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力》—
这本书的序就挺吸引我的。
引自书中序一:
输出这件事往往被曲解。
很多人对于输出的刻意练习,会变成没有技巧的低水平重复,比如不接受任何反馈的日更,在输出者没有太多实践经验的时候,这样的做法未必能起到正面的作用。
既没有信息增量,又没有读者买账,输出能力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在史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一书中,对写作有一个很精准的表述: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中。”
但输出不是。写作是输出的一部分,所谓输出,其实是更广义的表达。
每天在微信上大量的工作沟通,算不算输出?酒桌上朋友之间的几句倾诉,算不算输出?下意识的回复和应答,算不算输出?
严格意义上,都算。我们可以始于广义的输出,“先有数量,再有质量”,却不能止步于此,因为我们往往有更长远的打算。输出是实现这些打算的工具,我们为此而展开更多面向输出的思考、学习、训练。
刻意练习输出能力需要很多技巧,包括用传授代替学习的费曼方法、番茄钟定时写作、定量练习、定向阅读经典……这些技巧没有好坏之分,只在场景、阶段、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各有适用。
输出的不足,是大多数人的通病,他们总是有三个心理障碍组织他们输出:
1 瞻前顾后的心理
担心自己水平有限,不自量力。谦虚一点是美德,但是谦虚的过多,又欲言又止就是太不该了。
颇有一些人在会议前滔滔不绝,但是会议中让他提意见的时候,就一言不发,只能点名喊话,这时倒是能够表现得不错。
2 恐惧心理
害怕观点亮出来之后,被嘲笑或者群殴。“说错了还不如不说的”的心理普遍影响表现,这时破除学生时代的对错观念就很要紧,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存在对错,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是不同的观点。世界本事就是多元化的存在。
3 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总是觉得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个与学生时代的学过的知识没有学完不能说的现象不同。
输出与成效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输出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他人对你的评价。
即便是在一个小型会议上,也必须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示一些成果。
要想具备这样的竞争力,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增加输出“次数”
输出的次数才是致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