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谈想法

书法之于人的气质

2019-05-05  本文已影响2人  徐糯米同学
文|徐糯米同学        图|徐糯米同学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骨相。”

的确古来就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句流传至今。你所遍及过的书籍会埋下改变你骨相的种子,当它破土以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就像《中华诗词大会》上董卿表现出来的那样的大气与从容。

而书法在此方面表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字如其人”这个词语也流传甚广。甚至于其功效比单纯的阅读来的更加有效。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十大国粹之首,其承载文化的厚重可想而知。在我看来书法之于学习者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其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二是个人的养性修身。

书写与书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只注重与掌握技法的“炉火纯青”,而后者则是体现执笔者对于中华文化理解的深度。绝对不是单一线条的表现,而是“四书五经”、“宫、商、角、徵、羽”等优秀中华文明糅合出的阴阳平衡。

对于一个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广泛的阅读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因为所有能算得上书法的作品的内容都是来源由此。比如《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易经》中的“厚德载物”、《论语》中的“三省吾身”等。

并且书法临帖的过程也是与古人对话的过程。超越时空的对话,就是让你了解现在已被淡淡遗忘传统文化的深邃。

而且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喜爱书法的人们,不绝对不会止步于这一项传统文化。他们一定会对其他传统文化伸出另外一只手,或是二胡、或是京剧、或是易术等。这源与这些传统文化都有共同的一个根源。

这就不难理解学习书法为什么是一个沉淀文化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的改变自己的骨相,体现出古代文人骚客普遍温文尔雅与处事不惊等气质。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第一要务就是修身。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每一个人来到人世间所需要研修的功课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务必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部分进行学习。

书法正好就是修行自己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在书法中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这不仅是一种书法的字体,更重要的是要学习颜真卿、柳公权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

书法中有“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这也可以代表着人的五种性格。不同的人择其适合的字体进行学习,能够因人制宜的培养自己的品质。一个性格张狂的人让他去学习楷书,就能打磨他的心性;让一个性格内敛的人去学习草书,就能打开他的胸襟使其包容并蓄。

毛主席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说“笔下有乾坤,心中自安稳”。一个人要花点时间去认真的改变自己。这里倒不是说一定要去学习书法,可以广泛的阅读,可以坚持健身。what ever!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改变终归是好的。“积跬步,可以至千里”,一点一滴的改变自己的气质,有一天你也可以成为吴下阿蒙。

图|徐糯米同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