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虑的人,还有木有?
那天在群里看到江妈写的一篇文章,说的是西安小升初不按学习成绩,而是公开采取随机摇号录取的办法。具体操作流程不详,但我想政府的出发点是想体现“教育公平”吧。
我们哈市小升初是按片区划分自动升入,同一区内公办校之间不许转学。学校分班是“两先一抽不调”的原则,也就是所有学校分班过程,是在市教育局网络监控下,同时操作进行的。任何学校,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分班结果,各校分班名单瞬间在网上呈现。总之一句话,也是和西安的“摇号”异曲同工。我们给它起名叫“一键式分班”。
这种分班方式已经实行好几年了,对于我们基层学校是好事,免去许多麻烦,当然也收回了许多“特权”。不再有人“挖门盗洞”托关系走后门“找领导”分班了。目前家长已经接受这种分班方式,没有人提出疑义了!刚开始也有“不理解”的人。
看西安许多家长“义愤填膺”表示对教育部门此次行为严重不满,甚至可以说有的家长到了“伤心欲绝”的程度。我没有经历过孩子上学择校的烦恼(我家孩子没择校),但仍然对“望子成龙”的家长表示深深的理解,只是还没做到感同身受。
02
就像我在养老问题上被老爹折磨得心力憔悴,有一肚子的“苦水”。但有人没经历过养老,或经历过养老,但她家老人善解人意,没遇到过我的特殊情况。所以她们就会不假思索的劝解说:“老人都是老小孩,别和他一样的,多包容,以顺为孝。”哎呀妈呀!好像能包容,我不包容,非个自己老爹较真似的。包容二字怎能解决养老的所有烦恼呢?
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如:择校,养老,离婚,外遇,癌症等等困扰,所以别人的苦恼你无法深层次的全懂,即使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和真经历过这些伤害的人比,也是无法同日而语。
这就是为什么有相同经历的人,互有磁场,很快就能成为好朋友的原因吧。
大家知道最近我比较闲,没有了工作的压力,也不用操心老父亲的事了(由姐姐代管)。但人一闲就懒,写作的热情也不高了,就喜欢胡思乱想。
想了许多过去没有时间想的问题,想明白了为什么人老了比年轻时普遍事多?原因就是“太闲”了。
03
这两天不是发生“女高管坠楼”、“高中学霸自杀”的事件吗。好多人指责他们的做法自私。正常人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衣食住行均不愁,方方面面比普通人都出色,咋就不活了呢?
问题是他们的思维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我绝对反对他们的极端做法,但我隐隐约约对他们纠结,彷徨,挣扎,尚能理解那么点点。
高处不胜寒,看破红尘,灵魂孤独是他们无法逾越的精神上的三大顽症。他们的痛苦属于精神层面的,而我们普通人的焦虑属于物质层面的。物质层面产生的心里焦虑,多半是攀比、贪心造成的,比较低端。而精神层面的焦虑,比较高端,对人的伤害是致命的。
为什么梭罗隐居瓦尔登湖,因为现实生活中与他思想高度和境界一样的人太少太少,他几乎遇不到。他只有避开世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驿站?
04
有人感觉春天姐文章总是满满地正能量,好像遇到啥事都能泰然处之,坦然接受,不焦虑,不纠结。其实真的那样吗?当然不是,别人有的现实焦虑我都有,生活中的烦恼,压力不比任何人少?只是性格使然,不太激烈和情绪化罢了。
还是我刚开始说的那个话题,别人的为啥焦虑,我们不懂。同样我们的烦恼,他人也不会感同身受。过去有句话叫“理解万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好难呀!
回头看看,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烦恼大同小异,无碍乎房子,票子,孩子,终身为之殚精竭虑、奔波劳顿。是越多越好,还是顺其自然,差不多就好?没有统一标准,也没有止盈和止损。加杠杆,还是不加杠杆?加多大的杠杆来把控生活?完全就看你自己怎么操作啦?
去年新闻报道说:中国中产阶级已达1亿。这1亿中产阶级就衣食无忧了吗?并不是。事实上,中产阶级已成为中国最焦虑的一个阶层。
贫穷的人在愁房子,中产阶级在愁好的房子;贫穷的人在愁车子,中产阶级在愁高档车子;贫穷的人在愁教育,中产阶级在愁优质教育;本质上讲,都是在“谋生”。
《了不起的盖茨》中有这样一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人人都拥有你的那些优越条件。”
“不要轻易去评价和责难别人的生活。因为很多人应对生存本身,就已经耗尽了全部力气。你所谓的起点,已经是很多人努力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