不长了”意思是说等他再老了,你想要给父母供养,求他吃下去,他也已经吃不下去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样不待”当我们把家庭中最好的东西供养给父母的时候,就是为了让这样的遗憾和痛苦不发生,让我们能够在父母去世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告别——虽然难过,但是心安。

所以中国传统家庭里最优厚的待遇必须要给老年人,这包含着我们对“责任”,对“承担”,对“奉献”的赞美和感恩,也包含着我们对“死亡”,对“分离”重视,以及对身边所拥有的一切的珍惜、感恩,而不是陷入彼得·潘式的魔幻思维——相信转世啦,轮回之类的。

这会教育孩子面对生命,面对死亡,面对分离,而且正因为老人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所以父母也有机会教育孩子要学会负责任,学会承担,学会奉献,更为重要的是这其实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想要享受优厚的待遇,就要努力长大。

但是如果这种优厚的待遇给了孩子,就会造成孩子未老而先衰——他已经享受了不需努力就能够享受的一切,为什么还要努力?

父母剥夺了孩子努力的源动力,孩子为什么要长大?不长大已经过得很好了,为什么要长大?抗拒长大的最终极的手段就是自杀——死了就再也不会长大了,问题就不存在了。

所以有的孩子对生命非常愤怒,他们问“为什么你要生下我”?因为于他而言,生命中所有能够享受的已经享受过了,为什么“我”要吃苦?为什么我不能回到小时候?

不要告诉“我”大家都这样,“我”不是这样,“我”一直都跟“你们”不一样,“我”用银碗吃饭,而“你们”用瓷碗吃饭,这是巨大的差别,凭什么现在要求“我”跟“你们”一样?

等到年纪再大一些,他发现这一切都是必须接受的,茫茫无尽的痛苦摆在那里,要考大学,要找工作,要生孩子,上了大学还会有跟同学相处的问题,工作了还有面对挫败的问题,一堆的挫败感,一大堆的问题……这一切有什么趣味?他没有被训练过体验成长的喜悦,他被训练的是如何让别人做,让自己享受……于是处处都是痛苦,为什么“我”要这样活着?为什么“我”要活着?

这才是被宠爱的孩子,在面对生活时内心的真实世界——父母和家人从他一出生就把他娇惯成王子、公主,让他生活在“象牙塔”里,然后在现实世界中他又被从天上直接摔到地上——如果是你,你会不痛苦吗?而且因为父母家人的宠爱,也他们极为孤独,他们早晚有一天会明白,这个世界除了父母以外,没有人会宠他们的现实,而这种孤独是极为深刻刺骨的,而且无力改变。

因此他们当然会痛苦,当然会很容易靠近死亡,而且关键是这样的人会幻想着“死亡”是另一个“象牙塔”,让他能够逃避所有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不当的家庭教育促成的,是孩子继承了父母的心理问题,并发扬了这些心理问题的结果。

作为父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父母是彼得·潘,孩子就会非常危险,他会有更高的患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的机会,也有更高的选择自杀的机会,中国目前心理疾病越来越普遍,跟“彼得·潘父母”有着极大的关系,未来心理疾病还将会有一个时期呈现井喷,这也跟“彼得·潘”长大成为父母有着极大的关系。

彼得·潘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把孩子当成“布娃娃”,他们拒绝让孩子长大,就象《小飞侠彼得·潘》里所描述的一样,“为了不让孩子们长大,所以彼得·潘经常让孩子们饿肚子”,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不能让孩子们饿肚子,但是会用其他的方式来捆绑孩子,比方说给孩子全天候地穿着“纸尿裤”;比方说七、八岁了,过马路的时候还会把孩子抱起来;比方说孩子一哭就给奶吃;比方说总是用很嗲很嗲的声音跟孩子说话“宝宝你吃饭吗?”……父母用“爱”来干扰孩子的成长,用控制来使孩子的心灵饥饿,无法长大。

我们都以为父母是乐意让孩子长大的,事实上很多彼得·潘父母并不是这样,因为孩子长大了,他的人生就失去了一个可以发泄控制力的地方,孩子就有了自己的主见,就不听话了,彼得·潘父母对长大的理解是“听我的话”,而不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成为他们害怕死亡,害怕失控,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在孩子身上建立起来的价值感消失。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虐待儿童的案例开始不绝于耳,这在十年或二十年前基本上都是欧美国家的戏码,但是现在开始出现在中国,因为彼得·潘会虐待孩子,因为他们无法承受孩子长大,问题增加会映衬出的自己的无能感,挫败感——孩子长大让他非常愤怒。

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婚姻中总是出现老年人的干扰和控制,年轻人如果拒绝被控制,彼得·潘父母就会愤怒,争斗,因为他要释放自己的挫败感。

在《小飞侠彼得·潘》中描述:当彼得·潘发现彼得·潘军团中的孩子长得太大的时候,就杀死他,而且没有愧疚感。

前两年有一个案例,父亲要求出国留学的女儿必须给儿子买房子,女儿没有能力实现老人的愿望,结果女儿、女婿、外孙一家三口死于老人的斧头之下的案例,就是最为典型的彼得·潘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很多人觉得这是重男轻女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糟粕,事实上导致这个父亲杀害女儿一家人的原因并不是重男轻女,而是他无法容忍他对女儿失去控制,所以才会迁怒到女婿和外孙身上。

在彼得·潘父母身边,偶尔有的孩子会离开家——远远的,早早的离开家,慢慢成长起来,他们拒绝跟父母联系,拒绝被父母控制,当他们有了孩子的时候会反省,会改善,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人陷入对父母的憎恨中,然后在生活中重复着跟父母一样的过错,成为新一代彼得潘综合症患者,他们和父母一样拒绝成长,然后生活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挫败感也越积越多,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就会爆发,最后对于某些人来说自杀就是逃避问题的终极手段。

“蓝鲸游戏”就是在这样的心理前景下产生的——“彼得·潘”在全世界激增,这是二战之后和平七十年,传统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果——大多数和平国家的经济水平都在上升,人们有钱了,就有了时间和能力来宠爱孩子,结果第一代彼得·潘就产生了,这就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风行“嬉皮士”的心理背景。

当然,这也是中国现代社会老年人越来越暴躁,越来越“以老卖老”的心理背景——我老了,我就是老小孩了,我就有了小孩子一样的自由,这样的人其实非常幸运地生在中国,因为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

前两天看一个新闻,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捡了一个小伙子的钱包,钱包里有两千多块钱,结果老太太把钱包还给小伙子的时候,理直气壮地从里面拿走了两千多块钱,给年轻人剩下了几十块钱……我隐约记得是这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这个新闻。这是赤祼祼的抢劫,但是每个人都没有办法,“八十岁的老人,你能怎么办?”我记得文章里有人这样讲。

我突然想起孔子的话:老而不死,是为贼!

一个老年人,如果没有要求自己成为年轻人的榜样,放纵自己的行为,侵害年轻人的权益,甚至教坏年轻人,这跟“贼”没什么区别,这样的生命也不值得尊重,因为这样的生命带来整个人类的堕落,相对于整个人类的堕落,相对于更多年轻的生命而言,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实在是非常客气的说法,作为老年人应当以此为戒,以此来警示自己所剩不多的人生——如果你想让别人尊重你,就得让自己配得上别人的尊重。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他看到这样的世界,看到这样的生命,看到这样的人类,这样的生活,看到自己将要承担的那么多的责任、压力、痛苦,而且每一个人都可以任性,唯独他不能……我能理解年轻人的悲伤、失望和愤怒。

我的个案跟我说:万老师我特别希望我自己要么就永远别长大,要么就一下子变成老太太,就是不想要现在的这个阶段。

没错,这就是彼得·潘面对生命的态度——永远是小孩子,即便老了,也是一个小孩子,当变老这个期望有点遥遥无期,又需要经历那么多痛苦的时候,死亡似乎就成为彼得·潘的一个足以承载着“魔幻思维”的出路——魔幻思维会认为死亡可以解决痛苦和压力,死了以后就自由自在,没有痛苦了——这只是彼得·潘人生中无数幻觉中的一个而已。

所以作为父母,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参与“蓝鲸游戏”,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要努力长大,让自己的人生成为孩子的榜样,承担自己的责任和压力,也会看到严肃的真实生活,然后慢慢训练孩子承担他自己的责任和压力,不假装自己能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承担自己的无力感,而不是突然把自己肩膀上的重担一并压在孩子身上,不是小的时候无比娇惯,成为你听话的“布娃娃”,而长大后又要求他象玩偶一样符合你所有的希望,父母自己必须明白生活不是童话世界,而且“布娃娃”无法突然成为能肩膀能担当的成年人。

那些参与“蓝鲸游戏”的这些孩子,其实他们都是已经受到了彼得·潘父母残害的心理疾病的患者,想要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必须要解决父母的问题,因为父母是孩子生存环境的塑造者。

很多父母到了孩子患心理疾病的时候,只是想找人把孩子“治了”,而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情绪风格,拒绝承认自己有问题,或即便承认自己有问题也不想改变,这也是彼得·潘的魔幻思维,以为环境不变,孩子自己就能发生改变。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在做梦。

我记得有一个家长跟南山书苑的尚老师说:“尚老师真的,我特别爱我的孩子,为了他,我什么苦都能吃,让我两胁插刀都行。”

尚老师说:“你整什么两胁插刀,就改改你的毛病你都不愿意改,都改不了。”

家长默默点头。所以没事别吹牛,说大话,扯什么“两胁插刀”“什么苦都能吃”之类的,就是让自己的心成长一点,对孩子的教育就能改变一点,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就会少一点。

彼得·潘父母教育出的孩子会有明显的特点,有的人控制力非常强,这种人是“蓝鲸游戏”的组织者,他们非常擅于操控别人的人,言语也是机械的命令语气,这就是彼得·潘假装成领袖的状态,因为没有幽默感,所以言语机械,这种人是“彼得·潘军团”的头——小飞侠彼得·潘。

“小飞侠彼得·潘”不只是心理疾病,而是人格障碍+心理疾病。他们在生活中充满了挫败感,唯一擅长的就是操控,所以当他有机会去操控别人的生命的时候,这会让他体会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感受到自我认同,但这种“自我认同”是自我欺骗的结果,是幻觉。

而游戏的参与者——那些真正想要死亡的孩子们,他们其实是“彼得·潘军团”的成员,是跟随者,这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想死了,只是没有勇气去死而已,他们需要一个领导者来引导他们,指导他们,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习惯于依赖别人做出选择,而且又抱怨别人为他们选择的结果,这让他们在团队中他们感受到了力量,感受到这些“领导者”在陪伴他们,但这是幻觉,他们被自己的幻觉欺骗了——事实上这些“领导者”不过是在借助这些“跟随者”的服从来体会日常生活中罕见的自我认同而已,“跟随者”不过是“领导者”实现自我认同的道具而已。

在这样的时候,两者各自在自己的幻觉里,被自己愚蠢的幻觉欺骗着——一个想死,却不敢死;一个想要证明自己的力量,生活中却从来没有机会去证明,正好找到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容易被操控的人……两种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两种人的共同特点就是挫败——因为他们把人生这个果盆里漂亮、甘甜的水果吃完了,当然后面每一个都比前一个更“烂”一点,而且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怀念那个最先吃掉的水果。

所以作为父母,如果你无法永远把他当成“布娃娃”,就要要学会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认真的训练,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和尊重。训练孩子去承担生命的重量,这是尊重孩子成为一个人,而不是成为一个宠物,只有如此他才能够长成一个人,而不是处处迎合别人,看别人眼色的宠物,而不是身体长大心灵却没有长的彼得·潘。

想要做到这一点,《论语》里有一句话代表着基本的态度:君子远其子也。

我们现代的父母离孩子太近了,很多心理学家大谈特谈什么父亲在家庭中爱的缺失,什么父母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影响,说什么对要温柔、包容、亲密……等等。

我说句大不敬的话——全是幻觉,全是扯蛋。

讲这样的话,做这样的研究的人对自己的父母都有诸多不满,甚至自己本身就有可能是彼得·潘而不自知。

君子远其子也。不是指男人,君子包括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君子远其子也,是说要给孩子客观的教育,因为人类看到自己的孩子很可爱,自己又有时间和精力,必然会宠爱孩子,就算是养条狗,也会抱着一起玩耍,更何况是孩子,但是距离太近最大的问题就“看不到问题”失去教育的机会,也会“感受不到美”陷入抱怨,过度要求,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父母抽疯式的情绪化。

所以“远其子也”让我们可以跟孩子保持一个客观严肃的距离。严肃地对待孩子的成长问题,教育问题,严肃地教会孩子如何生活,而不是把我们的幻觉加在孩子身上。

生命是严肃的,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必须是严肃的。但是严肃并等于是虐待,不等于终日不苟言笑,而是该亲密的时候亲密,该支持的时候支持,但是该修理的时候也要修理,东北话说“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艮纠纠”,话虽糙,理不糙。严肃地对待生命,保持有效的距离,不会因为过近而看不到问题,也不会因为过远而失去亲密。

另外,孩子相比亲密感而言,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归属感,其实不仅是孩子,每一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归属定义了“我是谁”,有了归属感人也不会孤独。彼得·潘是孤独的,因为除了小的时候以外,就算是父母也不会再继续宠爱他们,这种先宠爱后厌弃的感觉不仅仅是孤独,还有寒冷,而且年纪越大越孤独,越寒冷。

而人们之所以孤独是因为心灵没有归属,很多年轻人牛闪闪地觉得他只代表他自己,但事实上,任何人所代表的都不只是自己,而是代表父母,甚至于是代表整个家族上推三代。所以传统的中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育孩子要“光宗耀祖”,要“光耀门楣”。

《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意思是说要继承了父母的遗愿,讲述着父母人生中优秀的生平,向父母学习,这会让一个孩子找到归属感,不再感觉到人生的孤独,让他知道他的人生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有人在陪伴,即便父母不在世上,即便孤身一人,人生也不再孤独,这样强烈的情感上的连接是绝大多数的现代人无法理解的。

《中庸》还说:“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这是说在祭祀“序爵”让家族后辈明白什么是贵,什么是贱,“序事”是为了让家族后辈明白什么样的人是贤能的,应当效法的。所以“序爵”“序事”就是为了让一个人具备前进的动力,修养德行的动力,让一个人肩膀上有责任,而肩膀上有责任就会带来生命的重量,价值和意义——所有的苦都不再以为苦,那将成为自己人生的标志、价值和资本。

当然也让每一个年长者反思——作为一个人,你有什么资格让你的子孙后辈用如此隆重的方式来纪念你?在这样的年长者反省,年少着追忆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了归属,都不再孤独,当一个人不再孤独时候,也不会选择死亡,而且整个家族都会形成蓬勃向上的生机,每一个人都不敢懈怠,必须积极努力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的风气下很少会有人患心理疾病,只有当家族传承久了,人们忘记了祭祀本意的时候,心理疾病才会出现。

所以当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反省的时候,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就会越来越美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心,这样的态度面对生命,面对子女的教育,孩子们怎么可能去参加“蓝鲸游戏”?又怎么可能去组织“蓝鲸游戏”?

~;~  ~;~  ~;~  ~;~  ~;~  ~;~  ~;~

我加入了 微博【爱问医生】欢迎就哲学、宗教、身心灵、婚姻、情感﹑子女教育等问题交流、咨询和探讨。请在1500字以内描述重点。

网络文字咨询﹑发帖均被视为可公开发表,所有内容作者拥有文字使用权利。请谨慎措辞,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新浪微博:独步清凉万乃容

微信公众号:dubu-qingliang

千聊:独步清凉的直播间

谢绝私信、私聊。

�K�v�3��U�(�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