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三略 散文人生百味

娘的张望

2021-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春风榴榴火

秋风萧瑟,乡下早晨的温度比城里低,来到水芙苑,远远的,见老娘穿了薄薄秋衣,正站在楼下,向着路口张望。

昨天周六,我在单位值班,娘的电话不失时机地打来,我告诉娘,我得周日才能回家,娘就一声声交代,一定要回来,她种的山芋收成了。

我觉得,以前她不是这样的,她的心里只有干活,从来不对我们儿女唠叨的。

连我的弟弟,第一次独自一人,背起行囊,离家去遥远的东北读大学,娘只是在门口挥了挥手,转身挑起扁担,下地干活去了,根本不曾有送他到门外的打算。

一晃,娘老了,已是78岁的老人了,坚强独立的她,仍是不愿随儿住城里,固执地坚持孤身一人住在乡下小镇。

然而,什么时候起,娘变得依恋我们儿女了?

有人离开,有人坚守,有人走来,有人离去,小镇在悄然改变,娘也在慢慢老去,身子开始佝偻,行动也变得迟缓。但总有一些不会改变,那是属于时光,属于记忆,属于人心底的情怀。就像她的电话,三蕃五次地打来,讲的无非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有时,她打来电话的时候,正好是我在单位开会时,娘的电话铃一声声,催促着,我不耐烦地按掉,但她还是固执地再次拔打,娘的声音因她听不太清的耳朵,特别的高声,让我的尴尬在同事的眼神中,脸红心慌。

昨天晚上,娘的电话在9点后再次响起,看到她的来电,吓得我差点大跳起来,唯恐她的身体出了什么状况。

还好,她小心翼翼地再次告诉我,让我回家拿山芋,今年她的山芋收成特别好,个个饱满,口感也佳,关键是,她的山芋是没有农药的。

我点头地捣蒜,一个劲地答应,明天,明天一早一定回家。娘的声音在电话那头,终于笑得踏实而安心了。

想到娘望穿秋水般的眼神,今天一早,我跳上519公交车,再次踏在熟悉小镇上,双脚自然而自,挪到菜市场。

其实,我还是不喜欢逛菜场,脏乱,嘈杂,所谓的烟火气息,而我总是无法身心融入。

听着熟悉的乡音,忽然发现菜场那么迷人、生动,特别是早晨的菜场更是热气腾腾,自家种的菜,自家种山芋,自家挖的芋头……都是自家的,鸡啊、鸭啊、鱼啊,都是活杀的。看别人在讨价还价,拎着食物的感觉如此治愈。可惜我还是没有学会还价,我开不了口。

菜摊上一张张朴实的脸,渴望交易的眼神,与我的娘给予我她种植的作物时,一般无二。

我不敢多与他们的眼神更多的碰触,匆匆付了钱,拎起菜袋子,落荒而逃。

不知不觉,到也满载而归。

提着满满的食材,再没有秋风的萧瑟了。穿过清晨的薄光,娘熟悉的身影已在朝阳里向我招手了。

娘身旁的花坛边,晾晒着她种植的芝麻、大豆。娘种的大豆和芝麻,特别的饱满和新亮。

回到家就在厨房里忙乎,娘在帮忙拣菜。

水笼头的水在滴滴答答地,一如和娘细声的交流,村上的邻居、我们家的亲戚,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我一边听着,一边感受着娘的喜怒哀乐,这一切,带给我的收获,是我读多少本书也无法得到的。

离开水芙苑的时候,肩头的背包沉甸甸的,因为背了沉沉的一袋山芋和一包芝麻,且芝麻已炒熟磨碎成粉末,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

而我的心头却是少了早上来时的轻松,多了一份煎熬。

且不说芝麻,一粒粒的,小小的芝麻,变成这么一大包,付出的辛苦,岂止是心血和汗水。

那一只只山芋,更是沉甸甸的,沉得我提不起,放不下,让我左右为难。

不拿,浪费我娘的一片心意,她也说了,我拿了,她就开心。可,我拿了,却更坚定了她下次种植别的什么的热情。

已经一再强调告诉她,不要再去栽种了,每次她都很认真地听着,认真地点点头。而她一转身,又扛起钉耙、锄头,又到田间地头,面朝黄土背埋天,汗滴禾下土了。

一直在思考怎么劝娘,放弃种菜,放弃她心里的一亩三分地,我的那些话重复又重复。我的娘却是故妄听之,无奈啊。

那一只只山芋,种在距离娘现在居住的小区十多里外的老家,一块荒废的地里,虽然娘也说了,种下后,就任其自然生长,没有施肥也没有打农药,但,我知道,她怎么可能不去张望,首先,如果不浇水,当初种下的山芋苗怎么能活呢,浇水得下河提水,河深堤岸高的,万一一失足,那里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那个地方,人烟稀少,万一,万一呢,我想想也是后怕。

山芋成熟时,她得一只只挖出来,一只只挑选出来,每一只山芋,无不被她那一双饱经风霜的手,摸索过的,不好的,长虫的,她都不会要的。那得费多少眼神和功夫啊。

但娘说,她一点不累,有三轮车,她搬上三轮车,轻松踏回来的,回到小区,又有电梯上下楼,干这些活的时候,她一点也不累。

我接过山芋时,我只觉她的笑,眉梢眼角,是自豪与满足,让她微微弯曲的腰身,似乎也挺得直直。

坐在回城的519车上,仰头看天空,浅蓝色的天空中,那大朵大朵的白云,低垂着,似乎也在叹息着。

深呼吸,隔窗与娘挥手告别,娘的眼神专注地盯着我,她身影在车后越来越小,变成路边的一棵小树……

总有着缠绵清越的味道,如这如影随行的桂花味,伴随我一路同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