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2019-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少女心青萝

pdf,原载《世界文学》2018年第3期,中篇,可视作小长篇。

发表于1951年9月,于1952年获“芥川龙之介奖”。

自制的pdf可勉强一看,毕竟这是这部巨作的首次译介。

除《广场的孤独》之外,后附有日本《改造评论》1946年6月创刊号的文章《反省与希望》,

以及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陈童君的文章《堀田善卫:越境者的诗学》——此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CWW00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堀田善卫(1918-1998)是日本“战后派”的代表作家,作品大多以自己的中国经历和战后美国的对日占领为题材。堀田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只是中国对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中国只出版过一本他的作品,即上世纪80年代末安徽文艺出版社的《血染金陵》(长篇小说)。在这本书里,堀田毫不避讳地书写了日军残杀平民、奸淫妇女的罪行,并从哲学的角度,以战争为切入点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思考。人民文学出版社将于近期以《时间》为书名再版这部小说。【图片】【图片】回到《广场的孤独》。

之所以将《广场的孤独》视作战后日本文学转折点,是因为这部小说为同时代的日本人提供了一种思考“战后”的新角度和新方式。

《广场的孤独》的作品舞台被设定在1950年7月的东京,主人公木桓幸二是一名刚从上海回国的青年翻译家,他平时靠翻译英文侦探小说糊口,现在为了养家又应聘一家大报社的临时翻译工,每天忙于编译各种外电新闻。在小说的开端,朝鲜战争刚刚爆发,日本民众急于了解战争的进展和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可能随之发生的变化。木桓在报社的工作让他能够便利地获取各类信息,而编译外电的职务又给了他接触国际资讯的机会。随着战局的发展,木桓惊讶地发现尽管民众还在讨论日本在朝鲜战争中的立场问题,但事实上日本早已成为美军在亚洲的前线基地,所谓“中立”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木桓还察觉到美国所主导的战后日本民主改革早已变质,全面打压左翼、扶持右派保守势力已经成为对日占领政策的新方针,而受占领军管制的新闻舆论正在沦为美国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木桓由此逐渐产生了必须用自己的眼睛重新审视日本现状的危机意识。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他发觉自己已经不再满足于整日翻译英文小说和外电新闻。在小说的结尾,木桓决意通过自己的笔重新书写属于自己的“战后”,并在书写的过程中寻找自己作为战后日本知识分子的主体性所在。堀田善卫特意为这部小说设置了一个套装结构——在小说世界里,主人公木桓幸二也在构思一部同样题为“广场的孤独”的小说,而在现实中,《广场的孤独》的写作过程与小说世界中“广场的孤独”的写作过程平行发展,这种“小说套小说”的手法方便了作者向读者直观地展现这部作品的创作思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