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何处来 你从何处来?

2015-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我不是博客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二首》早在上学的时候接触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时候背了很多的唐诗,到现在可能记得的也都寥寥,细想起来,也许是囫囵吞枣,没有去深刻体会其中的含义,也就词不达意,不过要求一个没有生活经历的小孩,想要充分地理解古诗词当中的含义,也是勉为其难,而语文老师讲解的那些中心思想,又多数是曲解而已。

所以,当我看完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国内首档明星真人寻根、追溯家族历史的纪录片《客从何处来》第一季的时候,再回看这首诗,才明白其中真正的含义。

客从何处来?

你从哪里来?

你又要到哪里去?

明星的祖辈们貌似有风光过,也有极其普通的,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这其实是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在思考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带动人口的流动,而人口的流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宗族文化土崩瓦解,当漂一代成为漂二代、漂三代的时候,自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就更无从知晓了。

从小在老式宗祠祠堂里玩耍过的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祠堂要修那么大,庭院一个接一个,台阶一层接一层,错落有致,四通八达,后来才明白,那是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的祖宅。

小时候熟悉的祠堂和天井

在南方,由于传统文化的沿袭,这样的宗祠还保存一部分,当我寻访安徽黄山徽州古村落的时候,我发现,那些埋藏在深山里的古民居,正是由于交通不便利,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些建筑是明清时期出走在外,混迹发达的当地人,返乡时修建的祖宅,历经百年还依然发挥着住宅的作用,也时刻提醒着远方的游子,这才是你的家乡。然而,这些祖宅还在,村里的年轻人却早已四散天涯。

安徽宏村:还完整地保留着这些旧民居

孤身在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往往会让人迷失,所以中国就出现了老乡会和地方商会这样的概念,但是实际上,这并不能解决“你从哪里来”的本质问题。

就跟我一样,我的爷爷是个农民,我的父亲离开故乡,来到县城里成为工人,我因为上大学离开县城,求学北京,落脚西安,那么,我的下一辈,应该是哪里的人,应该到哪里去?我相信,很多如我这一辈的人,当被孩子问到,我是哪里来的时候,心里该如何作答?

你从哪里来?你又要到哪里去?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问题。

无论如何,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根,忘了本,这才是关键。

本文原创作者:我不是博客(微信:14951724)。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和作者全称,谢谢合作。

------------------------------------------------------

一个不喜欢旅行的电影伪爱好者不是一个好的网络民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