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晚上的时间利用情况,我得出了这五点思考
和家人昨天的对话如下:
“超过12点了,你怎么还不睡?”
“让我再看几分钟书。”
“你每天只睡6个钟头都不到,能吃得消?”
“我没办法呀。”
“又没人逼你不睡,这是干吗呢!”
“我有太多事情想做,时间不够用!”
当然啦,最后还是12点过后睡下的。书籍再好看,早睡也是我的计划之一,只不过每天都做不到而已。
这对话乍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我自己觉得理直气壮,旁观者也可能会同情我想看书,想实践其它爱好的那种恨时间太少的心情。
然而仔细想来,真的没有问题吗?或者说,牺牲睡眠时间去实践爱好,非如此不可吗?
时针倒回,来到傍晚。我下班通勤回到家一般是6点,这时候我女儿,3岁的顽皮儿童一枚,往往已经吃得,不,是被喂的差不多了。我吃饭的时候,她已经在享受饭后动画片的美好时刻。吃好晚饭,我一般会去洗碗,这样就差不多七点了。此时我女儿的动画片也不能再看下去,约定她每天看二十分钟。连哄带骗她把电视机关掉,我当然要使尽浑身解数让她觉得跟我玩儿比动画片精彩多了。陪她玩儿玩具、讲故事,终于时间来到八点半。期间被小魔怪折磨到看了无数次挂钟,什么高质量的陪伴时光,那得是养了一个天使宝宝才行吧…此时可以给她洗漱刷牙,然后把她送上床,没什么意外的话,接下去的时间就是我自己的了!
那么九点开始,我真的在争分夺秒充实自我,实践爱好了吗?慢着,我得先瘫倒在沙发上刷会儿手机。娃的厚冬裤还没买,维生素糖果也吃完了,得上淘宝去补货。
然后,当然是要刷一轮朋友圈,没娃的朋友都在外面浪,过着好吃好喝好玩的精彩生活。哼,你们也会有失去自由的那一天!娃读书的朋友就是在抱怨又吼了娃。哈哈,总得找些心理上的平衡吧。
总算从沙发上挪了起来,开始收衣服、叠衣服、洗衣服,一轮做完又觉得必须瘫倒刷手机了……
又过了若干时间,总算挪去洗澡,还得做好脸部保养,这里的皱纹又深了一些,黑眼圈一天比一天重了……
总算,做完所有的事情,这此时可以回房间,打开一本书开始看起来。一看时间,得,十一点,之前的琐琐碎碎居然花掉了我两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说说除了看书之外,我最近几年的爱好吧。一是烘焙。作为一名烘焙入门小白,每周会有一天想做点蛋糕、饼干、面包什么的。那么一旦开做,没十二点是结束不了的。为什么?因为小白不熟练亚,什么都要上网查,方子一定要查,按部就班称量好所有材料就耗时不短了。揉面团,怎么都出不了手套膜,只能不断加长揉面时间。但又说揉太久面筋会断,这可如何是好?发面、整形、二发、烘烤,每一个步骤都磕磕碰碰,无怪乎要花费熟手几倍的时间。最后,还有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洗干净水斗里面已经堆成山的烘焙用锅碗瓢盆……
二是唱歌。从小喜欢唱歌,去年开始玩儿唱吧,从此一发不可收,至今已经有52首作品。纯粹自娱自乐,但得意之作也会羞羞答答传上朋友圈,等人点赞……录歌,无疑也很花时间,因为并非一次能成功。声音没打开,得重录。高音没上去,要重录。录完得从头到尾听一遍,往往会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再重录。一般一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但唱歌确实也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所以觉得挺开心。
三是健身。生完宝宝之后,一直想把身上的十几斤赘肉减掉,重回窈窕身材。于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使用KEEP这个健身软件自己练习。反反复复,鸡血时每天做一个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还不够。偷懒的时候一个月不开软件。现在会打开做点瑜伽和肩颈拉伸,做一个练习一般就是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
所以我没有时间看剧,没有时间写文,还在不断推迟睡觉时间。
那么一番检讨之后,可以自我改善的地方在哪里?
首先,就是先禁止无意识刷手机这件事儿。把淘宝购物压缩到生活必需品,把购物时间放在通勤时地铁上或者其他碎片时间去做,不占用晚上的整段时间。
其次,要对自己晚上要做什么事情有一个规划和安排,不能今天想烘焙就烘焙,明天想录歌就录歌,要有TO DO LIST。
第三,把大段时间用来完成重要事项,比如看书、写读书笔记、练字、学语言等必须集中精力和脑力去完成的事项。间或,把必须做的家务穿插其中作为疲劳时身体的休息和放松,这样就可以兼顾两者,同时起到转换思维的作用。
第四,要有时间的紧迫感,晚上的自由时间如此宝贵,必须认真对待。
最后,让睡眠时间变成雷打不动的纪律,不要一再推迟。给时间设限会增加时间的利用效率,达到不晚睡的结果。而准时睡觉反过来也会减缓晚睡产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让自己得到更充分更放松的休息。
这就是从昨晚的一段对话所引发的,我对自己晚上时间利用率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