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

向名师学什么(三)

2016-03-29  本文已影响100人  相逢一笑

上周,陆续写了两篇关于“向名师学什么”的文章。其中写到“专注于自己的方向”的重要性。网友“子不语”留言说:“向名师学习,思维方法很重要。那年轻教师如何迅速地找到自己关注擅长的方向呢?

这的确是个问题。

我们还是先看看几位名师的成长故事吧。

1.兴趣即为方向

记得三年前在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听张学青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我的成长路径》。期间张老师曾经风趣地说:“管建刚的特级教师是写出来的,我的特级教师是读出来的。”张老师是一位特别喜欢读书的人,由“童年的无字书”到“幸福而忧伤的文青”,再成为一名“啃读者”,张老师就这样享受着读书的乐趣,也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特别喜欢张老师在一篇文章结尾所写的几句话:读书路啊!飘满了红枫叶。就这样读吧!直到我哪儿也去不了! 回头再看看来时的路。

2.由跟随到超越

窦桂梅老师师范毕业,打杂5年后才正式站上语文讲台。起步较晚但生性好强的她,格外留意那些优秀的同事迅速成长的原因。细细一琢磨,原来多是上公开课使然。从此,他主动申请、强烈要求上公开课。所以她说公开课是青年教师成长最好的“炼炉”——“你会在宽泛的阅读中丰富自己,你会在许多“师傅”的搀扶下学会站立,你会在精心的“设计”中避开走许多弯路。”窦老师就这样一路走来。这让我想起一句颇为流行的语言:“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薛法根老师多次讲到他向贾志敏老师学习的故事:贾志敏老师的三盒作文教
学录像带,不知看了多少遍,经典的“台词”几乎烂熟于心!偷偷地模仿,将精妙的设计、精彩的点评移植到自己的课堂里,每每都有意外的惊喜!后来,再逐渐从模仿走向融合,从融合走向借鉴与创新。从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3.硬闯一条路来

听管建刚老师的成长故事,最让我感动。他祖上世代务农,从小几乎没有看过课外书,写作水平自然并不强。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村小,一个偶然的机缘写了一篇300字的乡村散文《三月》寄给《吴江日报》,没想到居然发表了。于是他又坚持写了《四月》《五月》……写着写着,肚子里的货不够用了,就开始大量阅读,并逐渐由写小散文转为写“教育类”文章。10多年来,他每天坚持读写,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他也由村小一步步走出来,直至成为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用他的话说:“管建刚不是有水平了才写书的;而是写着、写着,有点水平了。

其实,不失去方向,无非要做到两点:一是“心中有目标”,二是“眼光看得远”。

《犟龟》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一天,小乌龟淘淘在洞前吃着树叶,忽然听到一对鸽子在交谈: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邀请了所有的动物都去参加。小乌龟心想: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在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虑之后,小乌龟上路了。前往狮子洞的路程遥远,途中淘淘不仅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和阻止,而且还走了许多的冤枉路,在遭遇二十八世身亡婚变的情况下,它仍然前行,最后有幸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看到了最盛大最美丽的婚礼庆典场面!

小乌龟淘淘是走了一些冤枉路,但它始终没有放弃“目标”。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谁能走一条笔直的捷径呢?但心中的大目标一定不能失去。

名师都是“不甘于平庸”的,他们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是最大的方向。不断地超越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这是他们不断的追求。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不会沉溺于日常的琐事,始终以高度的热情投入阅读、写作、研究之中,努力成就“与众不同的我”。不放弃、不抛弃,始终保持“在路上”的状态,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会接近目标,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也许会有“错过”,但只要坚持,必将会遇到一场盛大的庆典。

学开车的时候,教练总是提醒自己:“抬起头,向远处看,这样车子才能走得直。如果只盯着眼前,那么车子一定会扭来扭去。”果然,抬起头来,车子走得直了,速度也快了起来。所以,要想不失去方向,眼光必须看的远一点。

怎样才能看得远呢?除了努力抬起头来,当然还要尽量让自己“站得高”一点。阅读、听讲座、向他人学习,都可以获得“站在他人的肩膀上思考”的效果。尤其是阅读,这是一个必须要过的关口。朱乐平老师说:让人的脑子变聪明的方法比较少,有用的方法基本上用起来都是比较麻烦的,比如读书。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会选择“高处”,也更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其实,就教师成长来说,每个人的方向并不相同。正如张学青老师所说:满世界都是路,我选择自己的脚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