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即是快”——每一次发言(讲话)的重要法宝

2018-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理想主义者的日常

“慢即是快”的道理,我们经常会听到,有时候在一定的场景中,觉得“哇,好有道理哦”。

最近一次正视这个概念是8月底的生涯咨询实战课程,老师再三强调,在咨询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慢即是快”的原则,问题要一个一个地剖析,一点一点地解决,而不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只讲究快和全覆盖。

其实这个原则和磨刀不误砍材功有点异曲同工。

在最近一次的职业咨询中,有一位来访者,在正式咨询之前的信息收集过程中,其困惑是纠结于是否辞职去新行业。针对收集到的信息,我制定了大致的咨询思路,但因为和来访者中间变更过一次咨询时间,在咨询开始后就首先确认了来访者目前的在职情况,结果来访者一句,目前已经离职,那么咨询师我原先认为的切人点一下子没了,核心困惑一下子乾坤大挪移了,当时我感觉懵了,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先顺着来访者的话慢慢地摸索开始,然后再尽快调整出思路。

结束后来访者反馈“整个过程觉得很愉快,我本身是话多的人,希望在任何一个过程中都让别人认同我,理解我。首先今天的聊天过程很舒适,很放松。收获最大的是,帮助我梳理了我的现状,为我分析了我的职业规划与需求,也帮我分析了我的职业价值观,非常清晰。另外虽然咨询师对我所讲述的行业没有从事过,但是为我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收获很大,很完美”。

感觉真是又庆幸又感恩又有点小骄傲,也正因此才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慢即是快“的道理。工具和技术固然重要,保持节奏向前推进也是咨询需要,但是对自己喊“暂停”,但集中全部精力关注来访者这个“人”,以及她说的话,用心倾听,及时总结反馈,慢慢地帮助来访者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梳理,更是不可或缺的。果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另一个近期在工作上的体验是,有一个给16个人布置任务的活,因为觉得挺简单的,前期基本交给小助理搞定,所以到现场要给他们布置任务时都没有在脑海里串过大概要说些什么?

结果在布置任务前,还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导致时间有点紧张,加上自己的领导在现场,有些压力,以至于整个布置和演练的过程都显得非常不专业,不大气。我是挺注重在公众场合发言的,一般都会提前稍微理一下思路,打一下腹稿,这次真的轻视了。

结束后非常悔恨地在做反思时,其实感觉当时自己可以“慢即是快”的,放缓节奏,增加一点互动,慢慢把事情说出来,多思考一会,就会好很多,比如,我忘了介绍前期一直给我帮忙的小助理,比如我讲完中文后,对其中的一位老外明明可以自己翻译,却让她的随行给翻译,这些环节都是可以通过慢下来,思考自己的每一个进度而慢慢去完成的。

“慢即是快”也是我上课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时候,请同学们回答回答问题,进行一些互动,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让整个课堂更圆满,更丰富。

所以,“慢即是快”是我们日常发言、演讲、授课的好方法,以后切记!


Ps:9月9日前开放的4个免费咨询名额大概读文章的人少,目前还只用掉2个,主要针对:职场定位与转型,职场适应与发展(倦怠),多角色不平衡冲突或其他人生困惑,有需联,线上线下皆可做,留言即可,也可+微13675863977,备注(生涯咨询),预约截止9月30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