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原创文学.微小说中国传统文化

得一

2020-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清欢悠悠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何为道》,将《道德经》中有关道的解说进行了整理,一名简友后来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道怎么会是一?”

说实话,我是纯业余的,发布的有关老庄的文章,皆是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肤浅认识,班门弄斧罢了。今天这篇文章也是学《道德经》所悟,以经释经,算是对简友的回答吧。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道德经》第39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就是由一阴一阳构成,阴阳结合,相互统一,即为道,就是这里的“一”。

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根,天和地也是有阴有阳,不断变化,相互作用,达到动态平衡,天才会清澈清明,地才会平静安宁。否则,天地无法化育万物,万物也无法依赖天地生长生存,因此说万物得一以生。

“一”应是个代名词,就是道,也有统一、一致的涵义,不是数字的一。据说佛家有“不二法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二即为一,都是相通的。

“神得一以灵”,我理解为精气神的神,“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修炼成得道的境界,才会灵敏、灵通。

“谷得一以盈”,山谷中阴阳和谐,就会水源充盈,生命旺盛。“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贞”就是“正”,侯王按照道的法则去治理国家,才能够成为天下的正位。

“其致之”较难理解,是只有这样才会成功,或者是推而广之的意思吧。

此段文字正说之后又开始反说,不“得一”会怎样?“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裂,分裂,裂开。发读“废”,这里是不稳固的意思吧。天裂地废,也就是天崩地裂的场景吧,世界末日,很可怕的!

“神无以灵将恐歇”,歇,消失、绝灭、停止。“谷无以盈将恐竭”,竭,干涸、枯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直接对应着上文,都应该是很好理解了。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蹶(jué),跌倒、失败、挫折。如果身为侯王,却是无道昏君,就不会一直坐在这种高贵的位置上。

老子通过正反两方面,充分说明“得一”的重要性,天地尚且如此,万物都离不开道,何况人类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