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一路向阳成长励志成长这条路

记录与秋叶大叔的一次久别重逢

2019-02-01  本文已影响2人  爱是分享

2011年4月,因为需要开发好几门课程并制作课件,在当当上买了《说服力——让你PPT会说话》,边看书边优化PPT制作。

2012年3月,在部门内部讲授《PPT制作教程(初级)》,并推荐购买《说服力》,此后开始关注秋叶其人:一个在我生活了6年的城市(武汉)当大学老师的PPT高人。

2016年1月,在公司层面讲授PPT课程的内部讲师因各种原因无法到场,自此开始由我接替讲解,并推荐书籍《说服力》,推荐公众号“秋叶PPT”(还记得最早叫“幻方秋叶”)。

2016年10月,同事推荐我看《社群营销》,发现作者是秋叶,才知道原来这个人不仅会做PPT,还在其他领域大展手脚并卓有成效,是名副其实的知识网红。

2019年1月,在DISC双证班4周年庆典上,和另外9名小伙伴一起,与秋叶同桌、共进午餐。

DISC国际双证班4周年庆典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这么说来,秋叶大叔应该是欠我多年的广告费。

回头我也好好清点下,还有哪些大咖真正想见又还无法链接的。赶紧打广告去啊

秋叶其人及言论

1、吐词不清。这个“缺陷”恰恰是我尤其佩服的地方,曾经一度苦恼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发音不够好听,觉得这是我公众表达的致命减分项。

现场听了大叔一个小时《如何成为跨界达人》,发现三点:一,在有思想懂表达的人那里,标准的普通话并非必备条件;二,同为湖北人,我的普通话还是不错的,不要再拿这个作为退缩畏惧的挡箭牌了;三,任何一个领域,总有它通常的标准和要点,但若你哪个方面有足够的建树及发言权,是可以打破这个规则的,至少这个规则不该成为阻止你优秀的理由。

2、学以致用,释放内存。

听课时,总有人举起手机一阵狂拍,显得自己学习很有收获。大叔一语中的:你以为拍完照自己随时会复习?手写的比你拍照的印象深10倍,当场记笔记,当场就使用,否则抛弃不用。

人成长到一定阶段,不应再是积累式学习,而是带有绝对的目的去学习。作为一名资深学习者、资深信息资料收集者,在此我也立一个flag:学什么用什么,用什么学什么,及时思考与整理,及时对外分享、内化实践、输出成文,加速实现知识的周转和变现。

3、计算你心无杂念投入的时间,而非表面投入的时间。

12小时从早到晚的埋头苦学vs2小时的看书做题,考试结果后者胜出。这是我在读大学时就常常出现的局面,那时内心不满,感觉不公。后来满满悟出,现在听到大叔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述,依然觉得很有必要提醒自己和身边的朋友。

每天,我们需要那么一点点时间,不被外界打扰、不被杂念干扰,完全投入的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也许2个小时,甚至1个小时、30分钟。其他的时间,哪怕去玩、去浪,也强于你自以为苦行僧般的努力了很久但不见成效心灰意冷,至少你内心知道自己还做了很多别的事,你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你还可以投入更多来获取成长。

大叔原话:“有些人是被别人表面的勤奋打败了”,“高质量输出是最好的输入”,“低水平的重复是很多人前进的真正障碍”——虽是振聋发聩,在我看来亦有毒鸡汤之嫌,因而自作主张的换了个说法。

4、跨界,谁都无法避免,与其被动跨界,不如主动迎接。

被大叔这么一总结,有些事情就不那么焦虑了。从大学毕业从事非本专业工作开始,谁都在跨界,“不务正业”不是件需要烦恼的事;主动去跨界,才会更快更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展自己。

曾经我们把自己禁锢在一个专业、一个领域,偶尔踏出半步、就要思虑良久殚精竭虑,跨了个行觉得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近年发展的趋势,跨界已经成为很多人突破自我异军突起的最佳选择。

5、孩子有他自己的生活和心情,我只要尽好自己的义务就行,至于他以后过的好不好、开心不开心,关我什么事。

想让孩子们过的好,两件事:一赚多点钱,二早点死。这样看来,透支年轻的身体有什么不好呢?壮年时赚多点钱,老而无用时不相欠不拖累的离去,简直就是最大的善举。

这个观点很雷人,也是一个“分化”极好的人,才能理解和接受的一种亲子关系。讲座第二天我在心理咨询中心值班,就把这个观点与两位同行做了分享,果真得到一致赞同。

6、自从学会赚钱,就只对赚更多钱有兴趣,不喜欢诗和远方。

这是我听过的最爽一句话,不解释。未来至少10年,这句话是我行动的航标和方向。

遗憾

大叔真实爽快接地气,勤奋且高效,从午餐刚开始“大家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到晚上微信群里“欢迎大家提问,反正我还在高铁上,有空”。

我表面想着:大叔辛苦了,不忍打扰,好好休息。其实更多是担心自己所问,问小了幼稚无价值,问大了空泛无意义;本质是自己思考及方向并不明确,所以问题也无法深入和聚焦;……这样便真的没有任何对话产生。

遗憾也是一种相欠,生活真是会埋伏笔呀。大叔,下次见:有2个问题想听下您的见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