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要如何规避“洗房”风险?

2023-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200eb14deec8

有一个题为“上海‘洗房’事件,撕开布了当代婚姻的遮羞:人能算计到什么程度”的报道,让小玲律师想为大家分享一下何为“洗房”?如何规避“洗房”风险?

据报道:江阿姨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家庭条件不错,早早就给儿子买好了一套两居室的婚房。

和大多数上海本地人不同,江阿姨并没有限制儿子,不让他找外地人。相反,在得知儿子谈了一个外省的沪漂女孩时,她还对对方很满意,觉得小姑娘看着挺懂事、挺通情达理的,这样的女孩,应该没什么心眼。

谁知,婚后没多久,女孩就换了副嘴脸,她要求置换新房,重新买房,并且还要加上她的名字,不然她就不给他们家生孩子。

抱孙心切的江阿姨,哪里受得了这种“要挟”,她也害怕小两口因为这个事情,感情上闹得不愉快,连忙答应了。

匆匆卖掉原本的两居室后,江阿姨又给儿子儿媳买好了一套三居室的新房,房本上也按女孩的要求,加上了她的名字。

之后,江阿姨就一心一意盼着女孩给自己生下孙子。然而,几年过去,江阿姨不仅没抱上孙子,还等来女孩的一纸离婚协议。

离婚后,女孩成功分走了半套房,江阿姨则落得个以泪洗面的下场,她辛辛苦苦、掏空大半辈子积蓄给儿子买的婚房,就这样被人轻易“套走”,这真是没处说理。

这个事件发到网上后,引发了很多网友的探讨,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打着结婚的幌子,算计对方家产的行为,就叫“洗房”啊。

那么,究竟什么叫“洗房”?

“洗房”不是一个法律名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说的“洗房”,指的是夫妻中的一方通过婚后置换新房将另外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变为夫妻共同财产,随后离婚分走一部分房产的行为。

“洗房”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将婚前个人财产转变为夫妻共同财产,有那么点乾坤大挪移的意思,用“洗”字来形容还挺贴切的

这种事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历来就有,只是突然有人把这种行为定性、取名,一下子就收获了许多人的共鸣。

更重要的是,也引发了大众的恐慌,谁知道结婚时,另一方有没有算计自己呢?

婚姻里最残忍一面,就这样被血淋淋地揭开:你永远不知道,那个许诺要和你走完下半生的人,到底有没有算计你。

那么,如何规避“洗房”风险?

关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问题可以通过婚前协议、婚后协议对财产进行约定,对各自的财产进行列明,确定哪部分财产归谁所有,哪部分财产归双方共同共有或者按份共有,哪部分财产是个人财产。

“‘洗房’单从法律上来看,它是合法的,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婚前或者继承、受赠的个人财产,如果变现后的流水等证据清楚,哪怕婚后用其购买房产,这部分财产仍然是个人的财产,”“你的还是你的。”“‘洗房’的关键在于‘洗’,如果把‘个人财产’证据留痕洗没了,那就说不清楚其是‘个人财产’还是‘共同财产’。而上海‘洗房’事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洗房’,因为它成功的关键是通过夫妻财产协议或者赠与合同或者买卖过户在房产证上加了女方的名字,如果出于房产所有人的真实意愿,它就是合法、有效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