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工】一二年级嘉年华乐园
1.知识点覆盖面的问题。
2021版的《数学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那么我们自然也期待,学的与考的,是一致的。这个要求,哪怕一二年级,也必须是。

所以,所有以游园方式,以嘉年华方式进行的“期末考试”,必须回答一个问题:知识点的覆盖,足够了吗?
如果学校的这项活动,根本就不是考试,那么就不要在期末进行,不如直接放在某个节日,大家乐呵一下就好。寒假之前有元旦,暑假之前有端午节,而不然学人家双十一,双十二,玩出个节日来。
只是别叫学期考试,也别让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觉得这是对全学期学习的总结。
2.考几天考多久的问题。
原本一二年级进行纸笔考试的时候,就是一张卷子,考上一节课多的时间。我之前调查过周边区县的各年级期末考试时间,发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至六年级,分别递增10分钟,依次为40、50、60、70、80、90分钟。
这是一个比较适宜的安排,当然,各年级依自己地域情况与意图,增减一二十分钟,也说得过去。
但正如我前面所指出的,在考试这件事上,时间是一大考量。有时间限制与没时间限制,那是大不一样的。
现在让我们来问问自己,如果进行嘉年华游园式考试,要多久时间?一般有三种可能:半天,一天,以及连续几天。
核心素养在其中矣。
不过,我更期待的是找到在半天这样的“正常时段”内能完成的高效的办法,请想想在数学教材中,我们学过哪些“节省时间”的办法呢?
“不要让锅空着”“同时进行”,所以,我认为,一二年级的高效的期末嘉年华游园,应当是“同步”进行的,形式上,要能够让多数同学(或一批同学)同步接受非纸笔考试。
这点最重要,你有什么招?
同步考试,表面上省的是时间,实质上省的是考官,这一点我们下面继续聊。而能否设计出这样的活动流程,是你的嘉年华游园是否让人佩服的一个观察点。
3.谁来考怎么考的问题。
最后我们说到核心的事,需要动用多少老师?
纸笔考试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同步进行多人的考试。一张试卷,一个教室,可以让几十位学生同步做自己的卷子。过程中,只要一或二个老师,盯着就行。
现在要进行非纸笔式,那么,许多学校的方法就是由老师摆摊设点,学生到面前来执行操作,然后老师给一个记录。
老师们自己在面对考试和比赛时,都期待评委专业。那更不应该让学生去面对“临时工”考官。
我设想的方案,一是尽量用学生考学生,让学生当考官。这本质上,与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发言面,是一样的道理。
同时,当考官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好的考试项目。过程中还非常能体现,前面所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哦。具体上怎么操作,大家多想想细节。
另一种更妙的方法,就是学生自己考自己,我们要设计出非纸笔,但是不需要考官的考试项目来。学生只要自己走到项目前,按指引自己完成,就能主动获得一个评价。这一方面可以靠信息技术设备,另一个渠道,则靠设计者的精妙设计。我有一些初步想法,等实践后再和大家细讲。
总之,我相信大家都很讨厌表面文章。一线教师希望自己一学期的工作,不被轻易评价所左右,家长和学生希望自己的学习,不是沦为一场秀。所以,我提出这三个问题,让我们来共同观察各地各校即将上场的期末嘉年华游园型考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