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

“我们”都是彼此眼中的人罢了

2017-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山一梦

最近在一个群里碰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大概是某一个从公司基层做起来的中层干部,对大学生的一些观点。

首先他在群里感慨自己一路走来多么不容易,没有学历、靠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干到了现在的岗位。

后来就说自己带的四十几个大学生,都基本没什么耐心,只有一两个好的留在他身边,感慨很多时候带的大学生都不如一个高中生。

然后群里就炸开锅了,有哥们就回他:“为什么四十几个人都不愿意跟你?”。

他说:“吃不了苦”。

突然一哥们跳出来说:“按照概率来说,四十几个人不应该都这样的呀?”。

其中有人附和道:“大学生思维僵化,可塑性不高。”

我了个差,看到这个,我突然感觉很懵逼。

然后我查看下这人的备注,发现是一个小制造业的老板,突然就似乎找到了为啥制造业急需转型的理由了。

后边继续观看撕逼大战。

一似乎是华为的哥们当场就跳出来说:“我就是你们那些基层出来的领导干部“中看不中用”的议论中,并成长为独挡一面的人”。

哥们补充道:“我最看不惯,你们这些非大学生,都是敝帚自珍,封闭那些看似可笑的技术。”

另一哥们出来道:“其实你眼中认为别人不好,别人也认为你不好罢了。”

其实有时候我们总认为别人不行,其实很多时候,你眼中认为别人不行,别人也认为你不行罢了

接着那小中层领导发现反驳他的人是品质工作者,就转移话题道:“品质的定义是什么?”。

下边就有人回复各种答案。

那小中层认为自己找到发挥的地方了,就说有些公司是没有品质的。

这句话一出,群里整个哗然!

一个搞供应链的人就调侃道:“目前还真没见过。”

小中层不以为然,说他合作的Apple新产品他们就没有品质。

突然做Apple专案的人出来解析道:“他就是Apple专案品质的。”

突然中层领导无言以对。

后边觉得,这小中层领导看似是一些人狭隘的心理的反应,特别是在上一代大部分中小企业与暴发户的人。

1.一面认为读书无用、说招的大学生不好用,一面自己忙着进修,忙着送自己孩子进重点、进名牌。

2.经验为先,大部分以经营判断一件事情与人。

3.对于固有技术不大愿意分享

后来一个哥们调侃道:“怪不得现在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大批中小企业倒闭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