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大毕业生困守山区说开来

2017-05-29  本文已影响231人  易木成华

看群里发了《人大毕业生铁饭碗破碎,成山区赤贫家庭六孩之母》的那篇文章,大家的评价基本都在,白上了大学,虽然提升了专业知识,但是个人认知没有同步,朋友圈降级等等。还有人举出了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的例子。
  武继红和陆步轩,都是顶尖名牌大学毕业,可是人生际遇确实出现了不同。尽管我觉得这两个都有点极端条件的例子,不能说明什么普遍性的问题,但还是静心分析一下吧。先看资料

陆步轩,1966年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区,1985年以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9年毕业分配至长安区柴油机厂工作,后下海经商,先后做过多种职业,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2003年,国内许多媒体相继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题报道了陆步轩的现状。2008年5月,在广州他认识了同为北大校友、同是“卖肉佬”的陈生。2009年8月,陈生邀他赴广州,提出开办“屠夫学校”。2011年12月,继“北大才子”、卖肉佬、公务员(2016年为止,他已在陕西西安长安区档案馆编了12年地方志,早就不亲自卖猪肉了)的身份之后,陆步轩带着自己花4个月写的《猪肉营销学》的讲义,走进广州“屠夫学校”当老师。
以上,百度百科,仅作参考

武继红:1973-74年生人,43岁,广东人,1994年以692分考进人大档案学院,1998年毕业。
  在其简历中,伍继红还曾参加了北京市大学生义务无偿献血活动以及其他市场调研等,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档案学院给出的鉴定是“伍继红关心国家大事,平时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担任班委期间,脚踏实地,为人正直,有很强的责任感。”
  伍继红毕业时,正是自由选择的政策全面落地时候,不再包分配。她靠公务员面试被刷下,六级没通过,北方几个单位都没有着落,只得回老家,父亲去世。开始在广东打工,第一份工作收入不错,可因为与同事的矛盾,辞了。随后就是不断的打工、辞职,因为与第一任丈夫的失败婚姻更是大受刺激。
  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精神有些不正常”,“我平时不出门,也不爱跟别人打交道,也没有出去找工作,给人感觉是冷漠无情。”
据伍继红姐姐介绍,伍继红小时候聪明,学习成绩也好,但是性格内向。而伍继红接连遭遇变故后,精神所受刺激严重,只能做一点简单的家务,根本无法挣钱。
以上资料综合自《新京报》《中国日报》《财经网》的相关报道。以及红星新闻的视频,后续

背景资料到这里基本就差不多了,说到这个新闻之所以广受重视,有一个占比80%的重要背景板:人大。就像陆步轩一样,作为中国顶尖高校出来的学生,接受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最终所用非学,不得不说确实是一种浪费。
但如果他们两人不是北大清华人大毕业的呢?其他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又会如何呢?我想这里面有一个惯性思维,而确实也是,这些名牌大学毕业生们几乎都是各个功成名就。突然出现一两个这样的,确实很扎眼。
  有意思的是,前几年我也面对过这样一个疑问,来自于小我12岁的连襟:在熟悉之后,说起来学历,一听说我是98年毕业的大学生。这小子立马满脸的不可思议和怀疑,而且毫不迟疑的冲口而出——“真假?哥,98年大学生应该混得不错呀?那阵大学生可不像我们现在。”
  可恨的是这不学无术的小子家里老爹有钱,说起话来轻飘飘的,恼羞成怒的我差点就一脚踹飞他)。当然,我做不到,因为被他说重了:他姐夫我确实算不上他理想中的成功人士,别说功成名就,家财万贯,就算是花钱不眨眼这一条就连他都比不过,勉强能养家糊口而已——当然,我也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算不上新闻。
  作为和武继红同年毕业的我,想说说就业以及一些环境的问题,而不想谈个人素质和修养。
  作为能考上人大的学霸,(1994年广东**开始**实行标准分,我知道的1996年,山东高考一本分数线应该是632分,武继红**692**,称呼一声学霸毫无问题。)我想学习能力、基础专业素养都是没有问题的。在大学里,她还担任班委,参与社会活动,虽然其姐评价说性格内向,但并不是一个没有情商的书呆子。这一点我想在红星新闻的后续视频当中也能看出来,那么后来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武继红目前的境况呢?
  在陆步轩的报道里,还有一个北大校友,陈生。他前期经历与陆步轩几乎一样,有才进体制,凭文采给领导当秘书。但别忘了,80年代,一个在广东,一个在陕西,地域、经济差别导致的眼界、周边环境的差异是巨大的,所以陈生一边干公务员一边尝试经商,最终从房地产觉得第一桶金。而陆步轩恃才自傲、迫不得已才下海经商,屡遭失败4年后,最终迫于生活干上了收效快的卖肉屠夫。这两个人都是学霸,才子,但在生活上的走向却判如云泥。
  对照到武继红,她毕业找工作不顺,屡受打击,肯定是窘迫的——其父亲在他毕业那年去世,可以想见,失去顶梁柱的家庭状况肯定是艰难的。而即使在工厂打工,她的选择也是台资工厂——在当时,这也意味着好工厂,体面工作。在98年时候,并不是刚开始自主择业,应该是95-96年就已经开始了。但像是武继红这样的案例毕竟是少见的,并不能说自主择业导致她的问题,即使是像陆步轩这样的,分配了工作又怎么样呢?最终还不是下海经商吗?
  而在她频繁的打工跳槽的背后,就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是什么导致了她不安分的频繁跳槽呢?工作也越来越走向体力劳动?是她的眼界不够开阔吗?是她情商有问题吗?还是她固执死脑筋呢?我想这其中必然有些东西刺激倒她,导致她在思想上的自我封闭,生活在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当中。
  另一方面,她自己评价自己,“精神有些不正常”,“我平时不出门,也不爱跟别人打交道,也没有出去找工作,给人感觉是冷漠无情”。在报道中,“伍继红前夫外出打工却有了外遇,说走就走了。不久后,伍继红又来到了前夫的家乡修水寻找他,但前夫不与其见面,伍继红精神上再次受到刺激,在杭口镇晃荡了几个月”。在人大校友探望时,她还是对铁饭碗抱有幻想,说“想进事业单位,当跟班,跟着那些领导,成熟的,有魄力的人……”。如果这不是受刺激导致的执念的话,那我只能说人大的教育目标太直接了。
  综合武继红打工和婚姻的情况来看,我不得不承认,她的心理上有一些问题——尽管她能自我分析说自己不正常。  
  除了她个人性格上的缺陷外,我认为婚姻对她的刺激也是很大的。传统思想下的女性思维,她纠结于自己的前夫抛家弃子,而在现任丈夫家,因为婆家说身体不能结扎不然危及生命,结果连生5个子女。平时不与家人联系,原因是“家里没钱坐车”。
  陆步轩是因为用非所学,生活窘迫而忧郁,感慨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武继红则是因为打击和刺激导致自我封闭,潦倒困顿于山区。我一直认为这是两个特例——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纵使未必能各个功成名就,但他们自带的名校光环,确实能提高吸引眼球的能力。
  社会上有更多的悲惨事例,但因为不著名而湮没无闻。但我们看着武继红和陆步轩他们,自己也只是看着新闻评点一番——不亲自经历那种压抑和毫无指望的前途,我们永远不会体会到意冷心灰、直入心底的绝望。
  真的猛士,能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可是,有多少真的猛士呢?光说不练呐,就是个棒槌。
ps:或许有人会指责说:简单的将武继红归于心理问题,是不是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人哪有找不到工作、婚姻不好就被刺激到心理问题的?没那么轻易。
  我没有学过心理学,精神病学之类的,但我身边就有例子:我上初中的时候,一位性格内向的高中师兄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高考无望,在高三开学时精神失常了(当时可能没有那么厉害,估计是比较严重的抑郁症之类的,但知识传播也不广,只知道是精神病)。没有经历过的人或许都很难想象:高考是当时唯一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路!
  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只要你够努力学习,你就能跳出农门,成为吃公家粮的人:当时,大学生一毕业就是干部身份(现在也是,进事业单位大学生的干部身份是非常有用的,没有干部身份就不能评职称!)。简单直接的鸡汤,够不够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