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花开了呀

2023-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花信姑娘

我是很惊喜的。

算了一下,上一次见泡桐花开大约是九年前。这,真是一个让人欲言又止的概念!

南唐李后主在《望春梅》里说到:......南国正芳春......忙煞看花人。

这个季节,花事一场接着一场,着实让人眼花缭乱,有种不知从何夸赞的慌张。

索性就不去关注那些姹紫嫣红了,漫无目的游走在春风里,还是没能躲过河对岸那一树的紫气氤氲。

加了对比度和滤镜

立马选择最优路线过桥。

从发现到抵达花树下的时间里,脑海里重现了九年前在泡桐花树下的场景:

下午第一节课是体育课,等于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开始就是体育课了。

晌午时分,雨过天晴,足球场的环形跑道有几处水洼,倒映着蓝天白云,偶有几张青涩稚嫩的面孔掠过。

同学们有的穿着春装有的穿着棉服,肩并肩地在跑道上漫步。

没有什么比体育课前天空放晴更令人开心了。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脸上都洋溢着那个时代专属的疲惫又可爱的笑容。

二四八月乱穿衣的季节,泡桐树开花了。

漫步到临近教职工宿舍一侧的跑道处,和同行的小伙伴一边脚踩着满地落英一边抬头仰望着满树花开,竟会有种云遮雾罩的感觉。

梦幻,迷离。

它的花本开得好高好高,最终却也零落成泥;重重的砸下来,砸出一地的花香,与其说香,倒不如用闷来形容,有种分分钟迷醉的感觉。

逗留地久了,人也越来越多,吸引了初中好友的姨妈前来观望。

她是教职工家属,主业做啥忘了,只记得她偶尔会在校园里兼职摄影,主要是花开的季节和毕业季。

一个同学(当然不是那初中同学)提议大家在树下合影纪念一下,说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说罢,大家便在声声应和中站到了树下,好友的姨妈开心的跑过来稍微调整了下队形,帮我们和泡桐树合了个影。

合影完毕,大家三两离去,发起提议的同学去选了照片。

照片里,有文科生、有理科生,有17班的、有老17班的,哈哈。

我不记得有没有留一份合影,大概是没有。一来照片好像有点贵,二则是想到以后还会有合影。

现在想想应该要一张的,虽然我没有看照片的习惯。

曾经我是最喜欢高三楼前的那排法国梧桐的,但是当我再次站在泡桐树下的时候,我发现两者可兼得。

它的花还是那样高高的开在枝头,一串串,卯足劲儿得开,优雅又傲娇,在正午时分,像一个个小喇叭,默不作声,却美的响亮。

至于它的香,再次闻到,也还是不会全盘欣然接受,倒不是说难闻。仍是闷闷的,属于远距离感知不到,一靠近便迷醉不知归路的那种。

蔓玫说,泡桐花的香异常的意乱情迷。这个形容,我给满分。

一如那年少轻狂,欲说还休。泡桐花年年开,青春一去不返。

抵不住午间的日晒,我怏怏而归。

在老家,泡桐树倒是蛮多,妈妈说这树长地很快,曾目睹一颗在菜园里被砍掉的泡桐,就算是刚砍下来的树干,质地也很轻。本以为会被搬回家做柴火,却被告知会用来做家具。

又好又快,好难得。

依稀记得爷爷自制的蜂桶,也是取泡桐树干挖空而成,近几年听妈妈说,每年都会有蜂王带着家族前来安家。我想,曾对着天空胡乱抛沙呼喊“王子王子”的情景可能永远不会有了吧。

在七八岁的记忆里,泡桐树干中心有一个硬币大小的洞,曾特别讨打地去掰断大树旁的小苗得以验证。

这些散落在生活里的细碎,如今胡乱拼凑一下,却也显得那么浪漫,给人无限怀想。

每一颗树都有自己的花期,正如年年有今日,然而每一棵树的命运显然是不同的。有的生而为美,有的另作他用。遇见就应该感恩。阿门。

2023.4.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