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让我明白了什么叫“过度设计”

2020-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勺大侠

事情是这样的

晚上我妈在做美篇,做完后分享出来,是小程序的样式,她问我:“怎么才能是标题和文字的样子?”(就是链接卡片的样式)

具体操作大概是【从小程序里复制文章的链接】——>【发到随便一个对话框里】——>【点开链接】——>【转发出去】。说实话确实有点绕,不过由于我之前教过她很多次了,我就说你自己弄,要不然总是记不住

然后她就坐我旁边开始操作,打开了她做好的那篇文章的美篇小程序,一遍念叨着:先复制链接是吧?...

其实具体点什么按钮我也忘了,瞟了一眼,扫到了几个关键点:

1.右上角的“三个点”——设置;

2.右下角一个icon——操作

3.右下角另一个icon——分享

用小程序方式打开的自己做的美篇文章

我内心盘算着,复制链接无非就在设置或者分享里吧

然后就看我妈点设置,然后不对,点操作,也没有,然后他竟然!就关了!他没有点分享他就关了!!

我说就那几个按钮你挨个试啊!

然后她就又打开了小程序,又把设置、操作点了一遍。我说你为啥不点分享?她说这是发到微信啊不是复制链接。我说你点开看看呗。

一点开,果真,赫然的“复制链接”按钮

这事还没完

她只完成了第一步,后来,当他把复制到对话框里的链接打开后,很棒地看到了转发的按钮,然后出现了这个画面:

打开美篇链接后的画面

在我以为,她会点击那三个点,却惊讶地发现,她竟然去点那个微信logo了!!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

她一顿操作甚至又把页面关掉了。我赶紧问:你没看到人家写的啥字?

她:emmm。。。又打开了这个页面,然后看了看字,点击了那三个点,顺利转发出去了。

整个这一通操作,我从一开始的看戏、到震惊、到再次震惊,最后冷静下来琢磨了一下。我不能怪我妈,不仅仅因为我孝顺,而是这里设计确实有点问题。

1.第一张图的分享按钮,把微信图标加上了,这种设计在短视频产品里也有看到,我猜是想提升分享率。不过对于像我妈这种,单纯的直接的看到啥就是啥的中老年用户,就会以为点这个按钮会直接到下图这个界面,所以他才会路过两次而不点。

微信分享中间页

2.点转发之后的页面里,可以看到提示框先是写了行字“点击右上角...进行分享”,然后在下面画了几个icon表示可以分享的去向。这样设计的意图,大概是将可分享的渠道放在更前置的位置让用户知道。但是我相信,不仅是中老年用户,大多是用户打开一个页面时关注焦点会在icon而不是文字,大家都懒得看字嘛。所以其实这里的信息前置是很没有必要的,因为只要用户点了右上角,就自然会看到分享渠道,在提示页加上中间渠道,反而降低了提示页的信噪比,带来了干扰。

这两个问题,让人感觉都是产品经理太勤快了,想太多了。所谓画蛇添足,过犹不及,大概就是如此吧。

简简单单写个“分享”,写个“点击右上角...进行分享”,可能我妈就不用在我看书的时候不停叨叨我让我帮她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