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哲学馆

《心富论》第十五章: 人际贸易论

2020-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晧灵格勒

第十五章 人际贸易论

  前面提及,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都会接触人群并与之交流。交流的过程中便无可避免地出现想法间的碰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贸易。所谓的人际贸易,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或动机之间的交易。要使自己的心灵不致于封闭,我们便必须投入到别人的情感生活中,把自己的心灵开放于人际之间的交流之中。

  人际贸易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范畴: 人际贸易所得、人际贸易模式、人际贸易保护、人际贸易收支平衡。下文将会详细解释这几个范畴。


15.1 人际贸易的基本相关概念

一, 人际贸易原理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与人建立一段的亲近关系,但又有一些人难以与人建立一段长期关系呢?

从心灵的角度去解释,人与人之间开展人际贸易或交流的理由,是他们可以从对方身上比从自己身上,能更便利地获得自己所需或效用更高的情感。诚然,任何一段长远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双方能互惠互利、交换所需、互通有无的前提之上。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各自对不同人会发展出不同的人际贸易模式,从而在人际贸易中得到各自所需情感。

  人与人之间开展了人际贸易,个中的交换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得自人际贸易的主要利益,便是他能输出自己不太需要的情感或动机的剩余部份,从对方换回他们所需要的情感或感觉。通过交换,人可以满足一部份的情感需要,增加享受,使剩余的情感或动机创造了新的价值。例如,与人分享便是典型人际贸易的行为。当我们发现了一些新奇的事物,我们都会有与人分享的冲动,实际上,新奇的事物满足了我们对好奇或趣味的情感需求,通过与人分享的行为,我们把好奇或趣味输出到别人的心灵中,以换回别人对我们的尊重或欢乐等等我们所需要的情感,建立人际贸易关系。

  在情感交换过程中,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在无形而有力的自然契约下,我们才能过渡自己过剩的情感,去占有由别人对我们心灵所给出的情感。根据自利的假定,每个情感占有者都想让渡自己的已逝去效用的情感,来换取另一些具有能够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情感。

二, 人际贸易差额

  根据人际贸易对我们的具体影响,我们在人际贸易的行为会对我们的心灵形成人际贸易差额。

  人际贸易差额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出口价值与其情感进口价值两者之间的价值差额。人际贸易差额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人在人际贸易或人际关系相处中的具体表现。我们和不同人相处和交流,都对不同人有不同的人际贸易差额,如恋人之间、家人之间和朋友之间等等,每段关系对于我们而言都有着不同的人际贸易差额。

  根据人际贸易差额的种类,我们可以把人际贸易差额分为三类: 人际贸易顺差、人际贸易逆差、人际贸易平衡。

人际贸易顺差,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出口总额超过情感入口总额的状态。一般而言,我们把多余、情感效用偏低的情感去换取自己所需或匮乏的情感。在假定对方是以合理的回报或我们所需情感换取我们输出的情感下,一个人若对另一个人处于人际贸易顺差的状态便意味着他在人际贸易中取得较多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和得益,即这个人在和对方的人际贸易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使自己获得更多由对方引致而产生的动机外汇。然而,过大的人际贸易顺差意味着我们对情感出口造成过份依赖,对心灵安全和稳定造成隐忧。

人际贸易逆差,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入口总额超过情感出口总额的状态。一般而言,当一个心灵产出能力较低时,我们便需要去进口由对方引起而自己所需或匮乏的情感。一个人若对另一个人处于人际贸易逆差的状态,这便意味着他在人际贸易中取得较少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即这个人在和对方的人际贸易中取得被动的地位。为了换取自己所需或匮乏的情感,在人际贸易逆差下,我们只能以较少的多余情感,再加上自己较多的额外动机、精力、行动等心灵支出,才能换取自己所需或匮乏的情感,这无疑使自己的动机外流,而失去动机对自己心灵的自主产出投入。

人际贸易平衡,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入口总额与情感出口总额的相等的关系。一个人若对另一个人处于人际贸易平衡的状态,这便意味着他在人际贸易中取得的情感入口和情感出口是均等的,他在依赖对方给他的情感外,他同时使对方依赖他的情感。通常来说,理性在人际贸易中应设法保持情感进出口基本平衡,此举有利于我们心灵健康开放的发展

一般而言,我们更倾向于取得人际贸易顺差,而非人际贸易逆差。在人际贸易逆差中,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支出动机或行动在别人身上取得自己所需或匮乏的情感,但一旦我们不再愿意付出而对进口情感还有强烈欲求,这便对我们的心灵造成情感短缺和心灵动荡。反之,人际贸易顺差的出现,我们还是能够调整我们心灵去应对不同情况。事实上,因应不同的人际关系的特点和需求,不同人际贸易差额的种类都有它的作用,但对于一段长远关系而言,人际贸易平衡还是较为可取。

三, 人际贸易差额的影响

一个人的心灵盛衰,要看其自身心灵产出与心灵消费的差额有多大。在人际贸易的条件下,一个人的心灵情感产出的人际交换价值如果是超过了他心灵消费所需的交换价值。那么,他心灵中的动机及其回报必然按照这超过额的比例而增加起来。通过人际贸易的互换,该人的心灵得到长足的发展,并把每次的动机增额,重新投入到增加心灵情感产出。

然而,一个人的心灵情感产出的人际交换价值如果是少于他心灵消费所需的交换价值。那么,他心灵中的动机及其回报必然按照这短少的比例而减少下去。通过人际贸易的不对等互换,该人的心灵的支出超过了其回报,侵蚀了动机,使动机必然减退,最终减少投入到增加心灵情感产出。

侵食动机的行为,我们每经历一次,投下的动机或心灵资源便随即被侵蚀,如果一部份乃至全部的心灵活动都具有这样的性质,那么,整个心灵内的动机将不久会被侵食殆尽。


15.2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贸易,不但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使每一个可以更集中产出自己优势的情感,令心灵资源更有效率地配置,促进每个人的心灵产出总值。

  当我们对某种情感存在绝对优势时,这便意味着,在同等份量情感生产要素的投入,我们能够比起其他人产出更多时数或持久的情感,换言之,我们对这种情感的情感生产率高于别人。例如,一名为事业拼博的好丈夫,不论处事能力和技能都比他的家人为好,由此,这位男人应该是取得事业成就感的能手,他对事业成就感的生产方面拥有绝对优势。

  然而,为了得知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贸易模式,我们还须借助比较优势的概念。

  当我们对某种情感存在比较优势时,这便意味着,在同等份量情感生产要素的投入下,我们能够比起其他人产出只需较少情感机会成本的情感,换言之,我们对这种情感的相对代价是少于对方的。一般而言,比较优势决定了我们人际贸易的贸易模式,使双方都能从事有利双边交流的人际贸易中。下文将会详细解释并应用这个概念。


15.3 单一情感生产要素的人际贸易模型

  一般而言,情感都是由多种情感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但为了更能表示人际贸易中的原理,我们先简化例子,假设情感只需要思考力的投入,并忽略动机和性格的作用。而且,假定只有甲和乙二人发生人际贸易交流,为方便理解,甲和乙是夫妻关系。甲和乙双方都对事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存在需求。

  一, 甲和乙在心灵封闭时的情况

  在封闭的心灵下,甲和乙都没有和对方进行任何形式的人际贸易活动。我们先看甲的心灵安排。

  常言道,男人以事业为重,上图表示了甲在封闭心灵下的情感生产决定。U1和U2都是情感无差异曲线,在同一情感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产出组合,但这些情感产出组合都是带来同一情感效用水平。

斜线I表示了甲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做动机预算线,它的斜率是我们的甲的事业成就感的机会成本。在这里,事业成就感与幸福感的价值之比为2:1,即甲若为了多取一刻的事业成就感便需要半刻(1/2)的幸福感,换言之,多获取1分钟的幸福感,便需要舍弃2分钟的事业成就感。

  在没有人际贸易的情况下,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对我们的情感生产起着约束的作用,为了实现情感效用最大化的目标,甲必然是沿着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中去选择能情感效用最大化的情感产出组合,于是,均衡点E,即在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情感无差异曲线U2相交的地方,便是甲的均衡情感产出组合,在没有人际贸易的情况下实现情感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该情感产出组合便是2分钟的事业成就感再加上1分钟的幸福感。

  现在我们把甲的妻子,乙,引入到模型中。乙在同等的思考力投入下,她能比甲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较少的事业成就感。

  同样的分析也见于乙的心灵内,妻子更懂得经营生活,擅长于营造幸福感。U1和U2都是情感无差异曲线,在同一情感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产出组合,但这些情感产出组合都是带来同一情感效用水平。

斜线I表示了乙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它的斜率是我们的乙的事业成就感的机会成本。在这里,事业成就感与幸福感的价值之比为1:2,即甲若为了多取一刻的事业成就感便需要舍弃双倍的幸福感,换言之,多获取1分钟的事业成就感,便需要舍弃2分钟的幸福感。

  在没有人际贸易的情况下,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对我们的情感生产起着约束的作用,为了实现情感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乙必然是沿着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中去选择能情感效用最大化的情感产出组合,于是,均衡点E,即在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情感无差异曲线U2相交的地方,便是乙的均衡情感产出组合,在没有人际贸易的情况下实现情感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该情感产出组合便是1分钟的事业成就感再加上2分钟的幸福感。

二, 比较优势

  我们知道当我们对某种情感存在比较优势时,这便意味着,在同等份量情感生产要素的投入下,我们能够比起其他人产出只需较少情感机会成本的情感,换言之,我们对这种情感的相对代价是少于对方的。现在我们便应用比较优势的概念到甲和乙这二人身上。

  对乙而言,生产1分钟幸福感的机会成本是0.5分钟的事业成就感,生产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机会成本是2分钟的幸福感。对于甲而言,生产1分钟幸福感的机会成本是2分钟的事业成就感,生产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机会成本是0.5分钟的幸福感。我们用列表的方式把上述内容去表示出来。

  从上述的比较,在幸福感的机会成本中,甲需要2分钟事业成就感,而乙只需要0.5分钟事业成就感,由于乙在幸福感的机会成本比甲在幸福感的机会成本为低,所以乙对幸福感拥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在事业成就感的机会成本中,甲只需要0.5分钟幸福感,而乙需要2分钟幸福感,由于甲在事业成就感的机会成本比乙在事业成就感的机会成本为低,所以甲对事业成就感拥有比较优势。

三, 由比较优势决定的人际贸易模式

通过考察甲和乙在无人际贸易时的心灵情形,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人在无人际贸易时的情感之间相对所需价值,决定了一个由封闭转至开放的心灵以后出口哪种情感以及进口哪种情感。

  一个人的情感出口和情感进口的模式将由每个人的情感机会成本决定,即由每个人的情感比较优势模式来决定。

  人与人之间无人际贸易时的情感所需价值的差别,为彼此之间的人际贸易创造了机会。乙的幸福感的相对价值是0.5分钟幸福感,因此,乙会想把自己的幸福感出口到相对价值较高的甲,其幸福感的相对价值是2分钟事业成就感,也就是说,由乙给出的幸福感在甲上更具价值,从而,乙若果出口幸福感到甲便可以赚取中间的情感差额,为乙换取其他所需情感提供更好的交易的基础。另一方面,甲的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是0.5分钟事业成就感,因此,甲会想把自己的事业成就感出口到相对价值较高的乙,其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是2分钟幸福感,也就是说,由甲给出的幸福感在乙上更具价值,从而,甲若果出口幸福感到乙便可以赚取中间的情感差额,为甲换取其他所需情感提供交易交换的基础。因此,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甲会出口事业成就感到乙的心灵中,使乙以甲的事业成就为荣,而乙则会出口幸福感到甲的心灵中,使甲感受到被爱和幸福感。

  然而,若果交换双方认为从对方上换来情感,高于自己制造这些情感的成本,双方便会终止人际贸易。

  四, 人际贸易的模式

  当甲和乙二人在同一种情感的相对价值相同,两人便处于人际贸易均衡。由此,只要人际相对价值是位于二人在同一种情感的相对价值之间的范围和差距之间,人际贸易便是对甲和乙都有所得着,并乐意和对方进行人际贸易。人际相对价值的产生将在后文解释。

  现在,为了展示人际贸易对甲和乙的所得及影响,我们假定他们都共同接受和默许的人际相对价值,而他们设定了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人际相对价值是1分钟幸福感。让我们回顾一下,甲在无人际贸易前的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是0.5分钟幸福感,这意味着,甲若果把事业成就感出口到乙的心灵中,他便可以根据人际相对价值,赚取比自己高出0.5分钟幸福感的情感成本差额,出于这个原因,人际贸易会驱动人际之间的专业分工,甲便会把大部份的思考力过渡或投入到事业成就感的生产,并将生产出比处于无人际贸易时更多的事业成就感,全心全意专注事业。另一方面,乙在无人际贸易前的幸福感的相对价值是0.5分钟事业成就感,乙若果把事业成就感出口到甲的心灵中,她便可以根据人际相对价值,赚取比自己高出0.5分钟事业成就感的情感成本差额,出于这个原因,乙便会把大部份的思考力过渡或投入到幸福感的生产,并将生产出比处于无人际贸易时更多的幸福感,全心全意经营生活。由此,这表现出来便是丈夫更努力地工作,去换取来自妻子给出幸福感的情况。下面将以图表去说明之。

从生产点A出发,甲可以用1分钟事业成就感兑换是1分钟幸福感的人际相对价值去出口事业成就感给乙,以换取来自乙的幸福感。I2是人际相对价值线,它的斜率便是甲和乙共认的人际相对价值,即数值为1。人际相对价值线表示了一个人通过专门化生产一种情感(例子中是甲的事业成就感) 和参与人际贸易(甲出口事业成就感,进口幸福感) 所获得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范围,它因而被看作是甲在人际贸易的条件下新的动机预算线。

人际相对价值线I2是位于甲原来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的I1上方,这意味着,参与人际贸易为甲创造了无人际贸易时难以获得的情感消费可能性,因为无人际贸易时其情感消费组合不得不在甲原来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I1之上。现在,甲可以选择在人际相对价值在线的任何一点进行情感消费,为了实现情感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人际相对价值线必须与最高的情感无差异曲线相交,在对应于与最高的情感无差异曲线相切点E,情感无差异曲线U2与人际相对价值线I2相交。由于情感无差异曲线U2所代表的情感效用水平高于情感无差异曲线U1,所以,甲获得了比无人际贸易时更高的情感效用。一个人的情感效用因参与人际贸易而有所提高的便是人际贸易所得。

   五, 甲在人际贸易所得

  比较情感生产点A和情感消费点E,甲将出口4-2=2分钟事业成就感给乙。由于甲把所有的思考力都投入到追求事业成就时,他的实际事业成就所带来的刺激和效用,足够令他独自感受到4分钟事业成就感,但甲自己心灵只需要2分钟事业成就感即可,余下的事业成就感便由乙来感受,使乙以甲的事业成就为荣,并换来从乙进口带来的2分钟幸福感。若果我们以双方假定共认的人际相对价值来进行计价,甲出口的2分钟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是2分钟幸福感,而进口的2分钟幸福感的相对价值是2分钟事业成就感,这比甲的1分钟幸福感的机会成本为2分钟事业成就感少了一半,变相使甲由情感组合的2分钟的事业成就感加1分钟幸福感,到2分钟的事业成就感加2分钟幸福感,甲的情感效用因引进人际贸易而有所增加。

  六, 乙在人际贸易所得

  从生产点A出发,乙可以用1分钟幸福感兑换是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人际相对价值去出口幸福感给甲,以换取来自甲的事业成就感。I2是人际相对价值线,它的斜率便是甲和乙共认的人际相对价值,即数值为1。人际相对价值线表示了一个人通过专门化生产一种情感(例子中是乙的幸福感) 和参与人际贸易(乙出口幸福感,进口事业成就感) 所获得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范围,它因而被看作是乙在人际贸易的条件下新的动机预算线。

人际相对价值线I2是位于乙原来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的I1上方,这意味着,参与人际贸易为乙创造了无人际贸易时难以获得的情感消费可能性,因为无人际贸易时其情感消费组合不得不在乙原来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I1之上。现在,乙可以选择在人际相对价值在线的任何一点进行情感消费,为了实现情感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人际相对价值线必须与最高的情感无差异曲线相交,在对应于与最高的情感无差异曲线相切点E,情感无差异曲线U2与人际相对价值线I2相交。由于情感无差异曲线U2所代表的情感效用水平高于情感无差异曲线U1,所以,乙获得了比无人际贸易时更高的情感效用。一个人的情感效用因参与人际贸易而有所提高的便是人际贸易所得。

  比较情感生产点A和情感消费点E,乙将出口4-2=2分钟幸福感给甲,当乙把所有的思考力都投入到经营生活乐趣时,她经营的生活实际上能令她独自感受到4分钟幸福感,但乙自己心灵只需要2分钟幸福感即可,余下的幸福感便由甲来感受,使甲因乙对经营生活的努力而使他感受到被爱和幸福感,并换来从甲进口带来的2分钟事业成就感。若果我们以双方假定共认的人际相对价值来进行计价,乙出口的2分钟幸福感的相对价值是2分钟事业成就感,而进口的2分钟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是2分钟幸福感,这比乙的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机会成本为2分钟幸福感少了一半,变相使乙由情感组合的2分钟的幸福感加1分钟事业成就感,到2分钟的事业成就感加2分钟幸福感,乙的情感效用因引进人际贸易而有所增加。

  若果把上述抽象的理论,结合到现实生活例子当中,实际情形应该是这样的: 甲是一位好丈夫,他擅于工作而拙于经营生活;乙是一位好妻子,她擅于经营生活而拙于职场工作,由此,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下,若果甲和乙发生人际贸易,甲会拼命地工作,追求事业成就感,而减少对经营生活的投入,相反,乙会花尽心思去经营甲乙双方生活,追求幸福感,而减少对职场工作的投入。当双方回到家中,人际贸易和情感交换便会发生。甲会因乙对经营生活的努力而使他感受到被爱和幸福感,而乙会因得知甲的事业成就而为他感到骄傲和光荣。在这次人际贸易中,双方都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了情感专业分工要求,比起在无人际贸易的条件下,获得更高的情感效用水平。


15.4 求解人际相对价值

  在上一节的例子中,我们假设了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人际相对价值是1分钟幸福感,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考察人际相对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为了决定人际相对价值,我们需要借助情感需求和情感供给曲线的概念,甲出口事业成就感,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甲的情感出口供给曲线,它表示着甲在各种相对价值下愿意让对方能感受到的情感出口的数量。乙进口事业成就感,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乙的情感入口需求曲线,它表示着乙在各种相对价值下愿意进口的情感数量。人际贸易均衡是甲的事业成就感出口等于乙的事业成就感入口时的数量和所需价值,这种相等便是发生在甲的情感出口供给曲线与乙的情感入口需求曲线相交之时。

  一, 甲的情感出口供给曲线

  甲在无人际贸易的条件下,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为0.5分钟幸福感,但是,在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约束下,甲并不愿意出口0至2分钟事业成就感之间的任何数量,由甲自己所独有。然而,人际贸易发生时,甲的情感出口供给与乙的情感入口需求的相互作用,会使相对价值有所提升。当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提升到1分钟幸福感,甲愿意出口的事业成就感便会上升,直至出口的事业成就感数量超出人际相对价值线的规定。

  上图展示了甲的事业成就感的出口供给。当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为0.5分钟幸福感,在甲无人际贸易的条件下,甲不愿意出口0至2分钟事业成就感,这个情况便显示在A点。当甲接受人际贸易的条件下,相对价值便有变化,甲的情感出口供给的情况也有所变化。当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提升到1分钟幸福感,甲愿意出口的事业成就感升至2分钟。

  连接A点和B点,我们便能得出甲的情感出口供给曲线。

  二, 乙的情感进口需求曲线

  乙在无人际贸易的条件下,1分钟幸福感的相对价值为0.5分钟事业成就感,但是,在乙在无人际贸易的条件下,乙不能入口0至2分钟事业成就感之间的任何数量,即使相对价值发生变化。然而,人际贸易发生时,甲的情感出口供给与乙的情感入口需求的相互作用,会使相对价值有所提升。当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提升到1分钟幸福感,乙愿意入口的事业成就感便会上升,直至入口的事业成就感数量超出人际相对价值线的规定。

上图展示了乙的事业成就感的入口供给。当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为1.5分钟幸福感,在乙无人际贸易的条件下,乙无法入口事业成就感。即使人际贸易发生于甲和乙双方,这个情况便显示在A点。当乙接受人际贸易的条件下,相对价值便有变化,乙的情感入口需给的情况也有所变化。当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提升到1分钟幸福感,乙愿意入口的事业成就感升至2分钟。

  连接A点和B点,我们便能得出乙的情感入口需求曲线。

  三, 人际贸易均衡

  既然我们已推导出甲的情感出口供给和乙的情感入口需求,我们便能找出甲和乙双方共认的人际相对价值。

  上图把事业成就感的甲情感出口供给曲线和乙情感入口需求曲线放在一起。在图中,两条曲线相交于E点,给出了人际贸易的均衡,即甲的情感出口数量恰好等于乙所能感受到的情感入口数量时的事业成就感相对价值。在这个例子中,当1分钟事业成就感的相对价值提升到1分钟幸福感,甲会出口和乙会入口2分钟事业成就感。

  根据人际贸易原理,甲的事业成就感出口供给,是甲的总供给超过甲自己对事业成就感的基本需求的份量,这是一种普通的情感分享。乙的事业成就感进口需求,是乙的总需求超过乙自己对事业成就感的产生份量,这是一种普通的对外情感需求。这两条超额情感供给和超额情感需求曲线的相交点,决定了甲和乙双方的事业成就感的人际相对价值,在这个人际相对价值水平上,甲的意愿出口等于乙的意愿入口。

  四, 人际贸易条件

  一个人出口的情感的所需价值与他入口的情感的所需价值的比例称为人际贸易条件。

在上述例子中,由于甲出口事业成就感,(V事/V幸) 是其人际贸易条件。若果出口的事业成就感的所需价值提高或进口的幸福感的的所需价值降低,这都会提升甲的人际贸易条件,这意味着,他越是以出口事业成就感来换得幸福感进口,他更能改善自己心灵的福利。另一方面,由于乙出口幸福感,(V幸/V事) 是其人际贸易条件。若果出口的幸福感的所需价值提高或进口的事业成就感的的所需价值降低,这都会提升己乙的人际贸易条件,这意味着,她越是以出口幸福感来换得事业成就感进口,她更能改善自己心灵的福利。

五, 结论

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贸易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和互通有无。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贸易模式,看似是我们自然中的”无形之手”所推动,但当我们通过了解大家各自的心灵的长处和短处时,人际贸易模式实际上是由大家的比较优势原则所决定。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一般不会只投入单一种情感生产要素来进行情感生产,我们会投入其他情感生产要素如动机、刺激物等等,使我们的人际贸易模型更能切合现实情况。


15.5 两种情感生产要素的人际贸易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体谟曾说:”造物主赋予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才能、气候和土壤,从而为各国的交流通商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国与国进行贸易的关键,在于各国在商品上有互通有无的需求,而互通有无的要求则根原于各国的资源分布和比较优势的不同而所致。

回到我们的人际贸易中,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思考想法、性格和生活环境,从而为各人的互动交流提供了稳固的基础。诚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人际贸易的关键,在于各人在情感上有互通有无的需求,而互通有无的要求则根原于各人的心灵资源分布和比较优势的不同而所致。现在,我们将去建构一个内含两种情感生产要素的人际贸易模型,以揭示各人心灵资源分布的不同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贸易模式。

一, 模型中的内容

  在模型中,我们会有甲和乙两方,甲和乙双方都运用思考力和动机两种情感生产要素,去生产事业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两种情感。

用符号K和L分别表示动机和思考力。我们可以把各情感产业所使用的心灵资源相加,得到该人的心灵中的心灵资源总量。例如,甲用于生产事业成就感的动机量K事,加上用于生产幸福感的动机量K幸,等于该人的心灵中的动机总量,即K事+K幸=K甲。乙用于生产情感的动机总量也可表示为K事’+K幸’=K乙。类似地,甲用于生产事业成就感的思考力L事,加上用于生产幸福感的思考力L幸,便等于甲的心灵中的思考力,即L事+L幸=L甲。而乙用于生产情感的思考力也可表示为L事’+L幸’=L乙。

二, 模型的假设

假设一: 我们假设事业成就感的生产是思考密集型,也就是说,生产事业成就感比生产幸福感要求的思考力多于动机,因此,L事/K事> L幸/K幸。这个假设也意味着,幸福感的生产是属于动机密集型,也就是说,生产幸福感比生产事业成就感要求的动机多于思考力,因此,K幸/L幸> K事/L事。事业成就感的生产用更高的思考力与动机之比例,幸福感的生产用更高的动机与思考力之比例,这个假定更能符含一般事业成就感和幸福感的生产方式与要求,因为事业上的成就一般需要更多的思考工序才能获得,而生活上的幸福感则一般由动机主导去取得。

假设二: 甲的思考力是丰裕的,也就是说,甲的思考力-动机比率超过乙,即

L甲/K甲> L乙/ K乙。相对地,乙的动机量较为丰裕,也就是说,乙的动机-思考力比率超过甲 ,即K乙/ L乙> K甲/L甲。造成各人在思考力、动机等心灵资源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甲和乙所拥有的想法之间的差异、各人心灵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而有不同数量和种类的动机等等。在模型中,我们先不考虑造成各人的情感生产要素差异的原因,而是我们仅仅把这些差异视为各人为何从事人际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

  假设三: 最终的情感成品,即事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可以在人际之间进行自由交流,但其中的情感生产要素如思考力或动机不可以在人际之间流动交换。

  假设四: 不同人的情感偏好是相同的,对事业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偏好不因一个人的动机回报水平变化而变化。这意味着,甲对两种情感的需求比率是与乙相等的,这个假设使我们主要关注心灵资源的差异,是唯一产生人际贸易的原因。

三, 无人际贸易的均衡

我们在上述的假设中,我们简要概括了甲和乙所拥有的情感生产要素,即思考力和动机的数量之间存在差异。我们的目标便是运用这些心灵资源的差异来预测人际贸易模式。为此,我们先以每个人在无人际贸易情形下的均衡开始。

  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 根据甲的情感生产条件和状况,我们便得以绘制出图a。在甲是思考力充裕以及事业成就感生产是属于思考力密集型的假设条件下,甲能够生产较多的事业成就感和较少的幸福感,所以,在图a中,甲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向事业成就感偏斜,反映了甲具有较大的事业成就感生产能力。与之相似,由于乙是动机较为充裕的,而且幸福感的生产是动机密集型的,所以,乙能够生产较多的幸福感和较少的事业成就感。由此,在图b中,乙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幸福感偏斜,反映了乙具有较大的幸福感生产能力。

  情感无差异曲线: 我们会用情感无差异曲线去描绘甲和乙的情感偏好。由于我们先前假设了各人的情感偏好状况是一样的,因此,甲和乙的情感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相同的,即图a中的U1和图b中的U2。

  无人际贸易的均衡: 一条情感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我们愿意为幸福感支付的事业成就感数量,另一方面,一条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等于以所放弃的事业成就感数量而增加幸福感的机会成本。所以,当一条情感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一条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时,我们愿意为幸福感的支付的相对价值就是等于生产它们的机会成本,因此,在这情感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下,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情感无差异曲线相交的地方便是无人际贸易的均衡,即图a中的E点和图b中的E’点。

  相对价值: 情感无差异曲线和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点的共同斜率等于幸福感相对价值V幸/ V事。一条陡峭的相对价值线意味着较高的幸福感相对价值,而一条平坦的相对价值线意味着较低的幸福感相对价值。在图a中,相切点的共同斜率是一条陡峭的相对价值线,意味着较高的幸福感相对价值,相反,在图b中,相切点的共同斜率是一条较平坦的相对价值线,意味着较低的幸福感相对价值。也就是说,甲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比乙的相对价值较高,而乙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则较低。

  无人际贸易下的均衡所需价值: 在不同形状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下,甲和乙的情感无差异曲线与其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于不同的情感生产点,与各人不同的相对价值线相对应。在甲中,无人际贸易或自给自足下的均衡如E点所示,在该点甲是以相对价值(V幸/ V事) 来生产Q事的事业成就感和Q幸的幸福感。由于甲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向事业成就感偏斜的,因此,甲的相对价值线(V幸/ V事) 的斜率比较倾斜的,表示幸福感的相对价值较高。在乙中,无人际贸易或自给自足下的均衡如E’点所示,在该点乙是以相对价值(V’幸/ V’事) 来生产Q’事的事业成就感和Q’幸的幸福感。由于乙的情感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向幸福感偏斜的,因此,乙的相对价值线(V’幸/ V’事) 的斜率比较平坦的,表示幸福感的相对价值较低。由此,我们可以说甲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高于乙,或者说甲的事业成就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低于乙。

  : 在对无人际贸易下的情感所需价值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甲和乙拥有比例不同的情感生产要素。甲有丰裕的思考力,事业成就感是思考力密集型的,所以,甲的事业成就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低于乙,幸福感的比较稀缺使甲愿意为幸福感放弃更多的事业成就感,这反映出甲原有的心灵资源适合于生产更多的事业成就感。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动机相对丰裕的乙,由于幸福感是被设定为更依靠动机密集型式的生产,乙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低于甲。因此,乙为获取幸福感只需要放弃较少的事业成就感,这反映出乙原有的心灵资源适合于生产更多的幸福感。

  四, 人际贸易均衡

  现在我们来确定甲和乙之间的人际贸易模式。首先,我们考虑幸福感的人际相对价值在高于乙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的变化,推导出乙的幸福感的出口供给情况。其次,我们考虑幸福感的人际相对价值在低于乙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的变化,推导出甲的幸福感的进口需求情况。最后,我们会把乙出口供给和甲进口需求放到一起来确定人际贸易条件下的幸福感均衡人际相对价值。

  另外,在人际贸易的条件下,幸福感的(均衡)人际相对价值必然是处于甲和乙双方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之间的范围内,才能使甲和乙双方在人际贸易中所得增加,使人际贸易持续,也就是说,幸福感的均衡人际相对价值线的斜率,必然在甲和乙相对价值线的斜率之间的范围内。

1.     人际贸易条件下的甲的均衡

  在图c中,甲原先无人际贸易下的均衡在A点,其原来的幸福感相对价值(V幸/ V事) 较高。由于甲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高于乙,而我们又预期人际贸易下的幸福感相对价值介于这两者之间,因此,人际贸易下的幸福感相对价值(V幸/ V事)人应该低于甲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

  在人际相对价值下,甲的情感生产从A点移动至B点(Q幸1, Q事 1) ,甲生产更多的事业成就感和较少的幸福感,也就是说,在人际贸易的条件下,甲进一步透过人际的专业化分工,专注产生事业成就感而减少对幸福感的生产投入。

由于甲现在能以人际贸易下的幸福感相对价值(V幸/ V事)人来进行人际贸易,因此,甲的情感需求彧消费能处于穿过B点、斜率为(V幸/ V事)人的人际相对价值在线的任何一点。由此,情感无差异曲线U1与人际相对价值线相切于C点,使甲获得了最高的情感效用,甲的情感消费组合为(Q幸2, Q事2)。

通过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推导出甲对幸福感进口需求曲线。

  在无人际贸易的条件下,甲对幸福感的相对价值是(V幸/ V事) 甲,幸福感的进口量为零,并由上图中A点来表示。在人际贸易的条件下,幸福感的人际相对价值为(V幸/ V事)人,甲对幸福感的进口量为开展了情感贸易条件下的消费量与情感生产量之差,即(Q幸2-Q幸1)。这个人际贸易均衡由上图中的B点来表示。通过连接A点和B点,我们得到甲对幸福感进口需求曲线。它是向下倾斜的,因为与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相比,现在的相对价值降低了,甲进一步专业化生产事业成就感,出口事业成就感来换取由乙带来的幸福感。

2.      人际贸易条件下的乙的均衡

  我们从前面的论述得知,乙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低于甲。而且,在人际贸易的条件下,我们预期幸福感的人际相对价值应该处于甲和乙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之间范围内。由于乙原来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较低,所以,幸福感的人际相对价值(V幸/ V事)人需要高于乙的幸福感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才能激励乙投入到人际贸易。

  甲原来是处于无人际贸易均衡B点。然而,当乙处于人际贸易的条件中时,幸福感的相对价值提高至人际相对价值水平,乙把情感生产从B点移动至C点(Q幸1, Q事 1),乙因而比以前生产更多的幸福感和较少事业成就感,也就是说,乙进一步通过人际专业化分工,去生产幸福感以获取较高的幸福感的人际相对价值优势,并减少对事业成就感的生产投入。

由于乙现在能以人际贸易下的幸福感相对价值(V幸/ V事)人来进行人际贸易,因此,乙的情感需求彧消费能处于穿过B点、斜率为(V幸/ V事)人的人际相对价值在线的任何一点。由此,情感无差异曲线U2与人际相对价值线相切于A点,使乙获得了最高的情感效用,乙的情感消费组合为(Q幸2, Q事2)。

  通过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推导出乙对幸福感出口供给曲线。

  在无人际贸易的条件下,乙对幸福感的相对价值是(V幸/ V事) 乙,幸福感的出口量为零,并由上图中A点来表示。在人际贸易的条件下,幸福感的人际相对价值为(V幸/ V事) 人,乙对幸福感的出口量,是为开展了情感贸易条件下的消费量与情感生产量之差,即(Q’幸1-Q’幸2)。这个人际贸易均衡由上图中的B点来表示。通过连接A点和B点,我们得到乙对幸福感出口供给曲线。它是向上倾斜的,因为与无人际贸易时的相对价值相比,现在的相对价值提高了,乙进一步专业化生产幸福感,出口幸福感来换取由甲带来的事业成就感。

五, 人际贸易下的均衡相对价值

  在人际贸易条件下,幸福感的人际相对价值是由甲的进口需求曲线和乙的出口供给曲线的相交点决定的,该点为上图的E点。在这个幸福感的人际相对价值上,甲能感受到的进口幸福感的数量是等于乙愿意出口分享幸福感的数量,也就是说,(Q幸2-Q幸1)=(Q’幸1-Q’幸2)。

  由于乙的出口量等于甲的进口量,人际相对价值便没有理由变动,因此,甲和乙双方都达到人际贸易均衡。

  六, 两种情感生产要素的人际贸易中的结论

  通过自然和自由的人际贸易,我们确定了甲和乙二人之间的人际贸易模式。甲出口事业成就感,这是一种密集地使用该人(甲)丰裕的情感生产要素(思考力)所生产的情感。乙出口幸福感,这是一种密集地使用该人(乙)丰裕的情感生产要素(动机)所生产的情感。因此,我们能得出以下结论:

  在两种情感和两种情感生产要素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倾向出口分享那些由密集地使用其丰裕情感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情感,并从别人进口和感受自己所需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当甲对乙开放自己的心灵时,在假定甲是丈夫和乙是他妻子的前提下,乙的幸福感相对价值从无人际贸易相对价值(V幸/ V事)乙提高到人际相对价值(V幸/ V事)人,这给予了乙出口幸福感的动力。也就是说,较高的幸福感人际相对价值激发了乙生产出比她个人需要的数量更多的幸福感,并对甲出口其情感差额。同样地,当乙对甲开放自己的心灵时,甲的事业成就感相对价值从无人际贸易相对价值(V幸/ V事)甲下降到人际相对价值(V幸/ V事)人,这鼓励了甲从乙身上进口或追求所需价值相对地较低的幸福感,也就是说,较低的所需价值激发了甲去追求比他所能产生的数量更多的幸福感,并从乙身上进口其差额。


15.6 两种情感生产要素的人际贸易模型的扩展

  两种情感生产要素的人际贸易模型的结论,是应验于我们知道哪一个人的哪种情感生产要素是丰裕的,以及知道什么情感需要密集地使甪哪种情感生产要素。在有两个人,分别使用两种情感生产要素去生产两种情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情感生产要素密集度和情感生产要素丰裕度。

  情感生产要素密集度是通过比较一个人在这两个情感产业项目所用的两种情感生产要素的比率(如L/K)来衡量的,例如,甲在追求事业成就感的过程中,由于事业成就感被假定为需要大量的思考工序和思考力的,所以甲在事业成就感的情感生产要素的比率是向思考力倾斜的。

  情感生产要素丰裕度是通过比较不同人的心灵中的两种情感生产要素被禀赋的比率来衡量的。例如甲本身有较多的工作经验或较熟悉职场工作,这使甲比乙更适合投入到职场工作,追求更多事业成就感。

  当我们有多于两种情感生产要素和两个人的时侯,我们应该怎样衡量各人之间的情感生产要素丰裕度? 为了确定某人在某种情感生产要素是否丰裕,我们可以将该情感生产要素在该人的份额与各人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份额相比,如果一种情感生产要素的份额超过其各人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则我们推断该人是该种情感生产要素丰裕的。相反,如果一种情感生产要素的份额低于其各人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则我们推断该人是该种情感生产要素稀缺的。

  另外一种确定某人在某种情感生产要素是否丰裕的方法,是通过我们的情感净出口的内容来检验的。如果一个人是对某种情感生产要素丰裕的,则该人的情感净出口中的该种情感生产要素含量是正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是对某种情感生产要素稀缺的,则该人的情感净出口中的该种情感生产要素含量是负的。


15.7 人际贸易限制

  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对外完全开放自己的心灵。根据个人心灵的不同情况,我们的理性可能会作出一些限制自由人际贸易的行为,这种在人际贸易上保护自己的行为便是人际贸易保护。人际贸易保护是指一个人在对其他人的情感贸易中实行限制情感进口以保护自己心灵利益的行为。一般而言,在一个人会为了避免对来自其他人的情感造成过份依赖,或者为了增强自己的情感主导地位等等的目标,我们都会作出人际贸易保护的行为。下面将简单介绍常见的人际贸易保护的行为。

  一, 附加价值

  附加在进口情感的额外价值,是我们理性针对外来人际贸易的情感提高的门坎。对进口情感附加额外的所需价值,目的是使求取对方情感的所需价值提高,从而剌激对自己产生的情感的需求。下图将示例说明附加价值的影响:

  上图表示,当我们对某种进口情感规定了附加所需价值时,进口情感于我们心灵中的影响。由于我们对进口情感规定了附加所需价值,例如我们要求对方和我们进行人际贸易时需要符合我们特定的要求,增加对方与我们进行人际贸易的成本,因此,进口情感供给便有所下降,进口情感供给曲线S1左移至S2,相应地,进口情感的所需价值便有所提高,情感进口量也因而减少。

  附加所需价值除了影响情感的进口状况外,对我们自己的情感供给也有所影响:

  上图表示了附加所需价值对我们自己的情感供给的影响。在图中,S1是表示在无人际贸易时的情感供给曲线,当我们把心灵开放于人际贸易时,该种情感的所需价值便会依从人际贸易下的所需价值,并维持在一个特定而且不高于我们自己内部均衡的所需价值水平,这是因为若果人际贸易下的所需价值高于我们自己内部均衡的所需价值,会使我们在人际贸易中没有得益而终止人际贸易,于是,这情况由S2所表现。在进口情感供给曲线S2与情感需求曲线D1相遇下,A点为自己的情感生产数量,但在同一所需价值水平下,我们对该种情感的需求量在D点,所以AD之间的情感便由对方进口来填补。

  然而,随着我们对进口的情感作出要求附加的所需价值,这会使该种情感在人际贸易下的所需价值升高,所以,进口情感供给曲线由S2上升至S3,在进口情感供给曲线S3与情感需求曲线D1相遇下,B点为自己的情感生产数量,但在同一所需价值水平下,我们对该种情感的需求量在C点,所以BC之间的情感便由对方进口来填补。

  对比附加了所需价值的前后影响,我们自己的情感生产数量由A点上升至B点,同时,情感的进口量由AD减少至BC。这意味着,我们将更依赖自己去满足情感需求,减少情感的进口。

  这种限制人际自由贸易的行为常见于我们对别人的偏见。如果我们对别人存有自我的偏见,并要求对方在和我们交流时候迎合我们某些条件和要求,这无疑会增加对方向我们进口情感的成本,对方自然会减少和我们交流的意欲,令我们的心灵更依赖于自己或其他渠道(如接触其他人际关系) 去满足同样的心理需要,并主动减少与对方接触的机会。

  二, 情感限额

  通过减少情感进口的数量,是我们理性针对外来人际贸易的情感作出的数量限制,是刻意使进口情感的数量减少至低于其自然水平的行为。目的是限制别人对我们心灵的影响,刺激我们对自己心灵有更多自主性,从而剌激我们对自己产生的情感的需求。下图将示例说明情感限额的影响:

  上图表示,当我们对某种进口情感规定了情感限额时,进口情感于我们心灵中的影响。由于我们对进口情感规定了情感限额,例如我们尽量刻意减少和对方的接触,使对方和我们一同产生的情感交流的机会减少,进口情感供给便有所下降,进口情感供给曲线S1左移至S2,S2是一条垂直的进口情感供给曲线,表示情感限额是不受其所需价值水平变化而受到影响。对进口情感的限额会使进口情感变得稀缺,使进口情感的所需价值比均衡自然时的所需价值有所提高,而且,我们的进口情感的数量有所下降。

  情感限额除了影响情感的进口状况外,对我们自己的情感供给也有所影响:

  上图表示了情感限额对我们自己的情感供给的影响。在图中,S1是表示在无人际贸易时的情感供给曲线,当我们把心灵开放于人际贸易时,该种情感的所需价值便会依从人际贸易下的所需价值,并维持在一个特定而且不高于我们自己内部均衡的所需价值水平,这是因为若果人际贸易下的所需价值高于我们自己内部均衡的所需价值,会使我们在人际贸易中没有得益而终止人际贸易,于是,这情况由S2所表现。在进口情感供给曲线S2与情感需求曲线D1相遇下,A点为自己的情感生产数量,但在同一所需价值水平下,我们对该种情感的需求量在D点,所以AD之间的情感便由对方进口来填补。

  然而,随着我们对进口的情感作出情感限额,这会使该种情感变得稀缺,使进口情感的所需价值比均衡自然时的所需价值有所提高,在人际贸易下的所需价值升高,所以,进口情感供给曲线由S2上升至S3,在进口情感供给曲线S3与情感需求曲线D1相遇下,B点为自己的情感生产数量,但在同一所需价值水平下,我们对该种情感的需求量在C点,所以BC之间的情感便由对方进口来填补。

  对比情感限额的前后影响,我们自己的情感生产数量由A点上升至B点,同时,情感的进口量由AD减少至BC。这意味着,我们将更依赖自己去满足情感需求,减少情感的进口。

  这种限制人际自由贸易的行为常见于我们的理性干预。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人际贸易有所干预而非任其自然发展,如要求自己减少与对方交流的机会,,这无疑会增加对方向我们进口情感的所需价值,我们进口情感的数量也因而下降。这令我们的心灵更依赖于自己或其他渠道(如依靠自己的自主情感追求)去满足同样的心理需要,并主动减少与对方接触的机会。


15.8 限制自由人际贸易的原因

  人拒绝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原因有很多。自由的人际贸易对一个人带来的好处,不一定多于自由人际贸易所带来的坏处。根据不同人的内心状况,人会对不同的人际贸易对象作出不同程度的人际贸易。

1.      人际贸易获益的内部分配不均

  人际贸易的获益往往散布在全部想法以及整个心灵之上,但人际贸易的成本常常落到某部份尤其是自主的意念之上。这些意念代表着反对不合理的人际贸易内容,从而在我们的心灵中成为反对人际贸易的思想压力。

  回到上述的例子中,在人际贸易的条件下,丈夫甲与其妻子乙根据他们的比较优势,制定和实践他们的人际贸易模式,即甲出口事业成就感和乙出口幸福感,使双方的心灵都能彼此得益。然而,他们进行人际贸易的成本却不是平均在他们心灵的各部份中分担。例如,甲虽然在人际贸易中获得了比以前无人际贸易时更多的幸福感,但这也意味着他的自主的幸福感产业将受制于乙的进口垄断,也就是说,能使甲只依靠自己而所得的幸福感的情感生产项目将变得暗淡,原来负责甲幸福感的意念的利益和发展空间将受到损害和压制,他必须变得极度依赖乙的进口情感,才能维护其心灵安全。这具体表现出来的,便是甲只能一心一意工作追求事业成就感,扼杀了他个人追求幸福感的机会,如失去个人娱乐时间。

2.     人际贸易条件的纠纷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明显能使双方互惠互利的人际贸易却未能完成,原因是在于人际贸易双方都希望获取对方认为过份的好处。这种在人际贸易条件上产生纠纷、讨价还价的方法,可能使立场强硬的一方获得可能的最大收益,但同时也需要承担使人际贸易无法进行的风险。人际贸易的其中一方要和对方讨价还价,便是设法在人际贸易中获取超过正常预期的收益份额。如果能够成功,就能从中获取巨大好处;如果失败,人际贸易关系断裂,则人际贸易双方都会蒙受损失。

  例如,你与朋友的争执、家人之间的冲突,都无不是在人际贸易条件出现了纠纷。显然,如果你坚持己见,或许真的能够实现你对别人的要求,使你在这段人际关系中占了较有优势的地位。但是,一段不公正、只准许单方面获得合理回报的人际贸易关系是不长久。使人际贸易条件更倾向于有利自己的唯一方法,是提升和改善自身客观的条件,增加人际贸易议价的实际本钱。

3.    心灵安全

所谓的心灵安全,是指在错综复杂的人际贸易交流中,一个人保持其心灵实体存在和心灵发展所需心灵资源有效供给、心灵体系独立稳定运行、整体心灵福利不受恶意侵害和非可抗力损害的状态和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人若能保障他的心灵安全,他的心灵发展便是处于不受根本威胁的状态。

心灵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灵内部安全,即一个人的心灵处于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正常状态;二是指人际心灵安全,即一个人的心灵发展所依赖的外来心灵资源和人际贸易局面的稳定与持续,免于供给中断或情感所需价值剧烈波动而产生的突然打击,散布于各人心灵上的期望投资等心灵利益不受威胁。

为了达到这种状态,适当的人际贸易管制可以刺激我们心灵内的情感自主生产,免于情感供给中断或情感所需价值剧烈波动而对心灵产生的突然打击。例如,减少与朋友之间的瓜葛纠缠,自然会使我们心灵重点放回到自己身上,使自己不受外围人际条件而受到影响。


15.9 支持自由人际贸易的原因

实行人际贸易限制的每一种理由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一些处境在我们的理性判断中,我们将发现限制人际贸易的坏处大于好处。这一判断使我们各人都选择了不同程度的人际贸易。

1.      自由人际贸易增加心灵总产出

  自由人际贸易揭示每个人不同的情感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决定了我们对不同人有不同的人际贸易模式,使各人可以根据各自心灵中的特长,把自己有限的心灵资源放在自己擅长的情感领域。通过互通有无的过程,我们可以以合理的人际贸易条件交换自己所需的情感。由于我们每个人在人际贸易中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从总体所有人的角度,所有人的心灵总产出都会比在无人际贸易时有所增多。因此,自由人际贸易可以通过人际专业分工的方式,把所有人的心灵资源都投放到最有效率的情感生产领域。

2.      自由人际贸易促进人际竞争

  人际贸易限制会减少人际情感之间的竞争,使一个人心灵过份松懈而失去它应有的危机或竞争意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情感实行进口限制,这会使我们心灵变得倾向依赖于自我保护的方向,再难以融入人群之中。

  事实上,自由人际贸易能促进人际竞争,而人际竞争使我们心灵以及个人素质上都有进步改善的机会。长远而言,人际竞争使我们心灵提升和改善自身客观的条件,增加人际贸易议价的实际本钱。

余意志版權所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