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卡片 | 《认知觉醒》第3-4章
作业1:结合本文提到的提升专注力的方法(①目标清晰,②极度专注,③有效反馈,④拉伸区练习),结合近期你想要做的事,按专注力方法模型进行规划
今年特别喜欢这个词“认知能力”,尤其是在上一期和同学们一起读完《终身成长》后,对能力的变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纠结于智商和情商的高低,更多的思维方向转变为了:你有多努力就有多优秀。
而通过这本《认知觉醒》,可以让我们在这场不断消除模糊的比赛中,通过学习,提升能力,提升认知,见识更广阔的自己。
因为今年对认知的理解更深入,对能力的提升和自我驱动力的提升也有了新的想法,所以建了几棵知识树,主要是从工作,未来,兴趣三个方向入手构建
于是,2021年的学习重心就变成了:培训,项目运营,思维训练,知识管理,读书方法
当知识树建好了以后,又通过对其分解,达到学习的目标
这里着重说说今年开启的新学习:“知识卡片”
在今年年初,有一次在社群的聊天中看到了知识卡片,当时感觉非常喜欢,然后进行了溯源了解,发现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呈现形式,好看又清晰。
目标清晰:要把知识卡片这个技能学会并做输出
极度专注:在了解了这个技能后,通过“人事网书”的形式收集大量知识素材,并进行整理,然后清洗内容进行内化
内化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设定目标,每个月至少输出一套知识卡片,如果能量低时,就输出文章知识卡,平时输出读书卡或课程卡。因为平时时间太碎片化了,而卡片需要萃取知识,所以大多知识卡片都是早起完成的
有效反馈:就这样,经过反复不断的练习,在知识卡片这个技能上,有了一定的提升,很多同学看到我发的知识卡片,都比较喜欢,纷纷问我什么时候开课。于是顺其自然的,这个技能形成了一个课程,然后又有了其相关课程,就形成了《知识管理心法》系列课。输出课程是一种深度的费曼,每授课一次,都会不断加强自己在知识卡片方面的理解,也会不断的被学员精神赋能。
拉伸区练习:知识卡片,刚好处在我的拉伸区,我比较擅长做海报和PPT,还很喜欢读书却记不住,所以在做知识卡片时,会不时的让我沉浸在心流中,做起来感觉很有成就感,也很有价值感
作业2:读完这两章,你有什么感受,联系过往经历,分享收获
印象比较深刻的点:
从现在开始,好好地审视自己吧。
·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
·审视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审视自己的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
前人的智慧足以使我们走向卓越,只要用心拾取,我们一定能在进化的大潮中成就自己,造福他人。
上次作业提到了一个学习技能成功的事情,这次说一个没成功的事情:
以前在社团做品牌时,经常需要做视频和海报,海报我还是很擅长的,但视频这个技能,多次,反复,都没学会
现在想来,应该是注意力不够,沉浸度也不够,也没有花时间去沉下心来学习
关于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
更多是被动吧~因为可以找到擅长视频的伙伴来做,但擅长的伙伴不一定在需要时能及时出现,及时熬个夜
所以,想着自己要是学会,可以适时补位,还可以多一项技能
所以,首先,定位方面就出了问题,我可能并不是真的想学,真正有兴趣,但技能嘛,有用的技能≠有兴趣=有需求
关于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我想,是太浮澡,就像追剧一样,看了开头,我就想知道结尾。学习了开头,就想快进,希望一个小时就能领略其精髓,然后学会,无法沉下心来深度学习
关于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
还没有到练习的阶段,就已缴械投降
但反过来想一想:
我可以主动选择:因为自己也有视频号,非利益相关的合伙终有一天会破灭,还需要自己完全学会。而用剪映虽然简单,但输出文件较大,且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无法达到呈现水平,所以学习制作视频是一件比较有价值意义的事
我可以极度专注:在学习视频软件方面,可以从简单的PR入手,再考虑AE,即,在拉伸区尝试,方法通了后,困难区的AE可能就会变成拉伸区的了。在学习软件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收集大量素材,但有所取舍,可以先从一套课程学起,在这套学会后,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再放大容量去分散学习,再收回,当然,还可以形成课,高阶费曼他人
我可以大量投入:同样,把早起的时间利用上,每天早上1小时,先定个一周目标,由整体到局部的进展
当然,无论学习什么,都有一个前提:有目标,有方法,有行动,有反馈
知识补充:
今早在复习职业生涯的教程时,也碰到了元认知这个概念:
所谓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也是一种对认知历程的觉察,具体地说是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比如构思文章写作大纲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元认知的过程,就是自己对构思过程的评价,构思是否符合逻辑,构思完写成的文章是否能让别人看得懂。执行领域也会监控解决策略的执行,看是否能够完成预期的目标。
知识的积累需要时间的投入,短时间的突击难以取得足够的改变;元认知的过程内隐而且个性化,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元认知的过程。
知识引申:
这也是生涯的CIP理论中的一环,CIP理论如下:
决策领域类似于计算机的程序,是个体处理信息的一种方式。针对这个问题,许多人做出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最基本的决策能力和方式主要是五个步骤,如下:
而知识领域中的两部分:
职业知识:特定的职业和不同职业间的组织方式
自我知识:个人经验,兴趣,能力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