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木然《人间清醒》(3-5)

2024-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幸运的心

第3章:关系界限~独立

️5.“友善的孤独者”

你是不是这样一种人:

待人接物非常友善,但总喜欢独来独往。

你平时不会和别人冲突,包括口角和行动上的,可以妥善处理和每一个人的关系;但是大部分时间你都喜欢独处,很享受个人的时光。

然后,你可能给自己贴上了“社交恐惧症”的标签,其实你是“友善的孤独者”。

对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两者并不冲突。

独来独往并不意味着你不善于社交和表现,相反你可以很自如地切换到侃侃而谈的模式,只是你对成为一群毫不相干的人眼里的焦点这件事失去了兴趣。

你平时与人为善,能理解大多数人的行为,但并不去附和他们,不想被讨论,也不想去看别人的热闹。

你虽然很温柔,但不向每个人展露,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你的温柔。所以你选择只对极少数人温柔热情,剩下的大多数人,你保持礼貌和理性。

️“外向的孤独者"

人性有一个基本需求,就是需要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一种认同感,所以一般人都需要通过社交展示自己,这其实也是内心弱小的表现。

对于内心强大的人来说,他们已经不需要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认同感,他们更需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所以他们不再外求、宁可去内求。独处就是一个人开始内求的表现。

还有一种人,则属于“外向的孤独者”。他们对外总是表现出一种活泼开朗、善于交际的状态,总给大家带来各种快乐。但每次曲终人散之后,他们就会进入一种落寞的状态。

实际上他们嘻嘻哈哈的外在是一种假象,恰恰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孤独。

想想下面两种情况:

某次会议上:

你知道自己不喜欢他,你也知道他不喜欢你。你也知道他知道你不喜欢他,他也知道你知道他不喜欢你。但这并不妨碍你们一起谈笑风生。

某次聚会上:

你明知加了他微信后也不会联系,他也知道加了你微信后不会再联系。你们都知道以后最多只是点赞之交,但这并不妨碍你们拿着手机互加微信好友。

这就是现代人社交的写照。

人前凑热闹,转身话凄凉。

人越孤独,越喜欢把自己变得忙碌。因为忙碌可以让一个人短暂地逃避落寞。

️道不同不相为谋

独来独往并不代表着孤单,反而更容易让一个人放飞内心;同样的道理,在人群中热热闹闹也不代表你被认同,那更像是一种外在的喧哗。

有句歌词很形象: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我们还发现一个社会发展规律:

之前由于受区域和条件的制约,每个人所处的圈子往往是离自己最近的一帮人,比如同事、同行、同学、亲戚等。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达,我们的圈子不再受现实条件和区域的制约,那些有共同语言、志同道合的人越来越容易聚集到一起了,尽管你们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行业,甚至你们天各一方,但是同样的“认知”和“三观”的契合使你们互相吸引。

所以我们在开会或吃饭的时候,经常发现有的人一直抱着手机聊个不停,却对面前的人视而不见,这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手机病”,而是意味着他对这个“眼前人”毫无兴趣。这就是互联网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因此,当你看到一个人总是独来独往,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自己的交际圈,而是因为你没有进入他的交际圈。

尽管你们离得很近,但你们仍然是两个世界的人。

️警惕依赖

拥有独立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很容易获得加速成长的机会。

自助者,天助之。当一个人发现一切都需要自己来给予自己的时候,他就开悟了。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你产生了依赖,你就需要警惕了。因为依赖就意味着不公平的关系。不是价值交换的关系都是不公平的关系。大家要记住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不公的地方,就会在另外一个地方,或者以另外一种形式补偿回来。越多依赖,就会越快加速变味。

那些刚开始口口声声说爱你的恋人,到了一定阶段往往会要求你做这做那,或者不能去做什么,这就是一种变相的补偿。

人间无数的悲剧,都是由此引发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