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2018-03-27  本文已影响29人  旦卉

看到没见过的透明胶底座,小手飞快的伸出去,够着了它,我还没来得及制止。

“妈妈,啵-!” 他高兴地撅起嘴,凑到我的脸庞,小脸上堆满了讨好的表情。

他习惯性地以为,会听到我和他说 “不可以!”来中断他好奇的手指。而这次,我恰巧没来得及说,让他觉得很欣喜。

生活中太多次,对孩子说,“不可以!”阻止了他更多的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其实,可以将否定、拒绝的态度改一改,试一试,和孩子这样沟通:

“我们试一试,怎样更安全。”

“我们试一试,这样对不对。”

教他用透明胶底座,告诉他危险的地方,避免刀片割到手指。他开心地把撕下来的一条透明胶,贴在了牛仔裤的膝盖上。

我撕下一条,贴到了他的嘴巴上。“哈哈,不许说话!”

“不行呀!要贴到裤子上。”

他连续贴了三条后说:“不用了,已经够了呀!”

他转身,满意地去玩别的了。

只要在可控安全的范围内,阻止他,还不如让他去试。

满足了好奇心之后,他在生活中又多了一次小小的体验。

一次次一天天累加起来,基本就会让他累积到日常生活所需的小小技能。

这次幼儿园家长会,主题是“相遇是缘分,相知是福份” ,提醒家长们“生气时不教育,教育时不生气”,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太简单。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养育孩子也不是用来生气的。遇到问题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生气的原因更重要。如果家长只是重复说一句“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

对于孩子来说,他可能还是不知道,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他以为事情的评判标准就是爸妈是否生气。

我们需要停止这个偷懒的教育方式,不要再说“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为什么那样做是错的,有什么影响。

孩子的成长,会伴随着很多欢笑和幸福,他不是负担,是陪我们体验这个世界的同行者,帮我们指明了前行方向。

每周五接他放学,听到他拖着长腔叫“妈-妈-”。等他迅速长大后,估计就不会这样叫我了。

拉着我的手,挨个问贴在走廊两旁的各个国家国旗图片。

“澳大利亚的英语是什么?”

“乌拉圭的英语是什么?”

从二楼到一楼,乐此不疲,一个都不能遗漏。

他说,“妈妈,你看澳大利亚是不是有一个小英国呢? ”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