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

「赖声川的创意学」赖声川(台)161116

2016-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奇可潘

我们经常说“能不能有点创意?”、“哇,好有创意喔!”,仿佛创意成为了生活中可遇不可求的锦上添花。

可是,创意学的来吗?

封面

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书的内容很多很复杂,有关生活、艺术、哲学(包括禅学)还有心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慢慢看。

这本书主要是介绍创意是什么东西,怎么获得,怎么发挥。


我们对创意本身的了解不足,才误以为技巧就是创意本身。
创意的技巧
创意=方法+智慧
创意金字塔(原始蓝图)

创意需要人从各自领域中学习方法,从生活中学习智慧。

比如,京剧演员训练多年突然“开窍”。

创意来源:经验、习性、动机
动机是做任何事的理由

改造动机就能影响习性,习性又影响经验累积。(动机→习性→经验)

创意输出来源于经验积累。

个人喜好反应习性。

没有一样事情比当初创作动机影响力更大。

动机测试:追问法


发挥创意:个人独立思考+行动能力

创意是将似乎不连贯的事物联结在一起的能力。

组合力与想象力

摘录

1面临死亡是人生最特殊的时刻,病人通过叙述自己的故事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智慧,为自己的生命整理出一种架构。

2同时做几件事等于与当下的疏离。

3为什么我们很少说有这种快乐的艺术家?主要的理由是这样的故事不动听,所以媒体很少宣传。

4在文学和艺术的创作中,谁执着于原创性就不可能做出原创性的作品。反过来说,只要你单纯地努力说出真理(一点都不在乎被说过多少次),你10次之中会有9次具有了原创性而不自知。

5无论你的表现再好,一定总有脑筋还算好的人认为很差劲。

——劳伦斯

6我们必须全部接受:当我们的作品摊开在公众面前时,观众如何看待,全在他们。不是每一个作品都能够对每一个人说话。事实上,我们应很冷静地看待“观众缘”这件事,而一切的背后,重要的并不是多少人喜欢我们的作品,而是作品本身有没有做好。我能忍受自己的作品做好了,别人不喜欢,不能忍受大家喜欢我的作品,但事实上作品是有瑕疵的。

7你必须学习如何接受别人的排斥(accept rejection),同时学习如何排斥别人的接纳(reject acceptance)。

8保持客观

9从来就只有一个你。你的表现是独特的。如果你阻挡这个表现,它不可能从任何其他媒介中出现,它永远不会存在,它会消失。

10做你自己

11最伟大的创意就是在改造自己。大部分艺术家都只是在搅起或倒出习惯性的东西,并无新意。真正的创意在于自我的转化。

创意金字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