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大车司机
有幸跟一位大车司机近距离接触,十几分钟的车程,在交谈中快速滑过,激起了心底对这份职业的认同,只要有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生活就会无限美好。
陕西榆林人,身高1米8左右,大车司机,头戴一顶黑灰色帽子,左右两边的帽檐各自向上弯出一张弓,把帽卸下来拿到手上有种绅士脱帽致敬的感觉。
国字形脸庞上,四季阳光洗涤下,略微偏黑的小麦色让人想起那翻滚的麦浪,成熟的麦香扑面而来。朴实的微笑仿佛那成熟的稻穗露出爆满的谷粒。流利的普通话,夹杂着浓厚的家乡口音,黄土高原的泥土气息铿锵有力,踏实稳重。
你们这常年在外面跑车可是挺辛苦的。我的问话瞬间打开了司机的话匣子,说起他的工作,眉开眼笑,侃侃而谈。
是呀,不过,以前我们跑车的时候那才是辛苦,尤其是到了冬天,那真是外边刮大风,车里刮小风。围上厚厚的棉袄,都是冷的睡不着,车上根本就没有暖风,手脚都冻了。现在就好多了,你看咱们现在这车上,上下铺,暖气足,保暖性好,出车在外比某些小旅馆都要舒服。
那就好,你这准备的东西挺多,锅碗瓢盆,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呵呵,是呀,出门在外,车就是家。路上经常堵车,有时候好几个小时动不了,一堵车,我们就做饭。路通了,饭也好了。有时到了外地,想吃家乡饭的时候自己做,吃起来舒服,也省钱。
幽默的语气里是满满的自豪。他们跑车,有些是夫妻档,一个司机,一个押运员。好比这位司机,生活上能互相照顾,到了哪里也能安心工作,夫妻双双把车出。
全国三十多个省市都去过,还去过缅甸,西藏。西藏那个地方,高原反应太厉害了,一般人就承受不了。去年我为了去西藏,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锻炼,跑步、仰卧起坐。
不是送了就走吗?怎么还提前准备那么多?
你不知道,跑一趟就得16天,时间长,高原反应厉害,身体不好就受不了。海拔高,喝60℃开水,吃夹生饭,大米饭煮上一天,看着稀巴烂了,吃到嘴里还是生的。环境因素,农作物很少。那里的人常吃的是烤肉。
那咱们这边的高压锅在哪里能把饭做熟吗?那边人是不是不多呀?跟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吗?你们这工作也挺好的,能到处旅游,还不用专门去。
我像一个好奇宝宝不断提问。司机师傅一一详细解答。言语之间是满足,眼神之处是回忆,像孩子在回味不同糖果的味道,每一颗都是香甜,每一块都是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