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开,清香溢远 ——读水湄青萍的《紫薇花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简书里徜徉,忽然读到水湄青萍的《紫薇花:夏日里长开不败的绚烂烟火》,眼前一亮,心中一喜:好文章!如同在海边的沙滩拾贝,突然发现了珍珠贝母一样,惊喜不已!
我有个习惯,见到好的文章,总想把感动之情记下来。读到水湄青萍的《紫薇花:夏日里长开不败的绚烂烟火》,也禁不住心里的激动,也想记下所感所思。虽然我拙劣的文字对于作者的美文,犹如狗尾续貂,东施效颦,但还是写了下来。
一口气读完,掩卷沉思:紫薇花的精神品格清晰地映现在脑海。
紫薇花的精神是始终保持一颗纯真之心。它不论生在花园庭院,还是长在街边墙角,它都一样的艳丽,不因肥田沃土而奢靡,也不因土壤贫瘠而落魄,该开照样开,该鲜艳照样鲜艳。正如作者所说“无论身处繁华富贵地,或是甚嚣尘上的马路旁,她的美丽都未尝减少分毫。他贬任他贬,我自夏日逾秋序,烂漫开无际,像是人间一场长开不败的绚烂烟火。”
想想我们的社会,每人都能保持紫薇花一样的品格吗?当你一帆风顺,或财源广进,或一路高升……你不春风得意吗?当你身处困境,或前途受阻,或工作无门,你不沮丧失意吗?你能在无论顺利还是困顿,是胜利还是失败,都能像紫薇花一样开得那么美丽吗?
许多花都惧怕酷暑,总会躲开炎炎盛夏才绽放它们的美丽。而紫薇花却开在盛夏,从酷暑一开到秋凉,像是专门与酷暑做斗争似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畏酷暑,不惧炙热,彰显它的顽强斗志和敢于抗争的精神。
你有紫薇花这种不畏艰险知难而进的大无畏的精神吗?
再说许多花,“都如烟火般绚烂而短暂”,而紫薇开花却长达百日,彰显了它的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
虽然它的花蕊卷翘着,花瓣皱缩着,并不好看,可是,它整体的树形所带来的韵致和丰富的联想胜过其它花树。它要的是整体美,是战略的胜利,而不计较战术的得失。它懂得以退为进,以屈求伸,笑到最后才是胜者。
它不但品格美好,而且还大有意趣。说“它竟然怕痒!古往今来许多与紫薇花有过亲密接触的人,都声称:只要用手挠紫薇的树皮,那么从树干到树顶,都会花枝乱颤,甚至还会发出“咯咯”的笑声来。”真伪虽难以证实,但无风树不响,既有这一传说,那就说明它确有这一迹象。
还有一种说法,雨后,它的树干莹润光滑,连最灵巧的猴子都爬不上去,“即使侥幸上了树,也要“郎达”一声掉下来。”所以,它又叫“猴刺脱”(也叫猴郎达)这个有趣的诨名。
你说这样的花树,既能给人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品格,又能给人以哑然失笑的意趣,能不被人们所钟爱吗?
作者是怎样发掘这一美好的题材,又是怎样精心构思的呢?发掘这一美好题材需要有生活积累,有灵感,;而精心构思需要有文学基础,有写作技巧。我认真分析,发现这篇文章并没有多巧妙的构思,多规律的章法,而是,随意而去,任情发挥。我忽然想到曹公撰写的《芙蓉女儿诔》,自称“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忽而明白,这不正是本文的写法吗?
作者忽尔写到紫薇花的姿容,忽尔写到它的品质;忽尔写到它的历史,忽尔写到它的如今;忽尔写到它的高尚,忽尔写到它的意趣……真可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情之所至,笔之所到,笔随意到,文随情至,只求辞达意尽为止,并不拘泥于技巧写法之规矩。这正所谓天然去雕饰,完全彰显了自然之美。大自然看上去无序,实则有序;看上去杂乱无章,实则浑然一体,它才是真正的美,浑然天成的美,美到你看不出来的美。作者的这篇文章,就是真正体现了自然的美。
全文一气呵成,无拘无束,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似天马行空。文中的比拟,贴切而生动,灵巧而活泼。
“虽没有精致的五官,但举手投足间,整个人却散发出一种怡人的气质。”将并不娇美的紫薇花比作没有精致五官的人,新鲜而别致。
“浅红、深红、紫红、纯白等深深浅浅的花朵缀在枝头,真如烟花般绚烂多姿。”将艳丽的花朵比作绚烂的烟花,准确而生动。
“且花朵繁多,即使被风雨打落一些,似乎也无伤大雅,并不会像桃花缺了两三个瓣儿,总让人觉得美人被划破了脸,不堪再赏。”将桃花掉了花瓣儿,比拟为美人被划破了脸,怎么想出这么形象的比拟,令人拍案叫绝!
“若有一阵微风吹过,紫薇花枝便轻轻颤动着,那娇媚的样子,可真是“舞燕惊鸿,未足为喻”,就连飞舞的燕子和惊飞的鸿雁,都无法与之比拟呢。”将被风吹得乱颤的紫薇花枝比拟为舞燕惊鸿,真正地将乱颤的花枝写活了!这样形象逼真而又鲜活生动的比拟,真令人耳目一新,惊羡不已。
更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俯拾皆是,而且准确而贴切。如形容乱纷纷的紫薇花,引用了汪曾祺的描述:“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如紫薇树怕痒,则引用了李渔的话:“知痒则知痛,知痛痒则知荣辱利害,是去禽兽不远,犹禽兽之去人不远也”再如为证实紫薇花在唐朝是宫廷之花,引用了当时官拜“中书舍人”大诗人白居易的““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这既是确切的人证,也给文章增添了趣味。
名言警句比比皆是。“谓其无皮,猿不能捷也”,“仁者心动”,“自惭终日对,不是紫微郎”“钟鼓楼前官样花,谁令流落到天涯”……这不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给读者以无比的亲切感。
除此而外,作者别具一格而又诙谐幽默的语言,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趣味。如形容紫薇花的纷繁为“乱得理不出头绪”,如写开花时节枝地摇动“花开时节,便‘砰’地一声,弹射开来。”让你不但能见其形,而且能听其声,真为作者这饶有趣味的语言叫好!
怎么叙述也叙述不完文章的精彩,怎么论述也论述不尽文章的丰富内涵,我的粗浅的认识,只当作引玉之砖,请读者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