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的文章阅读记录每天写1000字想法

你不用省省省,一样可以存下5万元

2016-09-03  本文已影响1067人  35mm君
图片来自花瓣网

文/35mm君

-01-  朋友眼中费钱的我毕业一年半攒了5万

前阵子聚会,端妈跟我说起买房还差五万块钱,又不想跟父母开口。

她的情况我知道些,跟父母拉锯战了好多年,最终还是执意嫁给了她喜欢但是她的父母不喜欢的男人,所以,但凡能自己解决的,她是不太愿意去求父母的。

我想了想,说:“我借你吧。”

她很诧异,因为在她眼中,我虽然不是霍霍钱的主儿,但平时开销绝对也不小。怎么着也没想到工作不过三年,我能借她这么一笔钱。

对,在我朋友们的眼中,我应该是那种开销不小的姑娘。因为她们总是看到我假期里各种跑出去玩,穿的衣服虽不是名牌但也很有质感,喜欢给自己买点精致的小东西,空闲时间里也爱约上三两好友出去大餐或是星爸爸小坐……

“你的生活这么小资,怎么可能不费钱,别他妈逗我了!”

-02-  我的攒钱史

其实朋友们看到的是我近一年半以来的状态,为什么要强调近一年半呢?因为这个时间点是个分水岭,把我的攒钱史分成了两个阶段。

从我有可以独立支配的生活费开始,到我工作一年半,我的攒钱史就属于“纯攒钱、省省省”。

05年,读高中那会儿,住校,一个月生活费400,三年高中下来,我能攒3000块钱。

13年刚工作,工资奖金加起来4000不到点,工作一年半的时候,我攒到了人生的第一笔5万。

爸妈觉得挺好的啊,钱就是这么省下来的,并为我继承了他们的良好品质而感到欣慰。可是省省省对我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呢?或者说我是怎么攒下这两笔钱来的呢?

-03-  高中为了攒钱吃完了这辈子所有的泡面

高中那会儿,特别是高三的时候,我基本和泡面为伍。那个时候,泡面一块多一包,整箱买还能便宜点。我基本不吃食堂,只有吃腻了泡面才会去食堂改善伙食,而促使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看着自己小金库里的私房钱多起来。

我不记得我后来是怎么支配这攒起来的3000块钱的,只是我吃完了这辈子所有的泡面省下来的这3000块钱,也不过是我后面大学里3个月的生活费,现在半个月的工资,或许是将来几天的收入,这谁又说的定呢?

而我,却为省这3000块钱,由84斤的大瘦子蹭蹭蹭的涨到了130斤的大胖子,脸上也爆出了好多的青春痘。当然,这也和我当时不规律的作息和没有很好的自我管理有关,不能全怪省钱。

-04-  毕业了依旧难以逃脱“攒攒攒”的魔咒

刚工作那会儿,我为了省钱,几乎很少出去旅游,出国游更是从来没考虑过,闺蜜聚会的时候,听她们说出去游玩的经历,也只有羡慕的份。

为了省钱,买衣服的时候,我总是说服自己放弃那些很喜欢但对当时的我来说也略为昂贵的衣服,告诉自己等打折了再买,或者等过一阵子再买,结果买了一堆不那么喜欢的衣服,放在家里穿的次数少得可怜。

后来,好看的衣服没等打折就被别人买走了,喜欢的衣服等我有了钱也已经没那么喜欢了。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直到我整理自己的房间,发现买的这一堆廉价而不适合我的衣服的总价足以买下好几套我喜欢却下不去手的衣服的时候,我才惊觉我以为我省钱了,事实反倒是更费钱了。

为了省房租,我租住在农民房里,后来和谈了三个月的男朋友分手了。男朋友的父母虽不在杭州,但凭他们的生活经验可以断定我是穷人家的姑娘,不管是在金钱上还是人脉上都不会对男友的将来有多少帮助。

虽然这次分手我没受什么大情伤,甚至为没有踏入这么现实的家庭,离开了没有自我判断力的妈宝而感到庆幸,但对方父母的言行却让我思考起了一个问题:有几个成熟的男孩子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会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而不考虑对方的家庭、工作、能力等等?

而我,在别的姑娘都在努力赚钱就为了搬离农民房的时候,却为了省那么几百块钱,把自己放到了如此难堪的境地。

-05-  why我花钱的时候总有负罪感?

其实我很疑惑,我的父母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从来没让我吃过什么苦,没有克扣过我的生活费啊,为什么我骨子里会有这么根深蒂固的“要攒钱”的概念。

后来,我想起来,童年里,有两件事情对我现在的“消费观”影响特别大。虽然我没有吃过苦,但是这两件事让我对赚钱的不容易感同身受。

一是爸妈老是吵架,吵得凶的时候摔碗筷砸电视吵吵着要离婚。而吵架的原因无非是老爸掌着家里的财政大权,想把钱都攒起来买房买车供我们姐弟两上学,又怕老妈乱花,所以总不肯告诉她家里到底有多少钱,老妈则不理解老爸的心思怪他捏钱捏得太紧,想买件衣服都不让。这种情况,直到家里的五金配件厂走上了正轨,造了房子并且有了点积蓄才逐渐好转。

二是我和老爸之间沟通的不多,而他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他年轻时候艰苦创业的不容易。18岁成年之后学做泥水匠,跑销售,炒瓜子,受尽冷眼和嘲讽,最后和老妈一起办起了这么一个家庭作坊式的五金配件厂。老妈怀我的时候吃白菜豆腐吃到想吐,去菜场里买死了的螃蟹改善伙食,因为比活着的便宜多了。诸如此类……

这两件事让我在“花钱”的时候特别有负罪感。所以我成了个特别能攒钱的人。

-06-  问自己攒钱的目的是什么?

在经历了这些事后,我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因为我觉得我之前在做的事好像没有什么意义。父母所言传身教给我的经济观貌似和我努力的初衷偏离太远。

于是我又开始思考我究竟该如何摆正我的消费观、合理规划我的金钱这个问题。

首先,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攒钱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让自己在失业、生病或者其他的特殊时期有应急钱,不必去求别人。

★为了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住舒服的房子、买喜欢的东西、每年出去旅游、不依赖老公、给我的孩子一个相对较好的物质基础)。

可是我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逻辑:

★我早已存到了应急钱,却还是停不下攒钱的脚步来;

★如果不改变我的“消费观”,“以后”永远不会到来,我会一直处于“攒钱-舍不得花-攒钱-舍不得花”的恶性循环里;

★更要命的是,总是以这种“攒钱”的思维过日子,以后甚至还会影响我的孩子的消费观,让他们和我一样一花钱就有负罪感;

-07-  制定消费四步曲,并用尽洪荒之力执行它

在分析了自己的内心后,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消费四步曲,希望能通过四步曲强行扭转我的“消费观”,并且用尽洪荒之力去执行它。

随时随地软件记账。

先攒钱,再消费:比如说月初我收到了6000块钱的工资,我先把2000块钱强制存入我的金库,剩下的4000块钱用作可支配金额。而不是收入6000,花花花,剩下的存起来。前一种方式可以强制攒钱,后一种方式的攒钱金额是浮动的,不稳定因素太多。

明确固定支出,制定消费预算:比如说我每个月固定支出房租1400,公交费、油费大概400,除去这些开支之后剩下的2200用作日常生活、朋友聚会、购买衣物护肤品、购买图书等自我升值项目……

当然,我每年还需固定支出汽车保险费、保养费,不固定支出朋友结婚份子钱等,这些合理的支出都会从我攒下的小金库中划出,从而尽量不影响我每月的消费预算。

开源节流:减少买零食、外食等不必要的开支,尽量自己在家做饭吃,又健康又省钱;增加去周边城市自驾游等能让我有幸福感的事情的经济投入;开发诸如写作这类我喜欢能坚持并且有可能为自己带来收入的爱好。

-08-  不用省省省,一样存下5万元

事实上,在制定这个消费四步曲的时候,我只是想给自己建立起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并没有想着能够攒下多少钱,我甚至做好了把之前辛苦攒下来的钱通通用光投资自己的心理准备。

而我在实际操作之后发现,看似我增加了旅游费、朋友聚餐费、置办衣物护肤品费等大头项目,其实我的总支出并没有增长多少,甚至我每个月能攒下来的钱比以前更多。

买一套好的护肤品可以用很久,朋友聚餐也是轮流买单,品质好的衣服几套足以,在家吃饭基本没什么开销……

其实我做了那么多,只是把我之前的消费结构打乱重组,把那些不必要的支出费用划到了需要的模块去而已。

那些我原以为会花好多钱的东西,其实真的用不了我多少钱,只是我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像有些人没事不会去星巴克这种听上去很“高大上”的地方一样。其实这些地方真的并没有这么贵,因为第一你不会天天去消费;第二相较于你点了一杯咖啡却在那儿带着电脑码了半天字享受了那边的环境来说,绝对是值得的。

转眼间我用“消费四步曲”已一年半,我在花花花的同时,照旧攒到了我人生最开心的一个5万元。

所以说,攒多少不重要,怎么攒才真正重要。而且,正确的攒钱方式和消费观念可以让你攒钱攒的又多又快乐!

THE END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就请点个赞和加个关注吧。

35mm君9月的目标是收获30个关注,希望其中有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