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学校纪律与学生自由”辩论会谈对自由的认识。
这几天,班里展开了一场辩论,辩论的主题是“学校纪律/自由更有利于学生成长”。这次辩论会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辩论如此,个体生命的成长也是这样。诚然,自由是理想主义者永恒的追求。然而,倘若没有纪律对个体生命的约束、规范,我们又怎么能突破自身经验的限制,挖掘出生命深处对自由的渴求呢?
在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中,对自由的向往是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一个对自由无感的学生,很难想象他会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既有限制,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从而实现个体价值的飞跃;在喧嚣的文化场域中,太多人妥协于生活的苟且,注重眼前的小利,而在我看来,纵使生活平庸乏味,我们仍需在心中保有一点自由的净土,因为,你终会因为自由而感到充实、宁静、平和。
自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果缺少了纪律导正自由的轨道,恐怕我们会在放纵中沉沦而痛苦。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小母亲对我管教严格,只要不认真学习,就会惩罚乃至体罚。小时候还好,老老实实的听话。等到大一些,我开始渴望没有限制的自由,于是一次次抗议母亲为我定下的纪律,母亲岁数大了,心也软了,妥协的对象渐渐换成了她,直到有一天,我因为玩的过疯,忘记了写作业,被老师当众批评。我才发现,没有纪律约束的自由,离堕落只一线之差。的确,有些人没有纪律的约束,也能将事情做好,可那些人之所以可以做到,因为他们懂得自律。而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自律,纪律更多是给这些人准备的。学生的心智大多还不成熟,不能做到很好的自律,有了纪律的约束,虽不能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潜力,至少不会堕落。
辩论会中一位同学说:“成长就是人的社会化。”我并不能完全认可这个观点,我想,每个人对成长的定义都不一样,有的人希望融入学校和社会,而有的人,也许更在乎成为他自己。前者,平凡而现实,更容易适应学校与社会纪律,成为合群的人,他实现了他对成长的理想;后者,像是理想主义者,向往自由,不喜枷锁,学校与社会的纪律能够磨砺他的意志,让他拥有一个自由却不沉沦的灵魂。
愿我也能在纪律之下自由、自我!