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二次成长
最近看到一段直击我心的话: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担心自己是块美玉,故有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悔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这是日本作家中岛敦在《山月记》中讲述一个书生李征,郁郁不得志之后,变成猛虎的传奇故事时写的。
李征二十几岁人生得意,高中进士,如无意外大概率会进入仕途,加官进爵的。
但是他说:“不屑厕身于稗官贱吏之流”。
狂妄自大的李征辞职回乡,希冀以诗词流芳百世,一无所成之后,迫于生计,他又出来做官,依旧孤傲,结果依然一无所成。
等到最终等他幡然醒悟之时已然变成恶虎。
看完这个故事的时候,不禁感慨:“何人不是李征!”李征的悲剧是性格使然,但是观看李征的心路历程,恐怕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李征的影子,所以看到李征的故事时不胜唏嘘,但是唏嘘之后总是在想如何避免重蹈李征的路呢?
王瑞的《二次成长》,我感觉备受启发。
王瑞,B站的知名心理up主,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学院心理咨询专业,现于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精神分析高级组项目进行训练。
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二次成长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在从出生到18岁的成长中我们是被动的,依赖父母,受限于环境,成长的结果可能无法让自己感到满意和幸福,但是我们可以以自己为主体,运用一些心理学上的小方法去审视自己,进行二次成长,对我们已经定型的人格进行重塑。
读完《二次成长》最大的感受就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但是过去的经验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人生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反思,柳传志就曾说:“这些年的管理工作和自我成长中,复盘是最令我受益的方法之一”。
他推崇一种GRAI复盘法,而王瑞的《二次成长》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寻找早年印记、初现自我轮廓、建立自我价值、重塑自我心智、拥有完整人格几个阶段来完成。
本质上也是引导人对自己18岁前的人生来一场复盘。
比如谈自尊,她从自尊的建立开始讲,带我们进入到了4-5岁的儿童早期,这一时期孩子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在这个世界上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也是这个阶段开始有了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