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商战输了底线
好久不看朋友圈,昨天一打开发现被之前的教研组同事和领导刷屏了。大家的朋友圈队列整齐地展示出一篇义正言辞的通告。仔细阅读一下,才大概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老东家是做奥数培训起家的,是当地最早做教育的机构之一,后来做综合的语文和数学两科,专注小学和小升初培训,经历了两代人的辛苦耕耘。虽然现在已不复当年的巅峰盛状,然而风风雨雨将近三十年,有很多次波折也算是挺过来了。
学校是按照“直营+加盟+外派点”的经营模式运作,在当地有7个校区,其中有三家直营校,四家加盟校。直营校基本上都在城市中心,周边名校众多,直接管理者基本上是老板自己或至亲,由于管理能力不同,所以经营状况也是相差很大。加盟校就更是有差异了。
在这些加盟校中,有一所学校经营得非常不错。老板非常年轻,三十五六岁,长相气度不凡,浓眉大眼,身材健美,非常精神。特别健谈,每次和你说话,都会让你感觉到如沐春风,尤其是第一次见面,你绝对感受不到作为老板的架子。他总是坐在前台,很多事情亲力亲为,当然绝对不是指那些端茶递水的小事。
他的品味不俗,光看他的外表就知道他是那种有钱却低调的老板,平时着装都是衬衣休闲裤的风格,腕表是标配,干净利落。他是做工程出生的,据说发了一笔财后就加盟了这个校区,在教培行业大面积低迷的情况下,你一走进他的校区就马上能感觉到那种蒸蒸日上的氛围。他的社交手腕极高,人脉资源给人的感觉是深不可测。他常常点了外卖,和前台的老师、以及从总部过来校区上课的老师一起吃,吃完AA,不露声色地告诉大家总共多少钱,会让大家都觉得非常自然。微信付钱,你多发他5毛一块他也从不推辞,给人的感觉非常大气。
最厉害的是,学校最高难度的奥数课“金杯班”,他也能自己亲自带。只不过他的事务比较多,不会真的去上课。带“金杯“的老师一般课程比较多,时间有限,还要赶着去其他校区上课,所以课后的习题和作业是不能亲自来辅导的,就算辅导,也许也要等到下节课。于是,他就坐镇前台,要求金杯班的同学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时间(强调,包括周内的中午),可以拿任何问题,来前台问他,他会逐一讲解,直到你懂为止。其他班级的孩子也可以,除了语文,都可以任何时间来前台找他问任何问题。所以,他自带王气,学生非常服气他。
他看人的眼光很毒,他点名要的老师都是在校区里拔尖的。老师如何安排,他运筹帷幄,计划安排。总部给加盟校派新老师在所难免,他客客气气、冷眼旁观,假若他认为老师不够好,忍耐一个学期下来,第二个学期开始,他基本上不会再请,面子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生源要保证。
他曾经私下和我联系,问我的社保交在哪里,合同在哪,有意想让我把社保挂在他的校区。因为摸不着他的真实意图,我没有妄动。某一个学期,我在他那边的课排得很少,原先的班级被别人接管了,我心里很不高兴,感觉他无情地踢我出局了,难道是我工作出了纰漏?课上的有问题?见到他时,他却说他每次都抢不到我,争不过总部三校区,一脸的无辜。真真假假,你根本不知道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好吧,也算是挽回一点面子吧,我住在总部附近,离三校都很近,姑且算是理由吧!但是我永远猜不透他的真实意图,他的心里藏着一口井。去过他校区的老师都说,什么心里话都不能告诉他,他知道了,等于全学校所有人都知道了。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家庭规划原因,我离开了原单位,回了家乡。虽然人不在原来的地方,却也时常关注老东家的发展,在我回来之前,领导还用非常惋惜的语调挽留我,说我是非常认真非常负责任的老师,朋友圈每次都会给我点赞。每次发了新动态,也都是原来教研组的同事们最早点赞。结果就在这两天,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朋友圈齐刷刷地发“声明”,声称解除和这位加盟校区老板的合作,寒假起不会再派总部老师,并要求家长可以去该校区退费并申请去别的校区继续上课……原来,他早在并没有告知总部解除合作的情况下,悄悄地与另外一家机构结盟了。总部发现后,竟然措手不及,所以才义愤填膺地发声明。
他这校区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尽管在城区的二环外,但他傍着一所名校的分校,生源质量不错,周边家长们也都很拼,肯花大力气投入在孩子身上。校区所在的地方临近主干道,同时又是大型的住宅区,孩子们几乎都住在这一片。加上原有的老东家的老牌子,他渐渐地成了气候。
再来说新结盟的这家机构,他们在当地虽是后起之秀,但属于黑马中的黑马。成立也就短短六七年的时间,校区已经扩大到了十几个,学生想要进去,还得排队去测试,考过了才能进,在当地的培训机构中,也算是数一数二了。他们的创始和合伙人都非常年轻,特别舍得用高课时费来吸引和激励有能力的老师,所以他们创下了小升初录取率的神话。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猛”。他们的老师太拼了,工作起来不要命。
这两者结合起来堪称完美,因为肯定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他们都是狼,而老东家这边,感觉像一只温顺的骡子。除了发出声明来广而告之一下,还能做什么?
我本来打算观望的。结果看到老东家这边刚发了“声明”,那边厢也没闲着,改了头像,立刻用了新学校的名字,“唰唰唰”,三波九宫格的照片,全是新伙伴的老师简介,不但有语数,还有英,可是真全。随后,发出新学校的新班级名称。接下来在朋友圈用新机构的名字和各位家长打招呼,并且不无得意地说:“初次见面,请大家多多关照!”三连刀,刀刀见血。
本来我还无感,毕竟两边都曾有交情,直到看到“初次见面”那句,瞬间有种不恰当的感觉冲上来,似乎就是“小三”上位,同时还很自得的样子。说不出来的厌恶和反感突然升了起来。
赚钱没错,有能力也不错,那两夫妻过日子还讲究一个自由身,你做生意难道就不需要讲道义了吗?眼光准、行动力强、能力高、心思缜密、头脑活泛八面玲珑,这样的人当了谁的对手,都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商场的确是残酷的,他非常适合做生意,攻城略地几乎是攻无不克。然而,事情处理成这个样子,合作多年的伙伴,说翻脸也就翻脸了,快过翻书,也让人想起他曾经评论过别人的“不秀气”。
赢了商战,却输了道义和朋友,这又是何必呢?或者即便他没有把他们当朋友,这一刀扎得也太狠,再怎么,你的人品方面,也不可能是光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