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我是青铜铸造的花。

2024-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普兰

小时候,文物偶然走进我的世界,爸爸将拍摄的文物照片展示给我看,告诉我今天又拍了什么,都是好几百岁好几千岁刚刚出土的热气腾腾的文物,我不大感兴趣,都是些锈迹斑斑或者模糊不清的残破物件,也有线条硬朗的物件,但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只记得一件事,爸爸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有光,他的作品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上,我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概念,一个商人不应该好好赚钱,告诉我今天又赚了多少钱嘛!但是一旦沾了国字头,隐约觉得有点厉害。

真正喜欢文物是30岁以后,尤其喜欢千岁以上的文物,一遍遍流连忘返,看不够。那些造型纯粹质朴,没有一丝的矫揉造作,远古时代的造型就像人类的儿童面庞,干净地想让人心碎。是后世多少能工巧匠都无法模仿复制超越的。

当时看完国宝,日更的1000字仅用20分钟就写了一篇感受性文字《文明千岁》,发表在《中国美术馆》上。过了30年,我越来越像爸爸了。昨天已经饱和到脑子要溢出来,晚上接到复审修改通知,策划老师第一次给了时间节点,当天晚上就要。我困到要昏倒,但是下印就是命令,看到我的心血被精美排版,绝不会让自己拖进度的后腿。所以昨天又是工作了13个小时。

说说这本书,让我过足了文物瘾,因为其中器物太过复杂,要研究很多遍,甚至还画了分解图。一切都值得。在作品面前,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觉,因为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凝结了我的心血和情感,它就是我的孩子。

虽然累的直哼哼,但是咬牙坚持。不是要辞职吗?不是要创业吗?不是要当作家吗?这点苦都吃不了,还是乖乖打工吧。

所以,练好强健的体魄地基,塑造无畏的精神之塔,一步又一步,踏踏实实地去做吧。

感谢爸爸,他的所有的艺术天分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我,当然他的严苛细节控也复制给了我。这本书面世后,是我给他交付的附加题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