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满天星想法读书

河西走廊第一日

2021-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佳斐鱼

  敦煌因神秘而向往,就像是我心头的一个念刺,两年前做好的旅游攻略,数次定票却未能成行。有幸这一趟跟着大扯老师的大巴,完成拔草之旅。

  “河西走廊”四个字高度浓缩,去过的朋友介绍起来提到最多的是自然风光,历朝历代文人骚客的诗词,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翰“” 的“”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数不胜数

  只是,在河西走廊第一日,有一个疑惑绕在我的心头:这样的一条1200公里人烟稀少的地段真的那么重要吗?

  早些时候,跟孩子重读西游记的时候,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西天取经要走那么曲折的道路,真实人物玄奘前往天竺取经,从地图上看到直线距离比他走出来的路可近多了!

我还记得当时很简单回答孩子:因为这是一条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走出来的道路,叫做丝绸之路,而直线距离上可是要跨越青藏高原啊!

  儿子似懂非懂,我也同样似懂非懂。

  今天我坐在大巴车上,从河西走廊的兰州出发第一站前往武威,亲身体验,这条路可谓雄心之路。张骞、霍去病、卫青、从中原出发踏上河西走廊的各路英雄人物,无一不是豪情万丈。这条路也是哀命运之多艰的路,王维送别老友“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条路可谓历朝代被贬之经典路线。

  然而从甘肃博物馆跟随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河西走廊,模糊感觉,历史选择了这个地方并非偶然。

从形状如一柄如意的甘肃地图上可以看到,河西走廊北部是蒙古高原以及沙漠,南面是祁连山脉,以及高高隆起的青藏高原,6000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将印度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挤压,年轻的青藏高原从此在地球上崛起,无数的海洋生物瞬间封印在这片世界屋脊,自然力量以此向所有生灵昭示神迹。这片土地原本湿润的海洋气候因为新亚欧大陆的演变形成了半干旱气候,沙漠气候。大漠高原隔断了文化,也有幸保存下部分独有的物种,再重新传播走出去。

甘肃省地图

再看河西走廊,就像一条人类文明交融的脐带。

甘肃博物馆的馆藏中,我们看到物品生活中的互通交融,走进来各种“胡”,胡萝卜、胡麻:胡瓜,胡琴、胡桃、胡豆、胡说、胡扯、胡编、……

我们看到的仰韶文化制陶的技术,铸青铜的工艺,有着来自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的影子。(求证)

我们看到出土的汉墓的壁画,深目高鼻者的演奏者

我们看到南北朝的佛像有着方外人士的面貌气质

我们看到元代的琉璃盏,工艺精美,品相绝伦

我们看到从中原马到高头大马

我们也看到丝绸、茶叶、布匹、瓷器…….从中原走向丝绸之路,令全世界为之疯狂。

在这条脐带中交换的是各种不同的营养,互相影响、互相补给,互相征服、互相成就。

接下来,我们要沿着这条道路,一路行进,感受张骞打开的丝绸之路的艰辛和豪迈。

抵达兰州 大巴课堂

这是一个封闭的“课堂”,车子一动,海量的地理 历史 生物 古诗词 文学 博物学的知识铺面而来。

甘肃博物馆

上午有三个半小时的博物馆讲解,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女儿说:我是不是变厉害了?在博物馆听这么久也不觉得累?

丝绸之路 做记录的小学生

参观刚开始,看到主动围着讲解老师做记录,打字如飞的小学生。我的下巴都差点惊掉,怎么做到一边听一边看一边还能记录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