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以学生为中心

2018-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Jiu_Chen

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就需要充分意识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解决的问题,要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中提到:要允许各级学生真正接触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而感知自己渴望解决的难题和焦点。当普通的学生把课程看作一种能解决自己相关问题的经验时,那种轻松感以及奋发向上的动力是令人吃惊的。在进行到自主学习一章时,有妈妈说,上学时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认真的学习育儿心理,但是现在却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这正是因为学习围绕了自己的重要问题。学什么?怎么学?这些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其次是需要实现的目标,要以学生为中心。在第二周的分享课战略与战术中,船长曾多次提到要用目标导向代替问题导向,但是在一开始,问题导向确实是最容易吸引人们目光的光源点,一旦入了这个门,就要将问题转换为目标,以最终期待到达的终点,进行导航设定。这个终点,一定要是以学生意愿为中心愿意到达的终点,而不是以父母的意愿为转移。

三是行动的内部驱动力要以学生为中心。人本主义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这个自我实现,便是内部驱动力的核心,它始终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父母也好,老师也罢,都只是为学生这辆汽车进行保养、维修等服务。基于这一动力,如果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生活中的问题,那么他就会愿意学习、想要成长、寻求发现、希望掌握、渴望创造。

这么说起来,好像教育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父母或者老师什么事儿,如罗杰斯所说:我们可以直接取消教学,如果想要学习什么东西,人们自然会聚集到一起——正如我们聚集在尖子生航线上一样。在这个航线上,我们拉大思维,以每一位学生、家长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体验,从改变认知入手,辅助家长和孩子,重塑自己的教育观,进而改变行为。这一系列的动作,全都是以学生自己为中心,源于想要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力,我们所有的晨间导读,都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打开了一个新的可能性,而不会具体教导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如罗杰斯所说:“对事实进行个人评价并把它吸收到经验中,像这样的自我发现的学习时无法与他人进行直接交流的,人往往很自然地热衷于直接交流自己的经验,而一但这样做,交流就会变成教导,其结果也就成了不合逻辑的了”。即从学习知识到吸收经验,都应该是以学生自己为中心,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那么我们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到底能做什么呢?

首先是提供一种注助益性关系。在这个关系里,当孩子接触到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感知到自己渴望解决的难题和焦点时,真诚透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也明确出:自己的情感,只是自己的,不想强加于学生身上,也不强求他们有同感,所有的感受主体,仍然是学生本身;但是能够接受和理解他们拥有的情感,也愿意积极地去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诚透明与理解。

其次是提供资源。除了通常情况下能想到的资源——书籍、地图、训练册、工具等等外,还有一种就是自己,作为家长、作为老师的经验和知识,也可以当做学生的资源来使用。如果把孩子比作一直枪支,那么资源便是弹药库,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同那些书籍、地图、训练册、工具摆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去挑选,让他们知道他们可以获得里面的任何“弹药”,也可以拒绝它。学生将成为资源的发现者,发自内心地愿意去接受,这才能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