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城市月薪3500和一线城市月薪8000之间怎么权衡利弊?
这是知乎上面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下面有形形色色的回答。
有人觉得在北上广能遇到的人,能上升的空间,能认识的人才,能拓宽的眼界都不是任何一个三线城市能企及的,也有人觉得三线城市更加适合生活,一线城市令人望而却步的房价,让人焦虑的交通严重降低了生活品质,甚至放话说那根本不是生活而是苟且。
我想到了初中语文课本上面的一首诗《一条未走的路》
一条未走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一生的道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最终也走上了自己选择的道路。
我老家在湖北麻城的一个小镇,应该都不能算三四线小城市,都已经出了十八线。后来搬去武汉,大学又去了重庆。毕业的时候倒是没有考虑到底应该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因为是在重庆念书,又确实很爱这座城市,就决定留下来。有一次租房的时候,白天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在各种租房网站上面找房源,往往找到的都是中介。很多人对中介口诛笔伐,我倒是觉得没什么,要是手上的钱够的话,付点中介费也没什么。主要是好一点的房子都是押一付三,甚至直接押金两千三千,再付中介费,基本就没钱吃饭了。
每天看两到三个房子,大概持续了一个星期,好一点的房子付不起租金,租得起的房子又实在超过了自己的承受下限。那一个星期整个人疲惫的不行,可是一看到合适的房源立马就直起身子打电话,走在路上甚至注意起了从前根本不会看的小广告,万一是租房信息呢。后来,也还是找到了满意的房子呀,价格、地理位置、房屋配置简直像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样。冰箱、洗衣机都是新的,沙发上面有好看的沙发套,有线电视费、网费都是给我交了两年还没有额外收钱。有一回周末的时候,有人敲门,因为刚搬进来,还没有人知道我住这儿,又加上看了太多独居少女被害的新闻,我满腹狐疑反复确认之后才开门,原来是房东的爸爸给我送晾衣杆。我既为自己刚才久久不开门觉得羞赧,又为他留意到了我没有晾衣杆这个小细节而感动。
小城市有小城市的人情往来,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温情,来自陌生人的关怀同样让人动容,让人在深夜想要痛哭的时候,内心也有暖流流过。
当然很多人选择在大城市肯定不是为了贪恋这一点点的小温情,事实上若是在父母身边,这样的场景简直就是日常,甚至会让人觉得习以为常。
我也问了几个在北上广深的朋友,大致总结了一下就这么几个原因,让他们义无反顾的留在了那儿。
一是薪资高,虽然有人说在北上广深起码得月薪超过八千才能过三四线小城市月薪三千的生活,但是除了大城市的房价让人望而却步,其他的电子产品、一些大牌的衣服、包包,小城市甚至还要便宜一点。在广州已经工作两年的小爱开玩笑说,在三四线城市我存半年的工资可能还舍不得买一套sk2,可是现在我一个月工资发了咬咬牙就可以种草了。
二是机会多,在大城市不管你是什么学历,什么专业,只要肯努力肯打拼,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健身、沙龙、各种五光十色的培训,会让人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每一个今天都不辜负明天。
三是相比小城市各种盘根错节的人情关系,大城市会相对而言更加注重能力,工资的涨幅也会根据个人能力增长而呈指数函数增长。而大部分小城市工资涨幅极慢,可能你的父母工作几十年之后的工资跟你也差不多。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原因。的确刚到大城市有着种种不如意,租房难、出行难、吃饭难,如果一不小心去了北京,连呼吸都变得困难。所以有人说在北上广是苟且而不是打拼,可很多人仍然坚信北上广更适合打拼。
我钦佩那些在北上广打拼的人的勇敢和坚持,我也由衷的希望他们能够在那片沃土上面实现自己的价值。
可是,那些选择呆在小城市的人,也并不是选择了安逸和享福。他们每一天真实的生活,也并不是无数个昨天的粘贴复制。
实现梦想并没有地域的区分,只要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够了。
元旦的时候,去了四川达州的大竹跟一个朋友一起过节,也是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我的朋友文文也是在重庆念的大学,毕业之后在重庆呆了一段时间,因为真的比较恋家,爸妈又催回家。于是,在重庆工作了半年之后,她还是回到了家乡大竹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工作的地点就在离家步行五分钟的一栋写字楼。每天早晨她可以吃了早饭慢悠悠的踱步去上班,中午回家休息,晚上回家就有热饭热菜等着她。偶尔周末或者节假日,就会带上爸妈一起出去玩一圈。
我知道在羡慕的同时肯定有人要说年纪轻轻选择了安逸,未来的日子一眼看到头真的太可怕了。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你是愿意选择大城市的一间房还是小城市的一间房”,马薇薇说,大城市最大的魅力是未知,你不知道你会遇到谁,你也不知道你会经历什么。
可是,选择了小城市一切就都不是未知的么?选择回到小城市的文文专业学的是会计,现在还在继续考证,前段时间还准备考一个第二专业。她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只是觉得想要变得不一样,想要有更多的尝试。如果一个城市就可以扼杀一个人未来的可能性,那这么多年剧烈的城乡流动又该怎么解释呢?
实现梦想不会有地域的区分,但是前提是你得有梦想。
同样是在北上广,同样是坐车堵在路上。有人发呆,有人打手游,有人看新闻,有人拿出kindle看书。你在三线城市也可以用路上的早晚一个小时扫完当天的行业最新动态,你在一线城市也可以简单满足于观看快乐大本营收获大笑的幸福。
我们不能鄙视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幸福,我们也不要盲目崇拜日夜拼搏打了鸡血一样的奋斗。你想要哪种生活,就可以选择哪种生活,从来就不是城市所能够决定的。
你在池塘里活得很好,泥鳅很丑但会说喜庆话,癞哈蟆很马虎但很有趣,田螺是个温柔的自闭症,小鲫鱼是你们共同的女神。有一天你听说,江河湖海,哪个都要更大,更好。你跳了出去,遇见了美丽的海豚,雄壮的白鲸,婀娜多姿的热带鱼,的确都是好的。就是偶尔,觉得世界很空,生活很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