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七月廿九白露风华园启蒙班读经教学日志之《朱子家训》篇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8345/41ac4759e40c53bc.jpg)
今天是第一天给孩子们上课,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惊喜紧张激动胆怯,五味杂陈。这种状况从我昨天上午去考察课堂实地状况一直延续到了我第二天上课说第一句话之前。其实看完了我们上课的环境布置地点是让我十分感动与惊喜的。因为环境非常雅致。只不过一想到自己要站在背后写着“道德讲堂”的讲堂上讲课时,心里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我又是何德何能呢?从此我就是孩子们的读经启蒙老师了。想想人生经历这种东西是十分奇妙的。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高尚,也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如果将来有缘回家乡或者去哪里做一名老师,那么自己的发心仍然是和在书院里一样,我还是本着一个义工老师的初心。不过为了将来养家糊口,那变成一份职业之后,有一份工资罢了。
一件事,如果下定决心去做,就做好吧。无论将来做什么,职业也好,待人接物也罢,还是记住英国作家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里的那句话:“生命的美别无其他,不过顺应其天性,做好分内之事罢了。”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问心无愧,做好自己就好。无论将来发生了什么,无论风云流转几度春秋。我觉得现在自己最大的成长体悟就是:就算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薄凉和伤害,可我仍旧可以看见这个世界的美好,并且依然义无反顾地去爱它。爱我的学生,爱我的家人,爱我的朋友,爱一切美好的,让我感恩的人事物。
这就是一切了。
我固然知道社会的职场中有很多黑暗和人心叵测,勾心斗角,也知道我总有一天会走出书院去和外面的人打交道。可是书院给了我力量和勇气,让我心安。我不会在怕的,守得云开见月明。而且我们现在修身积德,将来生命中也应该长存的是感恩之心而不是抱怨之念。我觉得,我很幸福。
感恩书院给我一次担任一个教学点主班老师的机会,感恩风华园社区在薛书记的带领下给了我们这样好的教学环境,感恩孩子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彼此一个相互学习成长的机会。
我看到我的孩子们一个个被爸爸妈妈牵着手走进教室里来了。他们带着好奇与疑惑走向我这个老师。我们建立好班级群,我们组织签到,孩子们找到座位坐下。
我先放了一段关于我们书院的《传承》纪录片。风华园社区是在泉山新设立教学点的其中一个教学点,所以很多孩子都是新来的。当然,我看到徐苒恒和董冠妍是我带的第一期夏令营中的孩子。
我提前给他们用明信片做了姓名卡片,方便认人和有一种仪式感。这个过程和交递经书一样,我和孩子们都是双手递交的。孩子们也稍微做了一下自我介绍。
第一节课,家长们也几乎都在,所以我主要是讲了讲我们书院的理念和公益启蒙班的开班情况。因为我们有使命去成为书院的代言人,国学的播种人。
其实到目前为止,我班里是三十几个孩子了,我们后来还有一次第三期招生的。相逢就是一种缘分,不然为什么那么多教学点,那么多孩子,就我们二三十个人在这里遇见了呢?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的课堂就是对二三十个家庭的责任。
我问孩子们想不想知道经书是什么味道的?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我就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牛奶糖,孩子们就大声说:“经书是甜的,是牛奶糖味的。”
就听我的助教老师说有一个大孩子准备把糖带回家给自己的弟弟吃。很有心。
是啊。经书是甜的,它让你的生命变得很甜。以前的那些古圣先贤,大师们都是读经书长大的。老师很羡慕你们这么小就能接触到这些,真的很羡慕你们。
然后我们学习课前礼和下课礼,孩子们几乎都认识轩辕黄帝和至圣先师孔子。
第一天课上剩下的时间我就带他们读了几遍《朱子家训》,让他们稍微熟悉了一下文本。他们都很认真,读书也很大声。
看着这么一群至纯至真至善至美的孩子们,我希望以后自己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如果将来可以做一名普通的老师,那么我的梦想就是继续弘扬国学经典,然后想着我们如何在应试教育不影响我们生命成长的同时也去对付好它。既要保护好孩子们的天性,又要使他们轻松高效取得不错的成绩。
其实是现代的社会环境太浮躁了,应该是以修身为本,要是身修好了,笃学是自然的,而且学到的东西也不会流于浅薄了。不要以己之昏昏,还想使人昭昭啊。
本末倒置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