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写了很久还是觉得迷茫,写作到底是在写些什么?
文/弼马 图/马男波杰克
今天晚上正吃着饭,点评官陆凯再一次敲了我微信,一进来开门见山,
“你上次写兔子那篇,我再一次蒙圈了。”
我暗自寻思着:“每周一暴击,准时来了。”
这是我加入年卡班的第六次周作业,几乎每周都要被凯哥拉一次小黑屋。
原因呢,也很简单。
文章写得不够接地气,受众太小众化。
写作的时候太过于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注重去接收来自读者们的需求信号。
导致最终形成的文章,总是浮在空中。
对于这份评价,如果早两个月,我可能不会接受,
因为我觉得自己的确在用心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但经过这两个月以来不断地自我挣扎和琢磨,我好像慢慢地感悟出一些东西,简单说一些吧。
001
有一次在听年卡班的课程的时候,听到(水清亦有鱼)鱼哥讲:
“说到我手写我心,很多人就觉得应该真的写我心,喜欢一味地讲述自己的经历,比如童年趣事。
本来讲童年趣事没什么问题,但是很多人讲完故事以后就结束了。
没通过这个故事引起一些共鸣,让这个故事产生一些具有分享性的价值。”
这些话让我突然心中一动,稳稳地对号入座了。
不知为何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小学生时期写的日记:
《有趣的一天》
“今天和哥哥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小河里里抓小鱼,小鱼滑溜溜的…不小心让我摔了一个屁股墩儿,全身上下全湿了。
真是有趣的一天啊!”
好,这个故事就结束了。
我寻思着,原来我写了这么久,却还跟小学时期的思路一样在写作,就事论事,毫无总结升华,简直超级无敌理直气壮啊。
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有点儿好笑,自己一个人坐在桌前笑出了声,那时候好像有点儿模糊地感觉到,鱼哥费劲巴脑的想让我们明白的道理是什么了。
002
昨天鱼苗群里进行了一场游戏,我自己的一篇作业文被管理组拿出来参与这个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让大家阅读这篇文章之后,在十分钟内根据文章内容起一个有意思的题目。
看到自己的文章被甩进群里的那一刻,说实话,我心里慌得一批。
突然间觉得自己的文章,好像无法让别人归纳出一个题目,因为我自己写完都觉得题目不太好起,所以起了一个很迷离的题目,叫“不倦梦旅人”。
虽然我文章的本意是想借自己旅行的经历,引出自己对追逐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从中感悟到的一些人生小感触。
可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陌生读者”的时候,我心里是没底气的,我似乎没底气能让大家在短时间内准确地体会我的思路。
在这十分钟里,我好像突然就明白了之前看到那句:
“要知道你对面坐的是一个陌生的读者,人家未必有心情听你说家长里短和你自己的内心感受。”
看来写文章,不但在故事之上要总结升华,而且写得时候不能只是一味去关注于自己的内心独白,而不去关注正在看这篇文章的“陌生读者”们的感受。
毕竟你一篇文章,让别人看了十分钟还起不出一个题目来,还挺尴尬的。
虽然到后面大家都纷纷拿出了精彩的题目,但这十分钟对我个人的煎熬,可能只有我自己知道。
003
昨天凯哥一篇娱乐热点文章拿了爆款10w+,群里纷纷祝贺,我却暗自感慨。
我似乎不久之前还看到凯哥在写所谓的“爽文”。
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左右,就看着他从“爽文”过渡到正儿八经的“观点文”,以及现在拿下10w+的“爆款文”。
这进步速度好像在坐火箭。
今天说完了文章我俩聊了会儿,我说起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出版一本书,但近期目标还是变现。
他说,要想变现你现在这个文章就得变风格了,否则没人看就没法变现,受众太小了。
如果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要有针对性地去写,而不是还任着自己的性子去写了。
我听着他说这些,再结合他最近的变化。
真的开始从内心里有一些动摇了,也许我一直坚持的,也都是些挺没劲的东西。
想要被人看到,不就是该去写些人们喜欢的东西么。
想要靠写作变现,不就是应该去研究那些人们愿意为之付费的文章么。
自己在这里闭门造车,造到天荒地老也不会有结果吧。
所以我决定把出版一本书,设置为自己的长期目标。而短期目标就是去变现,去学着挖掘和掌握大众读者们的需求。
躬身入局,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吧。
004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对告诉那些和我一样的写作者们:
说到底,写文章这件事还是一个传递价值的过程。
不论是将你自己的或是旁人的经历,揉入自己的思想加工了,再整理好逻辑传递出去,带给别人的生活和认知一些影响。
仅此而已。
就像这几天看到给我感触挺深的一段话:
“自媒体繁荣的时代,人们更加注重的是你的内容能否给人带来价值,而并非你的文采有多好。
并不是说文采不重要,而是你应该少写一些自认为很感人别人却不以为然的东西,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输出内容,而不是一味地写自己的东西。”
完全不必将写作这件事想的那么高深莫测,更不必说什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形式只是形式而已,最重要的,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