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园与高教大楼
上午头晕浑身无力,在颐和园挣扎了几步还是决定回来养养精神,决定往回走的那一刻忽然感觉自己好像活过来了!
其实今天的感慨还是蛮沉重的。和我弟一起看了好一会儿提前批该选什么最后还是决定不报了。五点半左右的时候我从高教大楼出来,以为自己很认路然后就走错了,不小心走到了红砖白瓦的玫瑰园别墅区,宽宽的林荫道上基本上没什么人,白色的篱笆把行人和住户分开。(其实这本是很常见的场景,本来也不值得我这么矫情。)我走了一会儿发现有走错路,然后原路返回。在地铁站到高教大楼的路上,净是疲惫了一天的上班族,路边小吃店开着很响很响的音乐,我从人群中很狼狈的走过,忽然开始为身边这些人感到无助。他们可能也住在一室厅二十来平的房子里面,那个不知道能否称之为家的地方可能连个等待的人都没有,每天早上和晚上还是要假装很有力气地挤地铁,然后重复昨天的工作。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自己以后一定不要这样生活。(或许他们自身可能很享受这个过程,毕竟是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奋斗。我自己准备考试的时候也是灰头土脸的跟自己较劲儿,但每次回想起来还是会觉得很满足)。

昨天还看了第二期的圆桌派,讲的也是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高消费的问题。以前看到一个标题很吸引人,说当年卖肾买iPhone567的那些年轻人现在如何。我就成长在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家庭里,爸妈虽然也有很多不愉快,虽然家里也没什么大钱,但总感觉从小到大我需要的得到满足了。周围的同学也基本都是很[朴素](我发誓用在这里是个好词!),所以很难去理解有些人会购买远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电子产品、衣服包包化妆品….也可能每个人有自己的消费观吧。武志红老师提到说,当我们缺乏自我意识时,就会很在意周围的世界,通过拥有别人眼中贵的东西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后来我在想,自己可能也没有什么自我意识,看到别人都在学什么证书,自己也留意去报名去准备,其实这两者的差别也不大,都是通过模仿别人而获得认同,只不过大家处在不同的圈子里面。

想说的话还有好多好多,还是先以武老师的[鸡汤]话来结尾吧:最好的安慰物就是爱!
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