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可以随便写出一堆《山阴路的夏天》,我们何去何从?
1 西部世界
阿尔法狗以绝对优势干翻李世石后,人们把2016年看做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的节点和一个新时代的起点,就像2008年 iPhone发布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那样,创业者、投资者们更是把人工智能当做互联网下半场弯道超车的救命稻草,亢奋得扎到一起。
天性悲观的学者和评论家们没有这么兴奋,他们忧虑在不久的将来,机器将赶上人类、超过人类、取代人类。2016年的阿尔法狗已经实现了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成长,而这些能力原本只有人类才具有。2026年呢?
让我们大胆想象一下未来的场景,人可能分成两种,一种是天才,像《西部世界》里的罗伯特·福特,他们是凌驾在人工智能之上的极少数天才,他们制定规则、算法,创造机器,是那个世界的真神;另外一种,则是占绝大多数(可能超过99.99999%)的无用之人,他们能做的一切,机器都能做得更好,理论上,他们完全没有价值,除了肉身是人类之外,跟动物没有区别。
彼时,你我都会是第二种人,从出生起理论上不用做任何事情,机器会完成一切,我们造粪等死即可,天才真神们甚至不用像罗伯特.福特一样造一个高度拟物化的西部世界,他们只需在我们大脑里植入一个芯片,闭上眼睛,然后插一根维持生命最低需求的管子,就可以在所有想要的各种幻觉中度过一生了,我们可以做一辈子皇帝、花花公子、商界巨擘、美国总统……
2 回到2017
以上的畅想,我们这几代人有生之年应该是无望看到了,但我们会看到这个趋势变化的过程。比如目前人工智能作曲已经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儿了。
索尼在2016年发布了用人工智能写作的两首流行歌曲。第一首叫做 Daddy’s Car ,披头士风格的轻松怀旧曲调。第二首叫做《 Mr Shadow》 ,混杂了几位美国音乐人的风格。索尼的人工智能程序名为 FlowMachines,原理是分析海量歌曲的数据,通过自我学习获得各种不同风格音乐的特征,从而创造出类似的作品。
不过这个机器还在初级阶段,最终的作品需要人类的帮助,比如安排曲调和歌词,才能最终完成。然而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这只是人工智能的起点阶段,后面发生的事情可能会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
也许不长的时间内,人类引以为傲并坚信不会被机器取代的艺术创作、情绪、灵感之类的高级脑货,都会被机器替代掉。
当机器分析了逼哥所有作品的数据,甚至把他的行为习惯、童年生活、言谈举止、运动轨迹都整合到算法里,那么可以确信,这样的机器可以随便写出一堆《山阴路的夏天》。
甚至可以看到彼时人们面面相觑的尴尬模样。
3 怎么办
毕竟我们离《西部世界》那种景象还很远,更不用说更进一步的形态,我们死也看不到那天。
但在有生之年,我们中间有一部分人的工作和价值(尤其是看似对智力要求很高的那种)被机器取代,这事必然会发生,就像工业革命年代发生的事情一样。
逼哥会被机器取代吗?答案是不会。
就算机器能一分钟写100首《山阴路的夏天》,站在台上表演的还是逼哥,逼哥的范儿、烟、头发、牛仔裤、口臭,这些机器暂时还做不来,就算用全息投影做一个逼哥出来唱歌,但你想摸着逼哥的脸听他弹吉他、想跟逼哥撸串、想睡逼哥,还些事还得逼哥亲自出马。
逼哥只是把写歌这事外包给了一个比他自己还懂逼哥的机器去做而已,逼哥还是你逼哥。
未来,越是专精一个领域技能的人,被机器代替掉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专业的乐手、录音师、灯光师、调音师等等,可能都会被代替,但逼哥不会,逼哥是多重身份的逼哥,逼哥是带斜杠的逼哥。
未来,跑偏可能是那条出路,每个领域甚至不需要做到很精深的水平,半瓶醋可能就够了。人类依靠这些能力:领导力、人格魅力、肉身魅力、跨界能力、整合能力、协作能力,去创造新的事物、模式、行业、需求,从而跟人工智能相爱相杀,一起走下去。
回到眼前,保持一份好奇心,多接触不同的东西,花点心思研究下,让自己成为自己领域的逼哥,这事可能真的要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先到这里,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