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仍然管用
“活学活用”这个曾经比当下所有的“网络热词”不知道还要热出去多少倍的词儿,当下看来,断不可搁置而不用。
不可否认,小时候,学的那点东西。有些的确是学死性了。
比如:一提“成语”这两个字,大脑的神经,立刻就往四个字的组合这个框框里面钻。
出现这个bug的责任,还真是可以追溯到第一任语文老师那去。
就知识而言,我许多的原始积累,都是从启蒙老师那里获得的。
我很笃定,把成语,局限于四个字,一定与第一个教我成语,并解释“成语”究竟是长得什么样子的那个老师有关。
以至于,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这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一直觉得它与成语毫不沾边儿。
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居然,也不知道这八个字的组合,是一个成语。
好奇心驱使,刚刚翻了翻这八字成语的出处。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活学活用的人,可以追溯到一千一百多年的唐代。
早在唐代,街头上那些说书的艺人,都知道:能用几个字、几句话,顶多用百八十字,就能说得一清二楚的事情,非得要以“没屁搁楞嗓子”的模式,整成老太太的裹脚布的样子,那真是病得不轻。
被活在一千四百多年之前的街头艺人,批倒批臭批得体无完肤的破烂玩意儿,一千四百多的之后的某些人,又搬过来,卡到世人的脖子上,做为不能撼动的“绞某架”,也真够可以的。
懂得“时间就是金钱”的那些人,都富起来了。
二百多年之前,美国早期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写于1748年的《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中说:“切记,时间就是金钱。”
尽管他的这些话,当时,的确受到某些人的“尖刻讽刺”。但毫无疑问,这些话所表现的正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精神。
尽管这并不表明资本主义精神,已全部包含在这些话里了。
于是,深谙“时间就是金钱”的美国人,在1894年,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对路边绿植上的那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蓝色标语牌子表示了肯定。有人说,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正是从这句口号开始的。
于是,深圳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深圳能够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一点儿都不奇怪。
抱着老太太裹脚布,就是检验标准不放的人,终究会被历史淘汰。
只不过是早一天晩一天的事儿。
如今的人,不分男女,也无关老少,能够在他们视野里停留下来三五分钟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就算是整个世球村都爆火得一塌糊涂的短视频,前几秒钟,你若没能抓住人家的眼球,都会被沦为弃子。就更不要指望人家把你的破烂儿当盘菜了。
能够给一屏又一屏黑黢黢的东西几分薄面?你若问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回答。
实话实说,从头到尾能看全乎的,有是有。但是,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