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运营工作效率的几个小方法
大家是否都有这样的感觉,工作了一天,从早上打卡,坐到工位上起,到晚上加班到七八点,下班离开公司,几乎没有闲下来过,等回过头来回顾当天做的事情,又觉得似乎什么都没做,这是什么情况?尤其是在做周总结的时候,总结本周都做了什么,更是一头雾水,好像没做什么,但的确又是忙的不可开交,这就奇怪了。
也不用太奇怪,很多运营都是这样的,所以你问他们,做运营是干嘛的?他们也回答不上来,一般都自嘲自己是打杂的,事情多而杂,忙而乱,就会产生整天在瞎忙,不知道忙什么的错觉。
如何去除这个错觉呢?其实也是有方法的,这篇文章我把大家最常有的几个误区拎出来,深入浅出的分析下,大家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和优化的。
一、工作时长不等于有效产出
二、工作不是按照先来后到安排的
三、记在纸上比记在脑中更有效率
四、十分钟制定计划价值大于一个小时执行
一、工作时长不等于有效产出
做互联网行业的同学对有效产出,这个词应该在熟悉不过了,为啥有的人干的不多,拿的却比别人多,答案就是别人的有效产出多。在绩效考核严格的公司,加班加点工作从来不作为考核的重点,考核的时候,只看做了哪些事情,解决了哪些问题,带来了哪些效果,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权重就很低了。
创造性的工作考核的是单位时间的产出。创造性的工作指的是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解决已有的问题,比如现在大家都面临的获客成本高的问题,IOS一个网游获客成本去到100元了,如果能在一两个月能想出,将获客成本降低到50元一个的方法,即使每天上班八个小时,老板也不会说什么的。
大家所在的公司,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问题,差的想做好,好的想更好。即使大如阿里这样的公司,也是如此。创造性工作要求我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这个能力对比,时间就不是问题了。我们公司有个产品通过广告变现,一个CPM3块钱,跑了半年时间价格始终上不去,后来招了个新人,准点上班,准时下班,但是用了一个月时间把CPM从3块提到了8块,季度奖自然拿的比那些加班加点,但是没啥产出的人多咯。
执行性的工作考核的是工作完成所用的时间。互联网公司还要一块工作是执行,比如应用市场的上架、软文的发布、活动方案的编写等等,这些工作的门槛很低,谁都可以做,纯执行性的工作。就像程序员都不想做接SDK的工作一样,工作单一、耗时长又不会有什么成长。这样的工作,拼的就是时间了。别人用一天时间,把软文发布到几百个论坛、贴吧、媒体的工作,你用时半天,那你的价值就比别人大。
产出第一,时间第二。执行性的工作适用于刚刚做运营的同学,稍微久点的运营,身上的责任都是如何解决问题。这个时候,结果就比工作时间重要的多。拿商务来举例,商务考核的是业绩,有的公司实行末位淘汰制,不管你付出了多少时间,没有业绩一样的走人。到运营这里,也是一样的,在我们运营眼里,要紧盯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我目前的公司,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客户获取成本高、产品的利润率低、部门间的配合流程不顺畅等等,都是需要我去想办法来解决的。
二、工作不是按照先来后来安排的
这个结论来源于三年前做游戏时的一段对话,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我做的是游戏运营,我们是分渠道运营,也就是这个渠道的所有环节都是我自己来做,上线、引流、活动、数据分析、商务配合、技术支撑等等。
做的事情超级多,对接好几个部门,就会有很多的需求。技术来的需求、设计来的需求、商务来的需求都汇总到我这边,领导看我很忙,随口问了句:你是怎么安排这些需求的?我:谁先来的就做谁的。领导:那重要的需求,晚来了,怎么办?我拖着下巴就陷入了深思,加上那稀疏的胡渣子,特别有沉思者的范儿。
工作要先分级,后安排。工作要怎么分级呢,可以分成这四大块,重要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不重要紧急的、不重要不紧急的。是不是有点绕口令的感觉,熟悉了你就觉得分级很有价值了。
举个例子,我们运营每天都要看数据,每天看数据这个工作属于哪种呢?重要不紧急的,即使晚点看也不会有大的问题;看数据的时候,后台突然挂了,修复后台这个工作属于哪种呢?不重要紧急的,只要是遇到服务器挂了,都是紧急问题;用户在游戏内充值,发现充值不了,运营一测试,发现充值出BUG了,这个就是重要紧急的问题了;在讲一个不重要不紧急的例子,比如周报、月报。
工作分级后安排的好处。把手头上的事情分级后,按照紧急的优先、重要的优先来排,就会有种工作特别顺畅的感觉,那种可以将工作玩转与掌上的感觉还是很美妙的,是运营来支配工作,切莫变成被工作支配的运营,那样就很惨了。如果遇到领导来询问工作进展时,也更能从容的汇报自己的工作,在我们过来人眼里,一听就知道哪些工作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大家汇报的时候,按照优先级汇报,条例清晰,在职场上也会加分的。
三、记在纸上比记在脑中更有效率
很早之前做运营的时候,只有写周报和写月报的习惯,为什么要写呢?被老板逼的,不写不行,然后就开始应付了事,相信大家也都差不多。后来,钉钉出来了,又增加了一项规定写日报,这不是平白的增加工作量吗?起初的时候都是这样想的,不过既然是要求,那还是要写的。后来写了一个多月,在月报总结的时候,翻看日报,惊觉到,之前竟然做了那么多事情,还好记下来了,不然真的就忘记了。
智商不够纸上来凑。大家的智商其实都差不多,没有极为聪明,也没有极为愚笨的,在回忆昨天做的工作时,很难做到,事无巨细的全都想起来。运营又是一个需要持续跟进的岗位,我们做的事情,多是一环扣一环的,比如今天出个文案,给到设计,设计制作后,给过来验收,验收完毕后,上传到APP。稍微哪个环节,卡住了,要是没有记录,就容易跟丢,结果可是十分的惨烈的。
在公司开会,询问进度的时,以为听到,还没有完成是很尴尬的吗?还有更尴尬的是:我忘记了(这里应该插个笑哭的表情),这样的例子,我也遇到过好多次,问底下的人,进度的时候,哎呀,马上去做。当时的心情就是,莫生气莫生气。有了这个日报的形式,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了,很像一些人习惯写的便签。
四、十分钟制定计划价值大于一个小时执行
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天上班进入工作状态前,先花十分钟制定下当天的计划,在下班时,回顾下计划的完成程度,做到日结,当天的工作效率会大增,久而久之,自己在工作效率方面会有个整体的提升。为什么是日结呢?因为周结和月结太远了,就比如周一立的flag,到周末就全忘了。
工作时间越短制定计划的时间越短。这里说的十分钟,针对的是当天的工作计划,若是月的计划,至少要花去半天时间,像国家的五年计划,那制定起来,就更耗时间了。一天的工作内容,掰着指头也能数的过来,我之前最忙的时候,同时跟进的事情也不会超过十件。而且还要看公司的组织架构,对运营的工作安排。如果是负责一个模块,比如用户,事情的项目相对会少很多,在同件事情上的时间会消耗很多,像社群维护,就比较耗时间。
逻辑思维从十分钟计划开始。养成一个十分钟制定计划的习惯,也是培养逻辑思维的一种方式,做事的逻辑思维里面,有个计划、执行和反馈的流程。每天一个小循环,久而久之,在面对大的项目时,会自然而然的应用进去,要知道,做事的思路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事情的大小,需要的人力物力不同。大到几百人的项目,小到几个人的项目,都离不开原型、设计、技术和运营。
综上
提升运营工作效率的方式不局限于上面提到的几种,还有打卡、讨论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质来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职场中,见的人多了,发现那个词说的的确很有道理:因材施教,在工作中,也要因人选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