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炼金术与荣格心理学的思考
最初对炼金术的理解,还是在学习沙盘游戏时,老师说的黑化、白化,仿佛黑化肥与灰化肥的挥发关系,傻傻搞不清楚。
再后来,《钢之炼金术师》,让我头大,看不懂的画风,无法理解的看了个开头就关掉了屏幕。
直到走近荣格,几乎他的每部著作里都提到了“炼金术”,这让我特别好奇,包括东洋冥想,从易经到禅宗,包括太乙金华密旨……似乎它们之间都是通往罗马的条条大路,却能看到相似的风景,用不同的语言描述着各自心中理解的“转化”与“超越”。
当系统学习了《玫瑰园》、《石牛图》和《羊泉之书》后的感觉,仿佛自己是那个在炼丹炉里的小药丸,又仿佛自己是炼丹的术士,又如同那“佛曰:说不得说不得,多说是错,多说是过。”的痴样。
此处略做小结。
西方的传统炼金术与我国炼丹技术差不多,皆有内外功之说,分为内练和外练。外练实物,将贱物质丢进熔炉,经过淬炼,发生质变,最后形成“贤者之石”,即为治病方剂或高等金属。内练心,关注术士的内在经验,参详不同功效的图徽,达到转变人格,促成术士对神圣真理的体验。
这与炼丹是多么相似,炼丹炉里练丹药,道士每日也要修炼内功,参详图徽,而两者相辅相成,内外兼修方得始终。
密宗亦有对唐卡的参详与修行。
……
不胜凡举,祖辈们的“迷信”、“不靠谱”造就了现代医药学、现代化学、心理学……那些充满哲学思想的内容经由各个图腾故事传颂,神神秘秘却让街边小孩都能体验到整体意境,现在被拆分成各种科学之后竟粗浅到用“是否可以进行实验室证明”来确定有效性。忍不住思考:要多么的缺乏确认性,才需要用确认一切来安定那颗可怜的心?
回到炼金术,荣格将深度心理学中心灵的转化对应炼金术的步骤,清晰地描绘出一幅心灵地图,沿着这幅地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一个灵魂是如何在“被保护的熔炉”里不断转化,最终超越原物质,形成新的高等存在。
集合在沙盘游戏中的历程观察,真不得不佩服前人是多么聪慧,一幅图就是一个世界的解说。而对沙盘游戏的解读,没有这些所谓的“神秘学”,真要深的精髓还真是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9368025/07b513a364bab20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68025/48b2844b9723a3a0.jpg)
从羊泉之书的第一幅看,黑白版本的更为直观,彩色版被修饰的权重不清。
最初开始心灵之旅的时候,内心的负责程度,从黑白版本的可以看到,大海中的主角是两条大鱼,周围有树林,远处有城堡,海上还有船只。
大海,无疑象征着我们的潜意识领域。
两条鱼,相向而行,却又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是我们要从潜意识的海洋中发寻的智慧、瑰宝,自性的样子,自性与自我的实体表象,让我想到了荣格所书《双鱼座时代》,最终我们对心灵的工作,就是发现双的存,发现对立,走向统一。
树林与城市、城堡,又是对立成双的存在,潜意识与意识。树林中充满了未知,充满了惊喜,故事中的智慧老者也都生活在树林中,树林里也会有狼虎小兔子,也会有毒蘑菇和小矮人,我们走进树林探索未知,开垦整理,就是我们修行的过程。这又让我想到森林,相比树林而言,森林里的未知更多,危险更多,甚至还会遇到远古生物,彷如集体潜意识的集合,不可贸然陷入。
城市,有管理者,有秩序,被规划,更为现代,如同意识自我,还有些超我的味道。
对于长期生活在村庄的人,或许对树林更为熟悉,这让他们对自己的本能更为敏感,那么他们需要走近城市,不恰当的比喻,接近“开化”的世界,拓宽意识的活动范围,增加自我力量,避免被本能主宰。
而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无疑,人格面具更为精美,但同时,他们对树林较为陌生,这也是我的工作经验中引导他们体会“感觉”时遇到的困难,过多的理性让城市人的思维局限如同钢筋水泥,远离泥土味,因此,对于城市人,得到树林中多走走,接触自然,靠近潜意识,才能觉察到未知的自我。
就像做拼图一样,一点点将缺少的部分补足,最终会看到一副完整的画面。
图中的船,就是炼金术士的实验室,每一个我们,就是那船上的人。通过船,可以看到一切,可以到达一切。我们常用“启程”、“起航”来形容新的历程,无论是时间线还是心理线,这就是原初的象征。你的心理能量能够操纵大船还是小船?你的未来要去风平浪静的小湖还是乘风破浪的大海?看,这就是象征的美妙,我们似乎什么都没说,但又什么都说了。佛曰,说不得说不得。
对了,还有城乡结合部,这也是个难题。似城非城,似村非村,如果我们的心灵在这样的位置,那么,混沌迷茫将是常态,犹豫不决,不知自己到底如何定位,仿若……四不像吧。再如做什么性格测试题时,每个分值都区别不大,以为自己是中庸的高级阶段,其实就是个青铜。
第一幅图,就告诉我们——起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