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
2018-05-08 本文已影响18人
Luckymay
昨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坚持半个月的每天500字在满半个月的时候破了功,有点遗憾。但早上必须补上。
昨天闺蜜发微信问我:如果她的邮箱发邮件告诉我:人在国外,手机坏了,遇到点急事,需要打3000元钱到账号上去。问我会不会干,我第一次回答是,你还有那么多联系方式呢,先联系上你再说。她说:如果所有手段都联系不上呢?我说穷尽一切手段都联系不上,我可能会打这个钱,反正也不多,万一真遇上急事呢。
其实从邮箱发的这个内容来看,99%的信息是诈骗信息。那我最后还能做出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不是傻,只是权衡利弊后,感情因素占了上风。
闺蜜问我的这个问题其实是真实的。她妈妈的邮箱就给别人发了类似的信息,所不同的是金额是30000元。大家都没有上当,但唯独有个同学问都没问,就汇了30000元过去。往往我们从网上得知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人真是傻,怎么会看不出来这是骗局。但真当这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会觉得这份情谊真是难能可贵,这个年头肯眼睛都不眨一下借你钱的人不多了,何况单凭一封邮件,担心你出了问题,就立即打钱的人,真是亲朋友啊,需且行且珍惜。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些理性分析后认为99%是骗局,但依然担心1%是真实的可能性,甘心被骗的人更是可贵。因为在这些人眼中,你比钱要重要得多。身边能有这样的人存在,真是大幸。
想起很多年前,正好周转不开,打一电话找一男闺蜜借钱。男闺蜜警惕性很高,反复确认我是谁,最后问了我一个问题,他的前妻是谁。彼时他刚离婚没多久,七年的感情付诸东流,平时都是避而不谈,能用这个问题来确认我的真假,很是机智,也很扎心。这大概是我见过的理性与感性结合得最好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