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只要你把时间拉到足够长,很多事情的重大意义都会自然浮现出来的
昨天晚上我认真看了一下自己在得到平台上的年度学习报告,去年我写了一千多条留言,字数却又三十多万。我从2016年4月1日加入得到平台学习以来,将近八年的时间写了八十四万多字,其中去年一年写了就有将近一半。前面七年写了四十多万字。
我为什么要反复的思考梳理自己留言的字数呢?你试想一下,在最初起步的时候,大家的写作能力和水平都不是很高,可是有的朋友留言被精选了,然后又被持续精选了。他的内心一定是觉得自己留言的质量在不断提升的,也反应出来他的思考能力的提升。即便是后来课程结束了,他也觉得自己通过学习之后,达到了提升认知水平的目标。他就敢到更多的地方去验证自己在这个专栏课程里学到的概念方法和思路,进而取得更好的正向反馈。
说实话,我在2017年的时候,也在很多地方去实际检验过,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就想如果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更多的概念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层次的时候,岂不是要获得更好的正向反馈。
我一直以为自己不是什么聪明人,对于很多事情道理的认识理解都比较肤浅,需要下一点笨功夫,需要反复经常的围绕一个点去思考和验证。比如耐心、长期和刚需,我就觉得长期思考,培养耐心就是我的刚需。特别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深刻的认识到书写就是思考,每天三百字的时候写的少想的也少。那么咱想多想点,那就多写一点,每天一篇文章写个一千字这件事就开了头。
写到今天再回头看,每天其实就是要用写作这个方式来触发咱的思考,这件事情也值得长期去做,并且做的时间越长价值也越大。
事情有大小的纬度,也有时间的纬度,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反应的岂不也是大小和时间的纬度吗?
今天记录的当下的思考方法和结论,在未来能不能帮助别人,特别是后来人解决思考方法的问题呢?如果能,那不就是有价值的吗?
我们小时候看动画片,每个人物思考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特点方法,其实人类通用的思考方法就是书写,就是记录。
有了记录的文字,才有对比的依据,才有隐形思考显性化的载体。古人很多思想智慧,不就是因为记载的太过精炼,才导致后人无法从当时的文字准确还原他们的智慧和思想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以载道,就是要求我们要多记录多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