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在古代可不能乱叫,叫错了可是认爹。
“大人”一词在古装剧是经常听到的,可是古代官场真的能互称大人吗?叫一声大人竟然是认爹,这是怎么回事?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人一词究竟该怎么用?
爱看古代的影视剧的朋友,咱们总能听到一个词儿——大人。
对于这个词呢,很多人说要创造这个词的人实在是智慧之极,让人敬仰,为什么呢?
要知道古代的官场的职位多如牛毛,除了知府知州县令,这些咱们熟悉的。还有什么里胥之类的小官乡官,那你可能听都没听说过。
如果说两位官员见面打招呼,万一弄错了称呼,在礼制很严格的古代,是很不礼貌的事情。而自从有了大人这个词儿,那完全就不一样了,宰相下至县令统统称为大人,那肯定错不了,是不是很有智慧?
事情果真如我们想象的这样吗?
这么,你可千万别这样想,如果这么想的话,那你肯定就被那创作剧本的编剧给带沟里去了,为什么呢?
举个例子,电视剧《琅琊榜》有好多人肯定看过,这里头呢有这么一部戏,那一天兵部尚书从太子府出来刚好就遇上了,户部尚书。这俩人就打招呼了,“李大人,沈大人。”
你肯定要说这有啥问题呀?
李大人、沈大人的,这正常的打招呼啊。
唉,我告诉你吧,问题大了去了,这是编剧在让两位尚书互相认爹。
古装影视剧里,从反映隋唐的《隋唐英雄传》到讲述明清《大明风华》《康熙王朝》等,只要这人有个一官半职,并且别人官位没这人大的,都会一口一个“大人”的直呼。
很多观众,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就以为古人都是那么叫的,更有甚者,在2014年热播网剧《武媚娘传奇》中,贵为天子、昭仪,对大臣也是称呼“某某大人”,更是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这么讲啊?
“大人”一词,在各个朝代上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大人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比方说《周易》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就是说看见龙出现在大地之上,这就会把激励带给有德望的人,这句《子夏易传》有提到解释: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德施普也。
陽氣生物始見於田也,稼者可以乘其時也,惟大人學之成德可以普天下所利、見明其道也。
不光是《周易》,《论语》和《史记》等书里也有“大人”的记载。
《论语》里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史记》里说,“沛公大人长者。”,《孟子》里说,“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
由此可见,“大人”一词最早是用于道德高尚,有名望,有地位的人。
但是光有德望、有地位的人,还是不能够被称为“大人”的。
为什么呢?
因为需要三者兼备,缺一不可,也才能够称之为“大人”
那你肯定要说了,既然你说“大人”这个词儿,早期指的是有德望有地位的人,那为什么前面你又说《琅琊榜》两位尚书,称“大人”是相互认爹?
这就得说到“大人”这个词儿,它内涵的变化了。
从汉代开始,“大人”也在各种史料当中出现了很多,但是它的内涵却跟道德规范和朝代变迁,而不断变化。
而专门用来代指父母长辈的“大人”。
汉乐府的“两府双壁”之一《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这里的大人指的是刘兰芝的婆婆,也就是焦仲卿的母亲。
《史记·高祖本纪》中:“始大人以臣无赖”,这里的“大人”指刘邦的父亲刘太公。
东汉“江夏八俊”之一的范滂称母亲为“大人”。
宋代方回《送常德教赵君》,“小儿啼大人眠”,也是指父母。
当今时代,现在一些老派的人给父母写信,依然说“父亲大人”“母亲大人”
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大人”一词专指父母长辈,从汉代开始这种用法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魏晋南北朝,这种用法都没出现改变。
这个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背景是哪个朝代?
魏晋南北朝的南梁时期。
那你说这编剧,让这个时候的两位尚书户部,相互称“大人”这不就是相互认爹吗?
开个玩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编剧不清楚其中的缘由,也情有可原。
那么,既然不能互称大人,那么当时两位尚书之间应该怎么称呼呢?
称:使君,公,令君等,关于这一点《晋书》有记载,勖诸子谓系等曰:“我与卿为友,应向我公拜。”
勖又曰:“我与尊先使君亲厚。”
系曰:“不奉先君遗教。公若与先君厚,往日哀顿,当垂书问。亲厚之诲,非所敢承。
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官场的称呼,跟职位和德望是挂钩的,比如曹操官拜司空,那就称他为司空;荀彧任尚书令,那就称他为“荀令君”或“令君”;像崔琰因为德望较高,就称之为崔公。
而影视剧里头见官就称“大人”,肯定是不行的。
在历史上,真正对官员统称为大人,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从唐宋时期开始?
当时,“大人”也的确是从家庭走向社会,不再单是指家里的父母长辈,但是这个时候却还不是专指官员,即使是称官员为“大人”的人也在少数,并且不能当面称呼,因为不合礼数。
而且,在唐代称“大人”为父母,是一种比较不流行的叫法,只有在公共场合和特殊情况才这么称呼,私底下,一般称为“哥哥”“耶耶”“阿耶”
顾炎武《日知录》:唐时人称父为“哥”。《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睿宗行四故也。
唐朝时期,外交繁荣昌盛。中原地区受到了外邦文化的影响,“哥”起初是“歌”,句道兴《搜神记》:“年始五岁,乃于家啼哭,唤歌歌娘娘”。
“大人”一词专指父母,也就在唐朝动了根基,其他称谓相应涌出,渐渐的“大人”也就在唐代以至后世,不再专指父母了。
在古代,官场中下级当面称上级为“大人”,老百姓在官员面前称官员为“大人”的情况在元代才开始出现,明清才被普遍使用。
注意是当面,跟唐朝时不冲突。
称“大人”为官员的记载,例如:宋代刘辰翁《青玉案·里中上大人谁大》中,“里中上大人谁大”指的是宰相,不过不是当面称呼。
元人高则诚《琵琶记》,蔡状元呼黄门为大人,则元时达官已有大人之称。跟上面例子对比,元朝那时就有了当面称官员为“大人”的现象了。
王世贞《觚不觚录》载,三司见督抚称“老先生”,见巡按称“先生大人”。 《西游记》中,唐僧一行途经诸国城门,皆称门使为“大人”。
汉代以前,司马相如就曾为奉承汉武帝将其喻为“大人”,《左传》等史籍中也多次以“大人”来代指身居高位的人。
正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七《大人》条中所称:“唐以前称贵官为大人者,乃从旁指目之词,而非觌面相呼也。觌面称大人,则始于元、明耳。”
《陔余丛考》一书当中也说过这么个故事:明朝的时候,陕西有个叫沈起原的官员去拜见大明首辅张居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张居正,当时就称他为“大人”,张居正这么一口“大人”,沈起原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于是呢,他就回来把这当做一件大事跟家里人讲了,于是呢,他的儿子就把这个事写进了野史笔记,《万历野获编》卷九当中:
先大父以今上初元之冬,从四川少参,服阕谒补。时,江陵公新得国,以位业自矜重,对客不交一言。
先大父随众谒于朝房,张忽问曰:“那一位是沈大人?“先大父出应曰:某是也。江陵因再揖,更无他语而别。盖素昧平生,不知何从见知而有此问。先大父寻补山东,转陕西而归。江陵始终在事,别无他留意也。近问之藩臬诸公,则政府款洽深谈,呼公呼丈者多矣。更不闻有大人之称。
不过这也足以证明到明朝的时候,“大人”一词和官员已经有关系了,“大人”一般是地位偏低的人对高官的尊称,而张居正这一举逆向操作,自然这件事就会当做故事写到书里去了。
接下来就不用说了,封建社会明朝之后就剩清朝,那是不是这个官员统称为大人是从清朝一开始就这样了呢?
不尽然。
晚清的时候。有个叫福格写了一本《听雨丛谈》,比方说:晚清以前的官场“不以大人二字为重”,当时只有知府以上,也就相当于现在地市级的这个市长以上的高级官员才被称作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