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读书有感佛学与哲理

包师精讲《佛陀传》八

2018-12-11  本文已影响73人  惟明居士

        12月9日周日下午,樊登读书会莲花印象分会的书友们再次齐聚"莲花印象"聆听包军老师第八次讲解《佛陀传》。这次讲解并非对书中内容的简单串讲,而是依据提炼出"橘子的专注"、"一只鹿"和"莲花池"三个故事展开精彩而富有启发性的更深入延伸分享。现择要或摘录一些经典句子权做存录。

专注吃橘子=活在当下

不要做"知道分子",而要努力成为"智识分子"。【知道分子】:知道一点儿,再进一步就一无所知。【智识分子】:善于思考才能成为智识分子。

【知道分子】,其实一无所知,做知识分子,更要做智识分子,保持理性思维独立思考。

从《思维与立场》到哲道思想,汲取某种思辨能力,比单纯的知道更有意义。思考是厨艺,知识是食材,两者缺一不可。这也是踏入觉知之门,保持正念的关键。

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字画,如【禅】【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难得糊涂】等这些词是结果,不是原因。【安详】【喜悦】【平静】【觉察之道】【菩提树】等是修行的结果,不要倒果为因。

"身处荒漠,心有甘泉"、"跳出一维外、尽在三维中"(只是一个比喻,其实是“升维思考”,很多问题在一个维度上是无解的,或者根本解决不完,只有升维思考,才能彻底了断,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就是不再有问题。)、"心灵圆满是核心"。

建议书友去读历史,放大内心的尺度=>宽广、宽阔。现实中,敢于直面问题,而不是否认问题的存在,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

就如同看病,先确诊,然后求医问药,这样才能对症且结果最好!

疼痛是对身体的保护,痛苦是对心灵的救赎。

没有经历大痛大悲的爱不牢固!

人生中任何事情都有意义。

死之门也是生之门。

静坐是演习,生活是实践。

三观:《内观》《宏观》《微观》,内观是最重要核心的修心方法。训练内心不随外境转,随时对自己的想法、念头、语言保持觉察,对自己修炼到什么程度,清清楚楚、灵灵明明,正念不丢失、既不散乱也不昏沉……

建议大家多读一些天文物理学的书,冥想浩瀚的宇宙,开阔心胸与视野,此谓宏观。

深度学习一些量子力学的科普著作,了解量子力学的神奇,可能是打通佛法的另一个通道。

宇宙的密码刻录在信息流之中,所谓轮回就是重新编码。

佛陀曾是一头鹿

E=MC2 (能量=质量x光速的平方)

能量是获得的释放,释放是等待的能量。现代科学发现,电子哪里都有,哪里都没有。即:突然出现,突然没有。有些近似于佛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状态。

宇宙所有的信息都存在于每一个个体的心流之中,也就是说巨大的能量是掌握在人们的"心"里。

据说一个人所自带能量如果全部爆发出来的话,相当于30个氢弹的能量。

所以,不要外求,人本身就含有宇宙所有智慧和力量,比如说藏地高僧的"虹化"现象,还有就是修行过程中的"拙火",能让人体体温上升摄氏7.8度,而血压、心律不变。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我"自己,"我"是大自然设定好的。(意即"我"其实不是"真我")。

因为今天的世界,几乎每个人都处在身心分裂的状态,全民陷入焦虑。所以,呼唤重回美好,重回内心,那么重回哪个心?"不求心安心自安,若求安心安何心?

课间提及:1.纪录片《短路的大脑》2.《当囚徒遇见佛陀》一书。

佛陀莲花喻人

《佛陀传》中,佛陀以荷花池的荷花比喻,每个人根器都是不同的,正如荷花池中有白色、粉色、红色的莲花一样,所以每个人的修行法门也是不一样的。

包老师特别安排书友张敏(太平人寿团队中层骨干、青岛Mct养生禅习社执委),分享了拜会曲阜师范大学国学老师苏树华先生所学所感,苏老师是悟心书院创办人。

释《论语》智慧:

六艺是什么意思?

一、礼:大礼=>"明理"之意。

二、乐:"美好快乐"之意。

三、射:"目标"之意。

四、御:驾驭人心=>驾车人是谁?

五、书:"书写人生"之意。

六、术:"方法"之意。

未悟以前,智慧就是理性。

悟就是慧:悟后带着信和疑。才能见心性之光。性:佛法之性。智慧就是担当和敞亮。如何做到呢?1.信2.愿3.行4.证。

最后,包老师总结时引用了卧轮禅师与六祖惠能所对偈子,可供书友们参悟。

卧轮: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惠能: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恁么长!

结束环节,各位书友一如往常都分享了此次读书会的收获和感悟。

包老师只字不提"佛",其实处处谈"佛"、处处有佛,高妙之处惟明真是难以尽言……

包师精讲《佛陀传》八 开讲前 张敏分享 分享现场 书友分享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