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丐帮与金庸笔下的丐帮有什么不同?

2019-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多宝

提起丐帮,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起武侠小说或是金庸电视剧里的“天下第一大帮”、“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等等,这些故事情节还依然令我们印象深刻。

《功夫》剧照

在历史上确实曾真实存在过“丐帮”,只不过他们没有打狗棒,也不懂降龙十八掌,和金庸笔下的丐帮大相径庭。历史上的丐帮究竟是怎样的呢?和我们心中固有的丐帮形象有什么不同?

丐帮起源

乞丐的起源甚早,在《左传》中就已有关于乞丐的记载。不过,关于丐帮的文献,是直至宋朝才多了起来。从文献史料上看,宋朝时出现了作为丐帮首领的称号——“团头”。《今古奇观》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南宋初年时的杭州城里,有一位世袭了七代的丐帮帮主——“团头金老大”。他在乞丐群体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丐帮中所有的事情都由他说了算,他担任着类似于“族长”的角色。

当时的丐帮就有了相应的丐帮规矩,乞丐们若要加入丐帮,则需要缴纳一定的例钱给这位“团头”,加入丐帮后的生老病死全部由丐帮一起照顾。

丐帮剧照

“团头”作为丐帮的头领,虽然还是乞丐的身份,但他们实际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却远非普通人所能比,他们借着众多乞丐上缴的供奉,积少成多,赚到了一个殷实的家境,可与富户商贾比肩。这与剧里的丐帮头领形象相去甚远。

到了明朝,乞丐多了一重官方身份,这和朱元璋三年的乞丐经历有关。朱元璋将一些立有战功但又犯有小小过错的下级军士封为“乞丐头儿”,并且世袭罔替,为他管理一方乞丐,从此丐帮相当于有了官方背景。朱元璋同时还设立济养院,专门安置乞丐,使乞丐有了丐籍。

《武状元苏乞儿》剧照

丐帮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与中国古代的秘密会社的发展历程大体是一致的。宋代的丐帮大体以名都大城、集镇里社为活动中心。那时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组织,且多数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群体特征。宋代时期形成的丐帮可以理解成是二战后现代台湾地区出现的地方黑帮势力,即“角头”;而元明时期的架构亦大致如此。

清末民初之际,丐帮组织更是发达,几乎在每一地区都有相应的乞丐组织。如京城的丐帮有“蓝杆子”、“黄杆子”两支。“黄杆子”系由破落贫困的八旗子弟所组成,是属于高级乞丐组成的组织,丐头则由王公贝勒来充任,相当于金庸小说当中的净衣派;而“蓝杆子”是由普通乞丐所组成的组织,首领从普通乞丐中选出,所以可看作金庸小说当中的污衣派。其他地区的丐帮也如春笋般涌现。

丐帮并非行侠仗义,更多是鸡鸣狗盗

金庸笔下的丐帮是江湖正派,经常行侠仗义,口碑是非常好的。例如在《射雕英雄传》里,丐帮帮主洪七公善解人意、和蔼可亲,被称为“北丐”。但其实历史上的丐帮是带有流氓性质的。

清代时,丐帮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分地而治。领导丐帮的首领叫“丐头”,丐帮以黑社会的性质横行大江南北。

举几个例子,江西的丐帮组织中,“边钱会”的影响最大。此前还有“担会”,“担会”由轿夫萧烂脚创办,演变为乞丐组织,不过清政府认为这种丐帮是无籍之徒,四处求乞,危害不大。

丐帮剧照

但“边钱会”就不同了,“边钱会”是由王瞎子于嘉庆十年在江西临川县首创。王瞎子曾经加入过江西的轿夫结社“担会”,在创立边钱会过程中,也吸收了担会的某些组织方式。边钱会首领为头肩或老大,往下以二肩、三肩依次排列,最小者称为“老满”。

会中联络以“半边钱”作为暗号,一半为行令,一半为坐令,为会内聚散通讯之凭据,类似古代调动军队用的虎符。会众主要是乞丐或鸡鸣狗盗之徒。

入会时,乞丐出米一升,窃贼出鸡一只及钱一二百文。入会后强者进行偷窃勒赎,弱者结伴强行乞讨。显然,这些有组织的乞讨、偷窃、聚赌活动,有效地维持了这批无业游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在受到官府威胁时也得以躲避或报复。

《武状元苏乞儿》剧照

乞丐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各朝各代有关乞丐的史料来看,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以流氓无赖性质为主。“流氓性”贯穿着乞丐几千年的历史,却一直没有得到集中的阐述,主要原因就是在分析乞丐群落时,容易将乞丐当作弱势群体,带有一定的同情怜悯之心。然而,历史上的丐帮形象与经过艺术化处理的丐帮形象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

作为金庸剧和武侠小说的金牌跑龙套,“丐帮”这一词给我们一代人留下的更多是关于年少时心中的那个武侠梦。或许历史存在真与假,但我们曾经对于武侠梦的那份热忱不会因此而改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